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农药监管模式探索

2017-02-26 00:51廖若鹏席承龙胡云秦长鸣
湖北植保 2017年3期
关键词:执法局夷陵区宜昌市

廖若鹏 席承龙 胡云 秦长鸣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局 443100)

宜昌市夷陵区农药监管模式探索

廖若鹏 席承龙 胡云 秦长鸣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局 443100)

宜昌市夷陵区是一个山区县,国土面积3424 km2,面积居宜昌市辖区县市之首,属立地海拔性气候,海拔高度从40m~1400m,地形复杂,柑桔、茶叶、粮油等具有一定规模,各类农作物种类繁多,对应的农药品种也较多,全区常年有农药经营门店近400家,经营的农药产品有1000多个。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局一直在致力建立和完善一种有效的监管模式加强监管。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据统计,夷陵区农药经营从业人员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员不足5人。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上的人员占80%以上,基本为原供销系统改制后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断层,大多数人不会使用电脑,识假辩假能力较弱,年青人创业也很少有人选择此类行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1.2 供货渠道多而杂

夷陵区环抱宜昌市主城区,东邻枝江、当阳等农业较发达的县市,由于竞争激烈,现在的供货模式多为批发商送货上门,这些地方的农药产品占了夷陵区农药市场的一半以上。当前电商、网商的兴起,造成管理部门很难实现对农药产品的有效掌控。

1.3 单纯的执法监管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夷陵区起初的农药监管模式是以单一的执法为手段。通过市场检查、质量抽检等来发现问题,通过处罚来解决问题。但同时也发现,虽然处罚了很多,但在下一次检查中发现问题依然很多,因为基层经销商对产品的识别能力非常有限,他们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违了法,处罚时他们往往觉得很冤枉。单一的处罚不仅使工作量无限加大,而且效果并不理想,也容易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状态。

1.4 条件限制,监管死角长期存在

由于夷陵区地形复杂,有的地方汽车难以行走,最好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加上执法力量薄弱,区农业行政执法局固定有农药监管人员2名,因为是综合执法,2名人员还兼顾有其它工作,难以面面俱到,监管死角将长期存在。

2 采用的主要措施

2.1 开展培训,不断提高经营人员业务素质

夷陵区农业行政执法局每年定期组织农药经营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培训会上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农药经营、使用技术知识,根据上一年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重点注意事项等。更新知识结构,增强识假辩假能力,强化法律防范意识,不断提高了经营人员业务素质,每年培训达350人次以上。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2016年以来,与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联合对经营人员进行培训,每年培训时间达到7d,使培训时间更长,内容更多,经营人员素质提高更大。

2.2 编印技术资料,适时指导合法合理经营

区农业行政执法局根据农事季节和用药高峰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时段,编印《农药知识与信息》技术资料,资料内容包括新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假冒伪劣产品通报,当前农药经营使用要求等,下发到各农药经营户,及时进行指导服务,避免和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2.3 开展送放心农药下乡活动

将辖区内的诚信农资经销商组织起来,将他们的优质农药产品直接送到农民手中。通过这种方式,推介优质农药产品,推介诚信农药经销商,鼓励引进推广优质农药产品,在农民中普及科技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增强识假辩假能力,树立维权意识。给经销商搭建了平台,给农民创造了实惠,实现农民和经销商之间的双羸。

2.4 开展农药登记备案工作

农药监管源头治理是关键,对此,夷陵区对城区所有农药批发商实行了登记备案制度。制度要求批发商在进行农药储备时就要将产品报到区农业行政执法局进行备案,由农业行政执法局进行初审,初审合格才能进入市场,可有效避免无意违法行为的发生。仅第一次开展农药登记备案工作,就筛查掉近40%不合格农药,同时也增强了批发商选择农药的能力水平。

2.5 推行农药经营处方制

使用不合格农药,是造成药效低,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农药处方制要求农药经营者根据购买者提出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象向购买者开具处方,填写农药产品名称、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包括使用浓度、用药时间、用药次数、安全间隔期等注意事项),指导购买者科学选购与正确使用农药。同时,农药处方单也成为出现药害纠纷、质量纠纷时的证据材料,避免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调处难的囧境。

2.6 开展农资标准化示范店创建

农资标准化示范店的创建,可以树立农资经营门店标准化建设和诚信经营的样板和典范,教育和引导广大农资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意识。2017年夷陵区争取区财政支持,共创建农资经营标准化示范店2个,力争在2019年达到12个,做到所有乡镇全覆盖。

2.7 加强市场巡回检查和法规宣传

区农业执法局将巡回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将农资打假保春耕和农资打假保秋播的重点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将检查活动和宣传、经营指导服务相结合,深入开展各种农药检查活动,并实行六查六禁。一查证件是否齐全,禁止无证经营;二查产品质量,禁止经营假冒伪劣和过期产品;三查经营广告,禁止违法宣传;四查经营档案,禁止档案不全;五查标签标识,禁止经营标签不规范品种;六查违禁产品,禁止经营违禁农药。通过检查,每年可发现和查处一批违法行为,督促整改一批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将新的法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到每一个经营户,有效净化农药市场秩序。

2.8 开展案件查处

只服务,不处罚,经销商会觉得无所谓,没有敬畏之心,容易滋生随心所欲的思想意识,不能起到惩戒教育的作用。案件查处始终是农业行政执法的有效手段。夷陵区农业行政执法局通过群众举报、市场检查发现、质量抽检、省市交叉检查等途径,每年都要查处一批农药违法生产经营案件,并做到案件一经立案,就要严厉查处,一查到底,100%结案,震慑违法行为。

夷陵区在多年的农药执法实践中,克服点多、线长、面广、力量薄弱的困难,逐步形成了“预防为主,打防并举”这样一种监管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新兴经营模式网商、电商的逐步出现又增加了新的课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夷陵区农业执法局将克难奋进,加强队伍建设,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对网商、电商的了解和跟进,对现有的监管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完善,以更好地服务好“三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S4 文献识别码:A

1005-6114(2017)03-003-002

2017-03-30

廖若鹏(1972-),男,农艺师,长期从事农药监管工作。Tel:13886691739

猜你喜欢
执法局夷陵区宜昌市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执法局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乐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柑橘销售超八成
执法局交通运输超载超限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为群众办件事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宜昌市夷陵区2011年柑桔产业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