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机:中华文化的奥妙与伟大

2017-02-27 08:21
新传奇 2017年48期
关键词:子夏玄机崇拜

中华文化里有许多互悖互补,有无相生,阴阳和谐的观点,其中包含许多玄机妙理。而中华文化传统的“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思维玄机,保住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奇迹与大局的稳定。

“玄”字何解

欲说中华之“玄机”,先得明了何为“玄”。

《说文》上说:“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玄”有三层意思:其一,黑色,黑里透红就是玄色;其二,遥远;其三,高深莫测,奥妙。引申出来,“玄”有时代表宇宙本体。而“玄机”主要指道家理论,儒家却也有喜用此词者。这里取其高、大、上、深、厚、妙、神奇的含义。

古人崇拜水,认为“水”与“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玄是水的一种状态,水成旋涡状才叫“玄”,因此,水神就起了玄冥这个名字。

古人崇拜水的思想和观念,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一种哲学,这就是中国的道家。道家是崇拜水的,《老子》五千言里好多地方谈到水,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可以柔弱胜刚强。道家崇拜水,还可与道家发生在中国南方长江流域一带史实连起来。道家因此把“玄”作为他们的最高哲学范畴,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切万物都是从这儿出来的,所以是“众妙之门”。

总之,“玄”的解释很简单,就是对水的崇拜,是对水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具体地说是对水的旋涡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它出于一个崇拜水的氏族,最后一直提升到哲学本体的高度,“玄”字因此变得非常“玄”。

中华玄机玄在何处

作家王蒙表示,“玄机”与“故弄玄虚”不是一回事:“有些人把‘玄机’解释为某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这不是我的观点。在我看来,‘玄机’是指深刻的道理、奥妙的道理和伟大的道理。”

他用《列子》第四章《仲尼》里的一个故事来解读“中华玄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话说有一天,子夏跑来问孔子:“颜回的为人怎么样啊?”孔子回答说:“他的仁爱胜于我呀。”子夏又问子贡的为人,孔子说:“他的口才胜于我呀。”再问子路的为人、子张的为人,孔子都说出了他们胜于自己的地方。这个时候子夏就迷惑了:“既然他们四人都是胜于您,那么为啥他们还要把您当成老师呢?”

孔子此时的回答,就颇有深意了:“颜回确实是仁爱的,但是他不明白有时不能仁爱(而是要分清是非,弃恶扬善);子贡确实雄辩,但他不明白有时不要去辩(需要的是沉默寡言,此时无声胜有声);子路也非常勇敢,但他不懂得有时要示弱(该退则退,如老子说的柔弱胜刚强);子张确实是庄敬严谨的,但他缺少必要时候求同的智慧(随和妥协,争取多数)。”话到此处,孔夫子十分可爱且坦诚地说:“这正是他们始终不二地以我为师的原因喽。”

《列子》第四章《仲尼》里的一个故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玄机妙理:相辅相成,互悖互补,有无相生,阴阳相和。图为孔子雕像

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玄机妙理,相辅相成,互悖互补,有无相生,阴阳相和。中华玄机,是谈我们的生活与头脑中的传统文化,谈我们与众不同的文化的可敬、可叹、可咀嚼与可珍惜;实际上仍然是谈你我他的日常生活,更谈我们的思路、我们的风度、我们的气派、我们的歧义。

“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思维玄机保住了中华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处处暗藏“玄机”。中国没有覆盖全民的强势教会,民间宗教天真质朴、灵活随意,妈祖灶王、山神土地、(天)花娘财神、岳飞关羽,多神多祭。士人则用一个“道”字、一个“天”字、一个“德”字、一个“一”字,自主地、深刻地取代了西方“上帝”的含义。它把先验的天与实存的天、先验的性善与文化的善德、人性的善良与行政(古曰为政)的仁厚亲民、为政以德的标榜与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权力归属规律,全部整合连贯在一起;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合而为一,把信仰、道德、政治、学理合而为一。它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的一切、一切的一,把多元与一体合而为一。其他外域,多半是君权神授,在中国则是神权君授,经过皇帝或权力系统的封禅,泰山、孔子,取得了类宗教神灵的地位,一些民间神才站住了脚跟。但同时中华玄机中的道、天、德、一,类似的概念神,却又成为推翻无道昏君、气数已尽政权、约束国君权力运作的武器。这样的玄机,国内外并没有几个人闹得明晰。

中华文化的一些说法确实比较稀罕,如无中生有、无为而治、有常无常、以退为进、以弱胜强、深藏不露……

中华文化的地位也很特殊,它是古老的文化,是明确地肯定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文化。近二百年来它经历了探索与曲折。它在新文化运动中痛心疾首、反思自省,接受了来自欧美的大量新思潮,特别是接受了相当激进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发动了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却又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它推动与保持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难点与节点上,西方人士多次预言新中国的崩溃,却全部落空而为笑谈。

如今,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日益引发兴趣,引起重视。王蒙认为,中华文化中确有许多相反相成,互悖互补,有无相生,阴阳和谐的观点中包含许多玄机妙理。只有一个正面是不够的,还要看到、理解到、有办法应对各种的负面。正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思维玄机,保住了中华,保住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奇迹与大局的稳定。这些都值得人们好好思考、琢磨。(《半岛都市报》2017.11.24等)

猜你喜欢
子夏玄机崇拜
江陵愁望寄子安
《论语》知多少?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孔子借伞
天文学侦探系列——古文中的玄机
西夏天崇拜研究
在常识中破解历史的玄机——一节初三复习课泛起的联想和思考
孔子神算
古埃及人的圣甲虫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