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观察

2017-02-27 09:38张铁须谢鹏飞田晓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膜乐克短暂性

张铁须 谢鹏飞 田晓培

河南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平顶山 467099

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的效果观察

张铁须 谢鹏飞 田晓培

河南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平顶山 467099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01—2016-01我院74例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仅采用倍他乐克,研究组采用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对比治疗前后2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横切最大面积、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脑血管疾病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横切最大面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梗死发病率(2.70%)、短暂性脑缺血复发率(5.40%)低于对照组(27.03%、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发生3例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小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横切最大面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及短暂性脑缺血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辛伐他汀;倍他乐克;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

冠心病在临床医学中指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导致血管堵塞或狭窄,进而因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等引发的心脏病[1]。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具有较高发病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类型。炎症反应不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与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与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破裂及血栓形成引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并发症具有密切相关性[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完全性脑卒中发病的前兆,首次出现症状后1 a内发生完全性脑卒中几率为11.8%~12.6%,5 a内发作几率为30.2%~34.4%[3-4]。颈动脉粥样硬化为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为临床研究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对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74例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探讨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相关临床诊断标准[5];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合并全身性急慢性感染疾病者;合并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者;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心肌病者。

1.2 一般资料 抽取2014-01—2016-01我院74例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研究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52~71(61.55±8.46)岁。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54~69(61.60±8.51)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3 方法 2组均于入院后立即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2组分别实施不同用药方案。

对照组仅采用倍他乐克2.5~5.0 mg/次(2.0 min内)静脉注射,间隔5.0 min注射1次,共注射3次(7.5~15.0 mg),15.0 min后口服倍他乐克50.0~100.0 mg/次,2次/d。

研究组倍他乐克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辛伐他汀20.0 mg/次口服,1次/d。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对比治疗前后2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横切最大面积变化情况;(2)对比治疗前后2组血脂指标变化情况;(3)统计2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4)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横切最大面积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2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横切最大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横切最大面积变化情况对比

2.2 治疗前后2组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2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脑梗死发病率、短暂性脑缺血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治疗前后2组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表3 2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对比 [n(%)]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发生3例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消失。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是神经内科一种多发局部神经疾病类型,诱因较多,包括血流动力学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及心脏疾病等。短暂性脑缺血具有局灶性、可完全缓解性、预警性、反复发作性及起病急等临床症状,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易引发脑梗死,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6-7]。因此,通过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研究发现,短暂性脑缺血与血液成分改变、微栓子学说、血脂紊乱及血流循环障碍等也具有一定相关性[8],因此推测可通过纠正血脂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等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倍他乐克是一种β1受体选择性阻滞剂,其进入人体后可减轻儿茶酚胺作用,减小心理及生理负荷,进而降低血压、心排出量及心率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斑块横切最大面积及血脂水平、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用药,不仅能减小斑块横切最大面积,改善血脂水平,且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辛伐他汀是一种羟甲戊二酰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其转化为甲羟戊酸,进而减少胆固醇合成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表达水平。辛伐他汀可代偿性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水平、抑制羟甲戊二酰单酰辅酶A还原酶合成,以此发挥降脂功效。此外,辛伐他汀还可减轻甚至消除炎性因子导致的炎性反应、提高内皮功能、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增加斑块稳定性等。同时,短暂性脑缺血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形成是诱发短暂性脑缺血重要病因:斑块、内-中膜厚度增加导致动脉狭窄,进而引发狭窄远端脑血流低灌注症状;斑块脱落易引发颅内动脉栓塞。因此,减小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价值。此外,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证实了联合采用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小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横切最大面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及短暂性脑缺血复发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1] 李素红,李晓燕,魏海燕,等.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血脂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6):760-762.

[2] 冯永新.红花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12-13.

[3] 张汉华.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5,12(6):131-132.

[4] 陶立刚.倍他乐克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3):62-63.

[5] 江雯珑.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相关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S2):250.

[6] 冯嘉臣.参麦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4):175-176.

[7] 胡京津,张代刚.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4):14-16.

[8] 李海龙,姚慧娟.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9):6-7.

(收稿2016-08-12)

R743.31

A

1673-5110(2017)03-0064-03

猜你喜欢
中膜乐克短暂性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心电图异常和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颈动脉超声检测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应用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
DSA引导下注射聚多卡醇和鱼肝油酸钠硬化剂对比格犬隐静脉的影响
解放还是奴役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