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2017-02-25 21:47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三余初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题目班级作业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三余初级中学 王 菊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三余初级中学 王 菊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教师,不仅要能够关注学生上课的状态,同时要能够关注学生的作业环节。通过作业的检测,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都能够了然于心,教师自然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合理调整已有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节奏,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获得自身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作业环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做好作业环节的设计工作,帮助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阐述自身的观点,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学习效率;学习质量

在初中数学的众多教学环节之中,教师最需要注重的就是学生作业环节的设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吸收效率都会有所不同,如果教师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作业的设计,就不能够发挥作业应该发挥的功效,同时学生也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需要能够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自身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合理调整作业结构,力求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作业的完成巩固已有的数学知识,并有效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真正在数学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教师设计作业要具备起点低、内容多、逐层替进的特点

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低起点、多内容、逐层递进的作业设计思路。在此思路下所设计出的作业内容,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结合自身已有的数学能力完成相对应的作业,并能够帮助自身在已有的数学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从而逐步建立数学学习自信,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以外,在此类作业设计思路下,教师能够结合学生作业的完成数量以及完成质量对学生相关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促使班级整体数学素养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相关的内容过程中,为了有效帮助自身班级学生巩固已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有效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在相关作业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如下的设计思路:首先我给学生设计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的题目,这类题目起点低,但是在完成之后可以帮助学生扎实已有的数学基础;其次结合上面的题目进行适当的变形,设计出几道需要思考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通过了解这部分题目学生的完成情况,我就能够知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内容;最后给学生设计一道中考相关题目,属于思维拓展类题目,这道题目可以满足班级内成绩较高学生的需求。由此,通过三个层次作业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结合自身的数学能力提升自身的数学基础,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同时教师也能够有效调整今后的教学思路,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步入良性循环之中。

二、教师设计作业要具备针对性

在每一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都会存在教学重点、难点以及一笔带过类的知识点。结合特定的数学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吸收状态进行作业的设计,就可以使得作业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完成此类作业的过程才会存在意义,否则就是浪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时间。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调整学生所要完成作业的内容,不仅要参考历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同时也要参考当前阶段学生的重点、难点,并能够在二者结合下完成作业设计。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真正通过作业的完成巩固自身的数学基础,完善自身的薄弱环节,促使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能够获得明显的提升。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和“证明三角形全等”相关的内容的时候,由于在整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难把握的是寻找正确的证明条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有的证明方法,排除所有的干扰项,结合每一种具体的证明方法,我都在作业中设计了典型的题目供学生进行解答,对于每一组不能够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干扰条件,我同样设计了反类案例让学生进行对照理解。由此,结合我针对性作业内容的编排和设计,学生在完成之后自然能够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三、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

为了避免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实践型、探究型、开放型、趣味型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学生通过不同类型作业的完成可以丰富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促进自身能够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数学人才。除此以外,学生也能够在完成不同类型的数学作业之后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自身能够完成化被动为主动学习状态的转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作业环节对学生的重要性,并积极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充分研究作业设计的思路,确保自身班级的学生能够通过作业的完成有效夯实自身的数学基础,为今后的数学学习铺路。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参考自身班级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状态以及个人的学习状态,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促使学生既能够不脱离大部队,同时也能够获得数学能力的明显提升。由此,教师就能够帮助全体学生的数学能力都达到社会的需求。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60.

[2]李启春,黄昌玉.浅谈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6(2):60.

猜你喜欢
题目班级作业
班级“四小怪”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班级英雄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作业
追根求源
班级被扣分后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