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平台在城市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7-02-27 16:36杨连招莫新少胡艳宁唐榕英韦玉娟廖海芬李睿琳
护理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手机短信慢性病短信

杨 永,杨连招,张 瑛,莫新少,胡艳宁,陈 玲,唐榕英,高 慧,李 文,李 鹏,韦玉娟,廖海芬,李 捷,李睿琳



手机短信平台在城市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杨 永,杨连招,张 瑛,莫新少,胡艳宁,陈 玲,唐榕英,高 慧,李 文,李 鹏,韦玉娟,廖海芬,李 捷,李睿琳

综述手机短信平台在城市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内容、效果评价方式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短信平台应用于慢性病自我管理是有效的,但是如何控制短信干预的质量将会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城市社区;慢性病;短信;健康管理;评价方式;进展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人民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发展政策的制定,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病人对慢性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结合我国国情,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开展慢性病管理应该是开展这方面工作很好的切入点。欠发达地区(城市)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有不断加大的趋势。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1]的移动性、灵活性、准确性使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在移动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低成本的手机短信通信现今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为改善疾病干预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具备很多传统干预不具备的优点,包括覆盖范围广、节省病人来回医院时间、较强的互动性以及个性化方案定制等。本研究对手机短信平台运用于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基于手机短信平台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

1.1 相关人员编写并发送 这种设计模式应用最为普遍,可应用于健康教育、病情随访等。其优点在于针对性强、成本低,但也存在与病人互动性不高的缺点,提高与病人互动性成为改进该设计模式的重点。国内王佳薇等[2]通过短信平台定期向53例糖尿病病人发送健康教育内容,发现短信干预组在运动、对疾病的认知、与医务工作者沟通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秦相义等[3]将92例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病人分为短信教育组和对照组,认为短信教育组体质量增加小于对照组,液体摄入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研究通过组织专门高血压小组发送短信给每例老年高血压病人提供健康服务,认为病人对于此种干预方式接收程度较高[4],并能提高整体人群的高血压科普知识及对高血压的认识和治疗的积极性。

1.2 相关人员编写后由政府平台发送 这种设计模式主要应用于3个方面。第一:是向群众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如高血压防治指导;第二:传染病高发期,如秋冬季发送预防流感的提醒;第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如H1N1等疫情的预警。该种模式充分发挥了短信覆盖面广的优点,但是缺乏与病人的互动性,也是该模式存在的最大缺陷。在第十六个全国高血压日,某市相关工作人员利用短信群发的方式给居民宣传高血压的预防保健知识,此方法为大范围推进高血压防治的宣传工作带来了积极作用[5]。2013年美国费城实施了一项新措施,通过收集该市所有患有精神疾病病人就诊信息,利用短信为精神病人提供即将实施的诊治措施提醒,此项举措大大提高了精神疾病病人的就诊率及复诊率,而且有望在其他疾病中实施[6]。

2 基于手机短信平台的疾病健康管理干预内容

2.1 健康教育 手机短信平台具有方便快捷、便于储存等优点,利用手机接收健康相关知识短信后,病人可以重复阅读,起到加强记忆的作用[7];提升病人在饮食控制、自我管理、定期复查等方面的依从性,使健康教育工作从院内延伸到院外[8]。Selda等[9]每天通过短信服务系统向糖尿病病人发送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用药提醒,发现健康教育短信获得了病人积极的反馈。王桂荣等[10]利用手机向103例非特异性下腰痛病人发送健康教育信息,发现利用手机短信发送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法。

2.2 提高治疗、服药依从性 在高血压的综合防治中,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起着重要作用。Khonsari等[11]基于短消息服务提醒来优化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服药依从性,发现自动短信提醒系统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出院早期大幅度提高药物依从性。国外学者还发现使用短消息提醒可有效鼓励病人参与精神科门诊服务,提高病人赴约率[12]。研究认为运用电话和短信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以及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13-15]。黄玉平等[16]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督促结核病人进行痰菌复查以及进行用药提醒,显著提高了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病人对疾病治疗的满意度。

2.3 跟踪随访 由于我国医院资源有限,社区医疗资源利用不足,家庭照护缺乏专业性,所以,对于慢性病和疾病恢复期长的病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适于提供长时间持续性的医疗照护。肖力等[17]利用手机短信对出院半个月的肺结核病人进行随访,短信随访内容包括药物反应情况、饮食、休息及按时复诊提醒,干预后发现短信随访较传统随访方法效率更高。研究显示,电话短信健康教育有助于转变2型糖尿病病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控制血糖[18]。任毅等[19]用短信随访的方式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了出院后服药、饮食、运动等持续指导与追踪,发现短信随访减少了病人再次入院率,提高了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社区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的合作关系,整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使出院病人得到持续、专业的医疗照护,确保跟踪随访和延伸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

3 基于手机短信平台的疾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

3.1 临床效果 评价主要是对应用前后病人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这些指标有无良性变化。周爱民等[20]为出院后的2型糖尿病病人发送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短信,发现利用短信进行健康教育使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有研究者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短信联动服务健康教育干预,干预者联合社区护士共同根据所管病人的不同需求,为病人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督促病人进行自我管理、定时复诊,研究结果显示短信联动健康教育服务对病人血压控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1]。

3.2 认知行为 认知行为效果评价主要是从知识、行为、信念3个方面进行评价。美国某项目对抑郁病人进行干预探究中,研究者将短信息(SMS)作为连接医务工作者与试验参与者之间的媒介,试验证明SMS作为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参与试验者对抑郁症的认知并促进了其不良行为的改变[22]。陈燕[23]使用短信息提醒糖尿病病人按时服药,干预6个月后大部分病人均能主动地按时服药。王桂荣等[24]应用手机短信服务对颈椎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每周发1次提醒短信,提醒病人按照健康教育内容对颈部进行自我护理,遇到问题时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从而有效提高了病人的遵医性。

3.3 满意度 了解病人的满意度情况,是改进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依据。在南非一项使用短信技术提高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研究中得到反馈,病人能从短信阅读中感受到尊重、关心,研究发现使用短信平台提高治疗依从性是病人能接受的方式[25]。Dick等[26]测试了一个基于短信平台的糖尿病护理程序,发现病人对此程序满意度较高,认为此程序可能会是一个可行的和有用的来改善非裔病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方法。在一项应用短信平台对哮喘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患儿家长发送了哮喘相关知识、哮喘症状控制水平评估等方面的短信息,结果参与研究的患儿家长对该方法给予了很高评价,获得了很高的满意度,证明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进行的儿童哮喘管理的健康教育是可行的[27]。

4 基于手机短信平台的疾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1 干预的质量控制 研究证明:个性化定制和良好的互动性是干预的有效特征[28]。国内外文献显示,对于短信平台在疾病自我管理的应用,个性化的定制已经有效地利用于干预措施中,但是研究者也一直在寻找一种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互动性最高、最有效干预的方法。常见方法主要有:在发送有关疾病自我管理短信后,要求接收短信者回复短信或定时通过电话回访了解短信接收与短信领会的情况等。在一项短信平台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病人的自我管理研究中,研究者为了保持与病人之间的互动,要求护士在对短信组发送相关肾病防治知识的同时,通过电话或面谈方式与病人沟通,确认其是否收到短信并督促确保短信内容的有效实施,以此来控制干预质量[29]。未来对于手机短信平台在慢性病自我管理应用研究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将是研究者持续关注的重点。

4.2 干预人群的个性化 应用手机短信平台进行病人疾病自我管理干预时,不同人群应有不同干预特点[30],疾病干预人群一般以老年与青少年居多。现在青少年对于短信的使用已经成为与他人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方式,但较差的依从性和自觉性会影响干预效果。老年人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较高,但接受能力较差,受视力以及文化程度的影响加大了干预难度。

青少年在干预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青少年依从性和自觉性以及如何提高短信内容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提高青少年依从性和自觉性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是短信内容的趣味性却可以通过由文字、图案、声音结合的彩信来代替枯燥的文字信息来提高[31]。在老年人干预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病人阅读能力[32]以及如何提高中青年家属对干预的支持作用,让他(她)们积极地参与到干预中,帮助缺乏短信应用能力的老年病人领会短信内容,从而降低基于短信平台对老年人疾病自我管理干预难度。

4.3 干预对象的失访 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提醒内容的短信进行自我管理时,主要由自己进行监管,医护人员不能面对面监督病人,不能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对病人的一些特殊情况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会因为病人的不依从行为而降低。同时如果接受干预的病人因丢失手机或者更换电话号码未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就会导致干预中断,而样本量脱落会影响干预研究的效果评价。因此,在一些研究中,医务人员会通过家访时给病人赠送小礼品等方法来鼓励病人坚持进行有效自我管理,以降低失访率[33],有一定效果。

4.4 干预实施人员的积极性 基于手机短信平台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干预中,最重要的干预实施人员主体是护士,医生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对于护士来说,如何在处理完繁多日常护理工作后提高对干预研究的积极性,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4.4.1 激励作用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激励就是引导、计划个体行为,使其努力实现某个目标,而个体的努力是通过获得自身需要为前提的。激励就是运用某些方法满足个体自身需要,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保持兴奋和紧张状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激情,以达到激励主体的目标[34],因此,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来提高护士在进行短信健康教育时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提高护士在维持病人服药依从性方面的主动性。

4.4.2 规范化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可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35],同时研究发现,想要对病人行为进行有效预测及干预,必须有行为改变理论的作用,因为任何有效的行为预防干预都应有相应理论基础作为支撑[36]。因此,社区应在某种理论支持上制订短信健康教育相关规范,从而最大效率地发挥短信教育优势。

5 小结

随着手机普遍化及智能化,手机短信将被应用于更多不同领域。而以手机短信形式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动,不但能够发挥短信快速便捷、成本低、针对性强等特点,还可以避免涉及的隐私和保密等的敏感问题。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短信平台应用于慢性病自我管理是有效的,但是如何控制短信干预的质量将会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1] Iakovidis I,Wilson P,Healy J.E-health:current situation and examples of implemented and beneficial e-health applications[M].Amsterdam:Oxford IOS Press,2004:251.

[2] 王佳薇,谭擎缨,吕佳,等.短信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1-4.

[3] 秦相义,邵庆风,聂家琴,等.短信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患者体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11-313.

[4] 唐榕英,杨连招,庞玲玲,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时间间隔电话联合短信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8):70-74.

[5] 贺建平.横街社区“高血压日”编健康知识短信群[EB/OL].(2013-10-09)[2015-07-07].http://www.hnxtyt.Gov.cn/ytq/xwzx/xjydt/content_22027.html.

[6] 李捷.IMB电话短信教育应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6:1.

[7] 黎小梅.利用护士工作站短信平台开展妇科患者的健康教育[J].护理学报,2012,19(6B):74-75.

[8] 尤敏,吴丽仙,丁巧玲,等.短信健康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3-74.

[9] Selda C,Gulhan C, Semra E,etal.Using mobile phone text messages to improve insulin injection technique and glyca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 multi-centre study in Turkey[J].Jo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5,24(11/12):1525-1533.

[10] 王桂荣,黄钟敏,杨凤翔.社区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健康教育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7):512-513.

[11] Khonsari S,Subramanian P,Chinna K,etal.Effect of a reminder system using an automated short message service on medication adherence follow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Eur J Cardiovasc Nurs,2015,14(2):170-189.

[12] Sims H,Sanghara H,Hayes D,etal.Text message reminders of appointments:a pilot intervention at four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linics in London[J].Psychiatri Services,2012,63(2):161-168.

[13] Vervloet M,Linn AJ,Weert JC,etal.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using electronic reminders to improve adherence to chronic medi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Am Med Inform Assoc,2012,19(5):696-704.

[14] Kirsty Bobrow,Thomas Brennan,David Springer,etal.Efficacy of a text messaging (SMS) based intervention for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protocol for the StAR (SMS text-message adherence support tria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ublic Health,2014,14(28):1-9.

[15] Vervloet M,van Dijk L,de Bakker DH,etal.Short-and long-term effects of real-time medication monitoring with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reminders for missed doses on the refill adherence of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Diabetic Medicine,2014,31(7):821-828.

[16] 黄玉平,屈亚虹.周建华,等.手机短信督导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2,25(11):35-27.

[17] 肖力,黄亚菊.短信随访对提高肺结核病人依从性和治愈率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4):2289-2291.

[18] 王继华,曾德志,徐魁,等.电话加短信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0):701-703.

[19] 任毅,王星歌.短信提醒联合电话随访在高血压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1):82-84.

[20] 周爱民,应燕萍,戴霞.短信息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19):17-19.

[21] 张建芬,朱炜,朱淑红.短信联动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7):643-645.

[22] Adrian A,Clara B.Qualitative feedback from a text messaging intervention for depression:benefits,drawbacks,and cultural differences[J].JMIR mHealth uHealth,2014,2(4):e46.

[23] 陈燕.手机闹铃或短信提高糖尿病患者按时服药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7):61.

[24] 王桂荣,冯晓敏,杨凤翔.手机短信服务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经济学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1,26(14):81-83.

[25] Leon N,Surender R,Bobrow K.etal.Improving treatment adherence for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via mobile phone SMS-messages in South Africa: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SMS-text adherence support(StAR) trial[J].BMC Family Practice,2015,16(1):1-10.

[26] Dick J,Nundy S,Solomon M,etal.Feasibility and usability of a text message-based program for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in an Urban African-American population[J].J Diabetes Sci Technol,2011,5(5):1246-1254.

[27] 武艳,唐丹.短信平台教育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13,10(36):102-103.

[28] Brown L,Lustria M,Rankins J.A review of web-assisted interventions for diabetes management:maximizing the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health outcomes[J].Journal of Diabe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Online),2007,1(6):892.

[29] 卫诺,陈红伟,崔岩,等.短信平台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2):74-76.

[30] 王丽华,张丽华.阅读方式多元化与患者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2):891-893.

[31] 戴美琴.短信教育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3):269-271.

[32] Dowse R,Ramela T,Browne S.An illustrated leaflet containing antiretroviral information targeted for low-literate readers: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J].Patient Educ Couns,2011,85(3):508-515.

[33] 陈晶华,邓风清,周月英,等.老年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3):73-76.

[34]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

[35] 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

[36] Kaljee L,Genberg B,Minh T,etal.Alcohol use and HIV risk behaviors among rural adolescents in Khanh Hoa province Vietnam[J].Health Edu Res,2005,20(1):71-80.

(本文编辑李亚琴)

Research progress on application of telephone and SMS platform in health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n urban communities

Yang Yong,Yang Lianzhao,Zhang Ying,etal

(School of Nursing,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xi 530200 China)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GXNSFDA278001;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编号:15BRK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中医药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课题,编号:桂教科研[2013]10号。

杨永,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杨连招(通讯作者)、唐榕英、高慧、李文、李鹏、韦玉娟、廖海芬、李捷单位: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张瑛单位:53002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莫新少、李睿琳单位:53002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胡艳宁、陈玲单位: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R473.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3.006

1009-6493(2017)13-1558-04

2016-08-17;

2017-04-16)

引用信息 杨永,杨连招,张瑛,等.手机短信平台在城市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13):1558-1561.

猜你喜欢
手机短信慢性病短信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道歉短信
代发短信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遭遇短信诈骗,手机短信如何在法庭上作为诉讼证据出示?
手机短信
不是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