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独立学院纳税筹划教学方法探究

2017-02-26 17:16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筹划纳税校企

邹 芳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厦门 361021)

校企合作下独立学院纳税筹划教学方法探究

邹 芳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厦门 361021)

目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实践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浅层次合作等诸多问题,这对独立学院纳税筹划课程培养应用型财税人才目标的实现极为不利。独立学院纳税筹划教学方法改革应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与共建单位深度合作,利用企业资源,通过完善教学案例开发管理、提升教学案例使用效果、完善学生考评机制、完善师资团队建设等路径实现综合型创新改革实践,突破传统案例教学法的瓶颈,从案例、学生、师资等各方面重新构建教学体系,让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践中主动自发地完成身份转变,从而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独立学院;纳税筹划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各省市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我国在推动独立学院进行应用型大学发展转型上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在这一关键时期,独立学院如何抓住机遇,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教学现状

在切实推进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中,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实践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是指有针对性的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二者有效对接,以双方共同发展愿景为合作基础,集合双方人才、技术、信息优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凸显共赢成效,实现教育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对接,将社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是破解人才培养难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但在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中,由于缺乏财政资金支持以及独立学院自身的局限性,缺乏吸引企业合作的市场契机,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浅层次合作等诸多问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难以达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 独立学院纳税筹划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纳税筹划”课程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在掌握财务会计、中国税制、税务会计、企业管理等前期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主动运用纳税筹划策略,创造性地对企业涉税经营活动提出纳税筹划建议,积极为企业争取税收利益。为达到课程教学目的,该课程一般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流教学方式。但在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有效案例开发体系

在缺乏实践支撑的理论教学中,纳税筹划教学案例匮乏。一方面由于我国税法的不断变动,另一方面也由于企业税收信息涉及商业机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纳税筹划案例资源陈旧,有些纳税筹划案例甚至是为了完成筹划目标而编写出来的,脱离实际。

2.2 案例教学效果不理想

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在纳税筹划授课过程中,案例教学多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案例中出现的企业经营现象,甚至有些学生连案例题目都不甚理解,只能对案例解答结果死记硬背,而一旦案例情境变化,学生就无法自主应用的纳税筹划策略应对,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2.3 学生考评机制设计不合理

传统的纳税筹划课程考评机制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相结合的办法,这就造成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平时不重视课堂积累、期末加班加点突击考试,缺乏自主自律学习的能力,为应付考试而构建的知识体系完全不能满足课程的要求。

2.4 师资建设无法满足课程要求

鉴于纳税筹划课程的高度实践性能力性综合性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纳税筹划等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丰富的企业财税工作经验。而现实情况中高校青年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尤其是对于独立学院来说,纳税筹划课程的师资团队大多由青年教师组成,理论功底较好且组织案例教学能力也较强,但普遍缺乏企业财税工作实践经验。由于授课教师自身没有走入企业,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带学生真正进入案例情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课程要求的教学效果。因此,独立学院只有通过与企业对接,利用企业资源,与企业共同培养具备创新性实践能力的财税人才,才能突破教学瓶颈。

3 校企合作下独立学院纳税筹划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创新型应用技术型人才是我国独立学院转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也决定了校企合作模式是独立学院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3.1 完善教学案例开发管理

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践中,首先必须突破的是案例教学方法。为了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下陈旧案例教学的弊端,独立学院与税务师事务所等共建单位合作后,通过企业资源的引入,实现学院与涉税企业、税务系统等单位的对接,由此可收集到企业一手真实数据,并结合当下最新税法变动情况,开发出真实有效的纳税筹划案例,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教材中的纳税筹划理论策略与企业实际纳税筹划需求的有效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以致用的成就感,继而产生更大的学习欲望。如我国自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来,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等涉及税制改革的行业企业纳税筹划策略均需更新,而教材由于出版时间的限制,内容已远远跟不上实际情况的变化,是无法满足时效性要求的。授课教师可与对接企业根据这一情况,应及时利用企业真实涉税信息更新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密跟进政策变动,模拟解决企业实际纳税筹划需要。

在开发案例过程中,为保证企业涉税信息不泄漏,保证企业商业利益不受影响,编写案例时应按照对接企业要求,做规范化掩饰和保密处理。

另外,在对纳税筹划教学案例的管理中,授课教师应制定案例教学规范管理办法,对案例组织要素、基本格式、编写流程做出规范化的统一要求,并形成案例库,将案例按照编写时间排序,对适用的不同税种及其使用范围分类,如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筹划案例、增值税销项税额筹划案例、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筹划小组讨论案例等,这就形成系统化的案例管理体系,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案例、查找案例都作出了进一步的规范。同时,对涉及税法变动的陈旧案例也可按照时间顺序对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编,让旧案例焕发出新生命,从而保证教学案例的质量及数量能够符合教学要求。

3.2 提升教学案例使用效果

为切实提高教学案例授课效果,独立学院可通过与共建单位协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打造纳税筹划新型课堂,建立税务多媒体实验室,引入企业实际操作的财务软件与报税系统,让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入新型课堂,让学生能够看到真实的财税情境,从而达到校内教育资源拓展到校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使用教学案例,通过授课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对多媒体实验室网络信息资源的调动,形成对企业纳税筹划需求的全面认知,在案例小组讨论过程中,结合教材中纳税筹划策略的理论分析,切实可行地提出解决筹划案例的方案,并做出方案比较筛选,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案例分析来巩固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

针对企业案例小组讨论的组织安排,也应制定相应的规范程序,授课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尽量摈弃一言堂,掌握小组讨论的节奏并引导讨论方向,激发学生头脑风暴,从而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纳税筹划案例、掌握纳税筹划策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3.3 完善学生考评机制

完善的学生考评机制能促使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构建,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检验。纳税筹划课程的校企合作改革应全面刷新独立学院的财税专业学生考评机制。为培养应用型财税人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改革必须引入企业实践,对学生考评机制进行深度调整。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独立学院可借鉴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系统的课堂理论检测为基础,以实践课程与案例讨论为重点,将实践课程、案例讨论与期末闭卷笔试三项成绩结合组成该课程最终总评成绩。同时,在学时分配安排上也充分体现这三部分。一般来说,纳税筹划课程由于其对学生前期基础课程掌握的要求较高、综合性较强,均开设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在安排课堂讲授纳税筹划理论基础知识结束后,学生通过税务多媒体实验室、参与企业实践操作等环节完成实践课程及案例讨论,最后参加期末考试。

3.3.1 实践课程成绩可占最终总评成绩的30%目前来说,我国独立学院在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要求下,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并没有固定模式。而Cooperative education,简称CO-OP,即带薪实习项目,早在近百年前就起源于美国,在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开始施行,它是指学生入学学习一年或二年后,通过学校推荐到企业工作,工作期间学生必须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情况,结业后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发放结业证书,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成为无磨合期零培训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独立学院可借鉴该项目合作模式,在学生完成本学期纳税筹划策略理论课堂学习后,以分组形式由授课教师带队参与企业财税工作实践,通过与税务师事务所等合作单位共建,利用现实中企业纳税筹划的真实需求,让小组团队在实习过程中与企业税务师团队合作,学习如何分析企业涉税信息、如何与企业涉税负责人沟通、如何分析企业纳税筹划需求,并积极提出纳税筹划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对企业财税工作的了解,提高学生运用财税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回顾、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自主自发地学习。完成实践课程后,由带队教师与企业税务师对学生小组工作进行考评,考评内容包括学生对企业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及其他税种的计算、报税、参与纳税筹划信息处理等工作表现情况,并以百分制给出该部分成绩。

3.3.2 案例讨论成绩可占最终总评成绩的40%实践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将对实践中企业纳税筹划信息进行整理,按照案例开发管理体系的要求形成新的纳税筹划案例,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案例讨论部分,并对小组表现进行考评,考评内容包括案例讨论中的PPT报告制作、纳税筹划方案分析演示、纳税筹划方案答疑等。这对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纳税筹划策略与实践中的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分析企业纳税筹划问题,继而创造性地提出纳税筹划思路都有较大的帮助。在案例小组纳税筹划方案演示结束后,授课教师及其他小组可针对该方案涉及到的财税知识点进行提问,通过答疑的方式最大程度激发讨论小组成员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完善自身知识构建体系。

3.3.3 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可占最终总评成绩的30% 大幅度降低期末笔试成绩的比重,取而代之地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学习重心转移到注重平日课堂学习积累及企业实践上来,形成课堂知识-企业实践-课堂知识闭环学习,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学习态度,让纳税筹划课程不再为考而学,而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财税工作经验,深入了解到企业财税业务,积极为成为应用型财税人才做准备。

3.4 完善师资团队建设

为了完善独立学院纳税筹划课程师资团队建设,独立学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请进来”就是把企业请进校园。独立学院与税务师事务所合作,免费给事务所提供场地,并以开设财税专业讲座或开设专业性课程的方式积极引进企业高级会计师、税务师等高级专业人才加入纳税筹划教学指导工作,以此缓解独立学院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双师型”教学人员不足的现状,让学生能接收到丰富的企业财税工作实践经验,达到校企联合培养纳税筹划人才的效果。“走出去”是指鼓励纳税筹划课程青年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去,独立学院与税务师事务所合作,为纳税筹划课程青年教师提供实践平台,让教师以兼职的形式参与企业纳税筹划实际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双师型”教学人才,使之在课堂上能够有针对性地讲授实际纳税筹划工作中的知识需求,切实为企业打造应用型人才。

在“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指导下,独立学院对纳税筹划课程青年教师的教学考核方式也应进行深度调整。鉴于授课教师在校企合作改革中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指标是完善师资团队建设的有力保障。独立学院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结合校企合作特殊性,从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实践工作量三方面进行考核。其中,教学工作量主要以教师课堂任课课时量、实践课程带队课时量来衡量;实践工作量主要以教师在企业兼职时间及成果来衡量。由此与企业共建,打造高绩效高水平的纳税筹划师资团队。

综上所述,鉴于纳税筹划课程的特殊性,独立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案例开发管理、教学案例效果、学生考评机制、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均能有所突破,这为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在推进中会遇到诸多瓶颈,但可以结合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方式,建立与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独立学院实现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展现新的途径。

[1]朱亚峰,吴赛君.独立学院基于协同育人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6(08):116-118.

[2]刘 芳,钟 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52-155.

[3]庄粉荣.纳税筹划实战精选百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3):200-261.

[4]杨金林,杨晓玲,罗 宁.加拿大滑铁卢大学CO-OP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25-27.

[5]胡青华.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235-239.

Exploration into independent college teaching approach to taxpaying planning through corporate-college cooperation

ZOU Fang
(Chengyi College of 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00,China)

Currently,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partnership in corporation and independent college,such as“college is active and company is passive”and low-level cooperation.This is very unfavorable for independent college to realize the object of training finance&tax applied talents through taxpaying planning program.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taxpaying planning teaching,the college should consider the partnership as a platform and work with relevant partner companies deeply to utilize their resources.By using such methods as improving teaching cas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applying teaching cases,optimizing students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s,consolidating faculties team building,the college can realiz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and reform and break traditional teaching bottleneck to reconstruct a teaching system covering all aspects such as cases,students,and teachers,and thus enable students to actively transform themselves in the cooperation practice and achieve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object for the college.

corporate-college cooperation;independent college;taxpaying planning

F810.42-4

A

2017-08-15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C138)

邹 芳(1982-),女,福建省古田县人,讲师,研究方向:财税政策。

韩 雪

猜你喜欢
筹划纳税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民营企业纳税管理风险规避策略思考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期限是否可以自由选择?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