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思维导图

2017-02-25 21:47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陆琦琪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错题正方形板书

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陆琦琪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用思维导图

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陆琦琪

思维导图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个热门词语,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尤其在教学方面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小学数学虽然属于理解性的学科,但思维导图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本文笔者根据多方面的阅读和研究,结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已有应用,简要阐述思维导图的概念,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从小学数学的笔记整理、问题的解决以及复习等方面浅谈几点关于思维导图的巧用策略。

思维导图;小学数学;知识整理

一、关于思维导图的简述

何为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思维的发散勾画出关于知识点的图形,又称为脑力图或者心智图。思维导图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提出的。托尼·巴赞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学习时,运用的思维种类和技巧越多,就越能提高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效率。学者在经过多种科学的验证和设计后,最终形成了现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不仅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其深层意义性的特点包括:主题性、层次性、发散性、科学性等。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左右脑的机能合作、发散联想,又获得整体的系统的认知,通过词语间的联系,完成联想、回忆、记忆、整理,对知识完成系统的认识,并且训练着学生各方面的思维,从而全面发展着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的制作说容易也不简单,说难也并非难事。思维导图分为主题、次主题和细节三个主要方面,其他的一些线条、箭头也是思维导图不可缺少的部分。制作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是找准主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决定思维导图的内容丰富与否,主题过于大,则导致整个思维导图内容烦琐,将影响学生的思考、整理和记忆;主题过于小,则导致思维导图内容太少,学生的话题就很少,制作太简单,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主题一定要适中并且要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在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要将主题写在中间位置,以便次主题的书写。第二步就是确定次主题,次主题最好还能引申出细节,次主题书写在主题的四周。第三步是根据次主题导出最后的细节。最后一步是整理和完善。

二、关于思维导图的巧用

1.巧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无言的文字,好的板书设计是一堂好课的缩影,能帮助学生梳理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利用思维导图来设计板书可以对新知进行导入,比如认识小数这一课,“混合运算”一词作为课题,同时也作为思维导图的主题,然后提问:“关于混合运算,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学生的回答可以作为思维导图的次主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次主题的细节,形成最终的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作为板书可以作为全堂课知识的总结和整理,比如在课堂的结尾提问:“这节课,关于混合运算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可以根据板书整理一节课的收获,还可以提问:“你觉得老师的板书还需要补充些什么?”让学生根据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补充板书,实际上也是在梳理知识。

另外,用思维导图作为板书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知识系统的认识,改变原来一个个独立知识的形象。教师在做思维导图的板书时,还要注意主题粉笔的颜色和形状的勾画,研究表明,颜色单一的画面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适当的色彩变化更利于学生表象的记忆。教师还可以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当的颜色和形状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思维导图解决课堂中的易混点。

2.巧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整理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已经是很多教师都在使用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每单元和每学期的复习阶段,都会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特别是在期末阶段,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习了很多知识,但也容易忘记前面或者其中的小知识点,笔者在每次期末复习的第一课,都会带领全班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回忆和整理。以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为例,“本学期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一个一个说。”学生肯定争先恐后地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同学回答说:“面积。”然后我就把面积作为主题制作第一张思维导图,根据面积这一词,学生想到了面积单位,这是次主题,细节就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还可以拓展到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等。根据面积,学生还想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公式等。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利用思维导图复习的课堂,改变了以往复习课的枯燥乏味,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更高,每一位学生都愿意积极思考和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样的复习课效率更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回忆,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巧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集

错题集是小学数学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整理错题形成的笔记,整理错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改正错误,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能通过整理错题集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以及避免再次出错,这样的错题集只是让学生机械的重复劳动,是无效的、没有意义的。巧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数学错题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改正一道错题,更能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避免这一类题目的错误。比如在学生的一个错题中本该算的是正方形面积,但学生却算成正方形的周长,针对这一个题,学生在改正完题目之后,还应该针对正方形的面积制作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如:主题:正方形的面积——次主题: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面积是指正方形面的大小——面积单位有……,其中还可以分散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和周长的概念,这样的错题整理虽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相比于题海战术更有利于学生从错题中吸取教训,取得进步。巧用思维导图也是整理错题的小妙招。

通过近年来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实践,笔者深深感受到: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和梳理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有效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等各方面的思维,最关键的是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发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学习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最希望得到的结果。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王伟军.关于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4).

猜你喜欢
错题正方形板书
『压强』易错题练习
剪正方形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剪拼正方形
“圆”易错题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