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17-02-27 09:38高来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丹红红细胞黏度

高来顺

河南济源市中医院药剂科 济源 454000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高来顺

河南济源市中医院药剂科 济源 454000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02—2015-02就诊的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维脑路通组和丹红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滴。在此基础上,维脑路通组加用维脑路通注射液静滴,丹红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丹红组较维脑路通组疗效更高,维脑路通组总有效率75.61%,丹红组为95.24%(χ2=8.245,P<0.05)。干预前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丹红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5.18±0.51)mPa·s、(0.82±0.19)mPa·s 、(40.58±2.26)%、2.11±0.12,维脑路通组分别为(7.43±0.59)mPa·s、(1.81±0.34)mPa·s、(44.28±4.22)%、2.45±0.21,丹红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丹红组较维脑路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显著,干预后维脑路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为(20.43±6.29)分、(57.11±3.94)分,丹红组分别为(13.18±4.71)分、(78.22±3.59)分(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其药物有效成分可发挥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TXB2水平、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损伤和改善微循环、纠正外周循环中TXA2/PG12失衡,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预后有益,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急性脑梗死;丹红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坏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虽坏死区完全缺血导致脑细胞坏死,但缺血半暗带仍有侧支循环存在,仍有大量存活神经元,若及早恢复血流速度,可逆转神经损伤,改善脑代谢,增加神经细胞存活可能性[1-2]。本研究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4-02—2015-02就诊的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维脑路通组和丹红组。丹红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43~78岁,平均57.34岁。其中,发病6 h内入院2例,1 d内入院20例,>1 d入院20例;轻型21例,中型19例,重型2例。维脑路通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41~77岁,平均57.13岁。其中,发病6 h内入院3例,1 d内入院20例,>1 d入院18例;轻型21例,中型18例,重型2例。2组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和脑梗死严重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控制血压、营养神经、并发症防治、康复训练,以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滴,80 mg奥扎格雷钠注射液+250 mL生理盐水静滴。在此基础上,维脑路通组加用400 mg维脑路通注射液+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静滴。丹红组加用20 mL丹红注射液+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静滴。2组均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1)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2)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3)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以上,病残0度;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以上,病残1~3度;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上;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低于18%。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3]。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丹红组较维脑路通组临床治疗效率更高(χ2=8.245,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2组干预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 干预前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丹红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干预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丹红组较维脑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3。

表2 2组干预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维脑路通组干预后比较,*P<0.05

表3 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维脑路通组干预后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是血管长期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因形成斑块,斑块脱落导致血栓形成且引发脑部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局灶坏死,最终引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4]。

丹红注射液为一种中药针剂,为丹参和红花精制而成,其中丹参味苦,有通脉散瘀之功;红花味辛,有通脉活血化瘀之功。两种药物相辅,可祛瘀生新、祛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通络之功[5-7]。丹参和红花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酚酸、丹参酮和红花黄色素等,其中,丹参酚酸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可降低血浆TXB2水平;丹参酚酸和丹参酮均可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损伤和改善微循环;红花则可有效对血小板黏附、聚集进行抑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PGI2的释放,对外周循环中TXA2/PG12失衡进行纠正,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红花黄色素对血小板激活因子所介导的血小板有活化作用。将丹红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有良好治疗作用,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8-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丹红组较维脑路通组临床治疗效率更高,说明与维脑路通对比,丹红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上效果更好,可促进患者转归,改善其预后。黄方成[10]的研究也证实了丹红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确切效果。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丹红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更显著,说明丹红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更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王宇翎等[11]研究显示,注射用丹红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血小板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侯可强等[12]研究也显示,丹红颗粒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作用,证实丹红注射液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有确切效果。干预后丹红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维脑路通组,说明丹红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中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对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意义重大。陈鑫等[13]研究也显示,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其药物有效成分可发挥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TXB2水平、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损伤和改善微循环、纠正外周循环中TXA2/PGI2失衡,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预后有益,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1] 刘建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85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6):30-31.

[2] 张化宇.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等的影响[J].内科,2015,10(5):623-625.

[3] 蒋邦治,李裕茂,陈秀清,等.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6,44(1):59-62.

[4] 熊维,常飞.脑心通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1):74-77.

[5] 王小洁,郭菊秋,许绍忠,等.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2015,37(7): 1 624-1 626.

[6] 王妍,许能贵,曹月红,等.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J].医药导报,2016,35(7):780-788.

[7] 冯琼,涂明义,张武昌,等.急诊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39-241.

[8] 张俊英.丹红注射液联合依拉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222-224.

[9] 马金英.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LP和FG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6,36(6): 1 001-1 003.

[10] 黄方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 1(15):56.

[11] 王宇翎,张艳,李前进,等.注射用丹红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4):419-421.

[12] 侯可强,何广云,丁宁,等.丹红颗粒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 34(11):997-999.

[13] 陈鑫,姜童子.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6,23(6):74-76.

(收稿2016-09-10)

R743.33

B

1673-5110(2017)03-0095-03

猜你喜欢
丹红红细胞黏度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血黏度高怎么办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