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再思考

2017-02-27 05:03
关键词:粤港澳澳门香港

周 运 源

创新发展、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再思考

周 运 源

从新时期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念出发,结合粤港澳科技发展的实际,分析粤港澳经济发展取得的坚实基础以及港澳持续合作发展赋予的特殊使命,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发展理念、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的思考:发挥粤港澳科技现实基础,促进合作发展;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推动合作发展;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推进粤港澳科技合作;建设粤港澳创新圈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合作发展;设立粤港澳科技协调发展委员会,促推合作发展;以广东良好环境与港澳人才技术金融资源为优势互补基础,促进粤港澳人才技术等紧密合作。

创新发展 粤港澳科技合作 再思考

一、新时期粤港澳经济发展赋予的坚实基础

有资料显示,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美国国内出现失业率升高及高贸易赤字等问题,因此美国提出并实施工业回流发展战略。当然,这不再是发展原有那种层次的加工业,而是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继有资料显示,中国在全球技术领先领域中总体上只占19%左右,同步的也只有四分之一,在世界关键技术领域中54%的技术还处于跟随状态。*周天勇:《2016—2020:未来五年的五大挑战》,载《学习参考》2016年第2期。由此可见中国通过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任务艰巨。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未来要把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中国“十三五”规划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曾有不少有识人士认为,香港自1997年回归中国以来,尽管一度产业“空心化”等问题有所缓解,然而考虑产业多元化仍然不足,特别是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发展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方面存在较大的制约因素。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持原有的金融、航运、贸易和旅游产业优势发展的同时,发展高科技含量产业,并以此促进多元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无疑是香港今后继续保持多个国际经济中心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商务部台港澳司 2016年5月9日的资料显示,2015年内地与香港服务贸易额达1 225.6亿美元,香港是内地第一大服务贸易伙伴。其中,内地对香港出口551.6亿美元,香港是内地第一大服务贸易出口目的地;内地自香港进口674亿美元,香港是内地第二大服务进口来源地。从服务类别看,自港进口以旅游业为主,进口金额占自港进口总额的66.8%;对港出口以运输业、加工服务业、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业为主,出口金额分别占对港出口总额的26%、14.8%、14.6%。2015年,内地与澳门服务贸易额为237.6亿美元,澳门是内地第七大服务贸易伙伴。其中,内地对澳门出口37.1亿美元,澳门是内地第11大服务贸易出口目的地;自澳门进口200.5亿美元,澳门是内地第五大服务贸易进口来源地。2015年,内地共批准港资项目13 146个,同比上升8%,实际使用港资863.9亿美元,同比上升6.3%,占内地利用境外投资总额的68.4%,香港为内地最大投资来源地。截至2015年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386 213个,实际使用港资8 333.3亿美元。港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50.7%。内地累计批准澳资项目14 398个,实际使用澳资127.9亿美元。截至2015年底,内地累计进口香港CEPA项下货物95.1亿美元,关税优惠52.8亿元人民币。香港共签发134 860份原产地证书,货物离岸价总值为748.5亿港元。累计进口澳门CEPA项下受惠货物9 578.6万美元,关税优惠4 929.5万元人民币。澳门共签发3 787张原产地证书,总出口额6.7亿澳门元。在服务贸易方面,截至2015年底,香港工贸署共签发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2 970份,其中运输服务及物流服务共签发证明书1 369份,占核发总数的46.1%。澳门经济局核发“澳门服务提供者证明书”592张,主要涉及货代、物流、运输、仓储、会议及展览等领域。截至2016年1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387 149个,实际使用港资8 390.1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港资占内地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50.7%。内地累计批准澳资项目14 161个,实际使用澳资127.5亿美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在内地的港资企业有13.6万户,占境外企业投资的28%,实际投资占外商投资总量的51.95%。仅2015年广东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增长15.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42.7%,超过217亿美元,其中吸收港资增长48.3%,吸收澳门投资增长222.2%。到2015年年底广东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1万家,技术自给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71%和57%。*王鹤: 《广东粤港澳合作 走向深度合作层面》, 载《广州日报》,2016-03-03。实际上,广东与港澳合作走向深度合作层面,面临劳动成本日益上升的瓶颈制约,以及世界经济激烈的全球发展的竞争。早在“十二五”时期,广东省就提出加快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广东“十三五”规划要求抓住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龙头”,突出广州、深圳的“双核”作用。深化粤港澳合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这实际上是对新时期加强粤港澳科技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新时期粤港澳持续合作发展的特殊使命

众所周知,广东与香港、澳门分别属于不同政治社会制度下的特殊地区。1997年7月1 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大家庭,港澳地区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条件下,未来粤港澳区域经济合作被赋予了新的发展要求。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支持港澳参与国家双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内地与港澳企业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合作走出去。加大内地对港澳开放力度,推动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升级。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加快两地市场互联互通。加深内地同港澳在社会、民生、文化、教育、环保等领域交流合作,支持内地与港澳开展创新及科技合作,支持港澳中小微企业和青年人在内地发展创业。支持共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新时期广东对深化粤港澳合作也做出新要求。2015年9月29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八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要求广东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着力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努力把珠三角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开放创新先行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广东省要初步形成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形态,综合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2.8%,技术自给率超过75%,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因此,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合作发展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代经济合作发展的竞争中,科技发展特别是科技发展中人才的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在新时期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发展中,应该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特殊政策,建立和健全灵活多样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如“人才绿卡”制度等),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及随行家属提供签证居留和通关便利等。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报告》中指出: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工作,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家“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加强香港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的联系与多元交流合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将带领香港社会各界凝聚发展共识,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抓住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进一步谋划和推进香港长远发展。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2016年发表题为“促经济、重民生、稳发展”的财年施政报告中指出:要把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与依托祖国坚强后盾结合起来,充分把握祖国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把握国家“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以及内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提升特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进一步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增加澳门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深化粤澳合作和区域合作,拓展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加速建设“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促进澳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发展理念,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

香港在全球经济发展竞争中,实现了经济卓有成效的发展,但在整体经济转型和发展高新科技上仍有不足。因此,创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把创新科技发展作为新时期重中之重的发展战略,并开展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澳门科技领域合作,可能是香港未来继续保持多个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这样,新时期落实广东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落实粤港合作构架协议和粤澳合作构架协议,继续全面深化粤港澳区域合作特别是创新科技合作前景广阔。

(一)夯实粤港澳科技现实基础,发挥创新能力,促进合作发展

截至2015年底,广东累计批准香港投资项目134 592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385.08亿美元。仅2016年1至5月,广东对香港协议投资66.2亿美元,实际投资额7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9%。按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安排,“十三五”时期广东要抓住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龙头”,突出广州、深圳的“双核”作用;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建设好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省科学院,实施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及重点学科建设;培育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及随行家属提供签证居留和通关便利;加强对内对外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据统计,2015年全省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万亿元,进出口总额1 546.62亿美元;全省高新区以占全省0.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1/6的工业增加值、1/6的出口额、1/3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到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共有高新区23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11家,省级高新区12家,成为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有力支撑。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广东省要初步形成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形态,综合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2.8%,技术自给率超过75%,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广东将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推进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争取在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与动力系统、干细胞与组织工程、3D打印技术等九大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独特优势。*徐静:《广东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1.5万家》,载《广州日报》,2016-03-28。

有研究香港问题的专家认为,香港由于长时期实行重商主义,因此对于培养科技人才、发展高科技重视不够,当然,香港回归后有所改观。然而发展高科技的动力仍然不足。*王辑宪:《香港经济为什么感觉不行了》,载《广州文摘报》,2016-05-23。尽管香港回归后的特区政府在2000年成立了创新科技署,2011年成立了香港科技园发展公司,2012年设立资讯及科技局,但一直以来的发展不尽人意,高科技接力发展的后劲不足。因此,2015年11月20日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了创新及科技局,旨在推动与全世界最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智能生产和研究发展适合香港为基地的工业,创造优质和多元的就业机会等统筹协调香港创科发展,这使新时期粤港澳科技合作有了广阔发展前景。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报告中指出,为进一步鼓励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院校进行更多中游及应用研究,政府预留20亿港元给创科局,用投资收入资助院校进行研究。众所周知,香港世界级的各类专业人才众多,而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经贸联系活动密切,这为粤港科技合作提供了新动能。早在2004年5月17日和2005年10月6日,中国科技部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科技委员会签署协议,共同成立“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以加强香港澳门与内地在科技及其产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香港澳门科技产业的调整、提高和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2011年1月25日,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澳门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实验室内的高科技设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推动中医药科研走向国际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2011年3月《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正式拉开了粤澳两地政府紧密合作的崭新序幕。同年4月,根据落实《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要求,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作为共同开发横琴的首个项目正式启动,并于2011年11月与横琴新区“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组建“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建设、经营、运作及管理。这些充分说明粤澳科技合作具有一定的动力,并为未来继续加强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推动合作发展

就今后区域发展大势,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中提到创新及创新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对港澳地区的发展同等重要。因此香港澳门应把握“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加强与内地创新科技合作发展,继续按“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积极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有关香港澳门要求,把握国家创科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推进创新科技的发展以提升地区整体发展。2015年底,科技园公司董事局主席罗范椒芬认为,香港基础科研已达世界水平,但关键是未能将基础研究带到市场,发展成新产业。香港有人才,也有科研实力,但发展创新科技需要政府部门相互配合,成立创科局有助统筹创新科技发展,联系人才、资金和市场。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重新发展香港工业,建议政府重建工业邨,兴建多层大厦,配合科研成果发展。香港于高增值产业创新科技发展上,已落后邻近城市,例如深圳、新加坡等,因此香港人的思维应当更新,创新科技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出路,要抢先“储弹药”,待将来“一带一路”的基本建设完成后,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将会是创新科技产业的大市场。可见,按“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积极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有关香港的内容,全面把握国家创科发展的有利机遇,加强与内地创新科技合作发展,有助于新时期提高香港整体国际竞争力,保持香港持续繁荣发展。

(三)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推进粤港澳科技合作

众所周知,香港人多地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香港经济整体发展,使香港本身赖于进一步发展的地理空间有所缩小,而一旦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以后,所需要的大量生产场所仅在香港则难于满足,这就需要依靠内地尤其是广东等地来提供,这成为新时期粤港科技合作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有资料显示,香港建立的科学园发展规划中,把医疗、机械人和智慧城市三条主线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2016年年初香港特首的《施政报告》指出,在东九龙试验建造首个“聪明城市”,利用年轻人的创意发展创新科技,已成为香港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为广东和香港在未来创新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广东深圳在无人机、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十分有利于推动粤港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2016年4月1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到惠州考察港资企业发展情况时指出,惠州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希望港惠两地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繁荣发展。

(四)建设粤港澳创新圈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合作发展

实际上,在新时期面对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通过联合建设粤港澳创新圈作为科技创新平台,必然成为新时期三地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促进科技园区合作发展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广东省实施《省属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取得显著成效。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8月底,广东省属企业拥有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机构22个,省级科研机构72个,其他科研机构54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2个。近5年来,省属企业累计获得各类授权专利1 490项,获颁国家或行业标准96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14项。广东2016年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 000家,使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同时,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发挥创新要素相对集聚的优势,通过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实施孵化器倍增计划,加大力度培育创新企业,实现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战略目标。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区为广东省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重点开展高新区对高新区、孵化器对孵化器,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广东省要求到202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创新型骨干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左右;建成一批行业领先的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其中国家级50家、省级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00家*黄颖川:《2020年广东省属高新技术企业将超200家》,载《南方日报》,2015-11-04。;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科学院、大学和重点学科,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倍增计划,在广东建立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总规模超过160家。

香港科技园发展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通过15年的发展,在包括电子、资讯及通讯科技、绿色科技、生物医药、物料与精密工程等科技领域,为协助科技公司孕育意念、创新及发展,带领香港成为地区的创新及科技枢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新时期仍然存在继续发展的空间,正如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主席罗范椒芬所说:“只要香港各界加强联系及齐心合作,每一个科创界的‘如果’便有机会变为社会及下一代的美好‘成果’。”因此,全面落实创新科技驱动战略,加大力度扶植战略型新兴企业发展,瞄准国际产业变革的方向,抢占产业制高点,通过充分运用粤港澳三地科技资源的优势,特别是科技资源的优势,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粤港澳科技创新圈作为创新平台,促进三地科技合作发展,应当成为新时期促进粤港澳科技合作发展的重要内容。

(五)设立粤港澳科技协调发展委员会,促推合作发展

基于未来发展更广阔的视野,突出粤港澳三地科技发展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的权重,通过落实更为切实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三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粤港澳三地科技合作发展。当然,尽管在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以及泛珠三角(9+2)的合作发展协议中,也分别都赋予了相关三地开展科技合作内容的发展要求,然而,毕竟那些并不是其中重中之重的发展事项,因此,把粤港澳科技合作发展事项单列出来加大权重以大力推动发展,可能是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尽管早在2003年和2004年,广东省与香港澳门政府已分别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并成立了“粤港高新技术合作专责小组”和“粤澳科技合作专责小组”,但是发展仍不尽人意。事实上,早在2005年10月就成立的“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到2015年11月已经先后开了九次会议,并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运作活动。为此,建议由广东、香港和澳门科技部门协调组成粤港澳科技协调发展委员会,通过建立类似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落实粤港澳科技合作发展事宜。主要包括:结合三地科技发展的实际,制定一定时期(如五年或十年科技发展的要求)粤港澳科技专项合作发展规划;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的重大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粤港澳科技人才的异地交流合作发展;粤港澳常态化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粤港澳科研合作发展基金会的设立与运作,以及粤港澳创新科技成果的发布和奖励等。总之,通过设立粤港澳科技协调发展委员会,开展三地创新科技领域全面合作,提升合作新水平,促进粤港澳科技合作的新发展。

(六)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粤港澳人才技术等紧密合作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早在香港回归前的1997年初,笔者曾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科委(现为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香港科技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的工作。该研究成果认为,香港回归后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建议香港制定和实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和措施,包括:以内地科技力量为依托;以粤港高技术产业合作为重点;以政府扶持为主要推动力。具体有:制定香港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实施内地—香港科技合作政策、科技投入政策、人力资源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开发政策和设立高技术产业园区政策等。*参见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现为省科技厅)、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主编:《香港科技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香港回归以来,尽管与内地特别是与广东等的科技合作有所开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科技合作发展并不如意。众所周知,包括人才在内的人力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发展,就必须寻找和拓展这一新动能。粤港澳地域毗邻,在人才合作方面的地缘与人文优势明显。据伦敦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公司公布的亚洲大学排名,2015年香港共有四所大学进入前十名。在科技与金融方面,香港与澳门也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其中,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里率先创新外国人才来粤工作就业管理、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外国人才分类管理等人才政策,以及其他科技创新先行先试政策,实现粤港澳区域人才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广东省在“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建立和健全柔性人才引进机制,打造粤港澳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实际上,科技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新时期引进新的创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是重中之重。从2016年开始广东将以“人才绿卡”制度为基础,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及随行家属提供签证居留服务和通关便利措施。与此同时,联合港澳设立产学研创新联盟。鼓励粤港澳科技交流,科技人员允许办多次往返签注。促进粤港澳技术、人才、产业等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加快粤港科技创新走廊、深港创新圈建设。实际上,经过发展香港世界级的各类专业人才众多,而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经贸联系活动密切,因此,广东应该把握机遇,以日渐完善的创业创新环境及配套设施更好地吸引港澳地区的高层次人才来广东创业创新,更好地引入现代高科技成果与技术等。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扶持粤港澳青年人发展创新创业,通过三地科技人才交流合作,为青年人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新环境。将广东日益完善的创业创新环境,与香港澳门的人才技术金融资源等优势互补,创新粤港澳科技合作新融合机制,实现“一国两制”下互利互惠共赢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于尚艳】

2017-01-12

F127

A

1000-5455(2017)03-0005-06

周运源,广东五华人,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猜你喜欢
粤港澳澳门香港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澳门回归日
香港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