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有匠心

2017-02-27 05:22口述武昌区锦绣坊黄春萍汉绣工作室汉绣传承人黄春萍整理张明蕾
工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汉剧武昌区戏服

口述_武昌区锦绣坊黄春萍汉绣工作室汉绣传承人 黄春萍 整理_张明蕾

细微之处有匠心

口述_武昌区锦绣坊黄春萍汉绣工作室汉绣传承人 黄春萍 整理_张明蕾

在我看来,工匠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丝不苟”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意思是“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对于汉绣技师来讲,这“最细微的地方”指的是“一丝”,就是一根丝线。较为精细的汉绣作品,需要将一根蚕丝线劈成若干份,以达到更为精美的效果,因此更需要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在普通人看来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背后却隐藏着专注、技艺、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无数汉绣人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绣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

汉绣的工匠精神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创新精神。汉绣和汉剧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汉绣让汉剧戏服更加光彩夺目,同时汉剧的发展也让汉绣更上一层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武汉戏剧用品厂生产的的各种戏服屡获殊荣,一些京剧名角如袁世海等都穿过汉绣戏服,其中盘金类技法的戏服最为引人注目,1987年电视剧版《红楼梦》中的盘金类戏服都是武汉戏剧用品厂的工人亲手制作而成。

盘金技法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后来成为汉绣最为擅长的一种代表性技法。汉绣艺人黄圣辉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创新出一种新的针法——蹦龙针,改用直线盘金,利用视觉错觉的效果钉线,不但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节省时间,成为全国绣业的独创。

目前汉绣界呈现出“传统”和“创新”两极分化的现象,旧的一派坚守着“花五正果,热闹为先”的创作理念,依然是浓烈的颜色对比、古老的纹样图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新的一派引进其他刺绣的方法,以人物肖像、现代油画、当代艺术为主题进行创作。不管是传统艺人,还是新生代传承人,表面上分歧较大,但殊途同归,都是秉承着一颗“工匠之心”,让我国最为古老的绣种“精益求精”。

除了在行业领域上的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另一个维度应是爱国为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匠团体墨家,为了黎民百姓利益,“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种追求爱国爱家、国泰民安的社会道德理想与家庭道德理想,应该成为我们后世工匠的精神追求。所以,从2010年起,我开始免费为残疾人进行汉绣培训,至今培训过的残疾人弟子多达上百人。把汉绣技艺教给残疾人,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传承,更是希望汉绣能圆更多残疾人的艺术梦,也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劳动受到尊重、拥有获得感。

习近平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将继续“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这是“工匠精神”的最高内涵,也是工匠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猜你喜欢
汉剧武昌区戏服
秋衣去哪儿了(外一篇)
城市集聚经济、基础教育与人口流动
基于CLUE-S模型的武汉市武昌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广东汉剧的文化解读探讨
曾经的米高梅有15个服装仓库,15万套戏服......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从卖二手货到获得37座奥斯卡小金人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卒中与神经疾病》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