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特逗

2017-02-28 09:52童孟侯
上海采风月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句读断魂感叹号

童孟侯

句读的读字念dou,不念du,大家伙儿都知道。古时候,好像没什么逗号句号感叹号,文章和诗歌都连成一片,自个儿念去吧,就像农民割稻割麦,中间先割,或者两边儿先割,或者干脆烂在田里不割,都成。据说元宋之后有了断句,直到清朝的张德彝到国外留学,他才第一个把西方的标点符号引进中国。

打张德彝之后,人们就体会到有句读和没句读就是不一样。

举例说明,孔夫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很明白:可以叫老百姓去做但是不必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如果用了标点意思变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意思是老百姓如果可以差遣,就叫他们去做;如果不宜差遣,就先让他们懂得道理。倘若真是这般句读,孔老先生也误认难明。

再举例说明,孩子在日记里写道: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孩子他爸偶然翻到日记,立刻拿起菜刀找他弟弟拼命去。妈妈问孩子:你到底写了什么呀?原来孩子记日记时漏了一个标点: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这标点还真漏不得,一家人差点儿散伙儿。

我的老师允贻教授写过一本叫《歧义问题》的专著,他认为不句读会产生歧义,句读了也会产生歧义。标点符号的用法很有弹性,每个符号的“兼职”又很多。

有一首人人皆知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句七字儿,七绝是也。如果不这样标点,换一种句读,您猜怎么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读起来也挺顺。如果再换一种标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句读特逗,句读太有弹性了,一个字儿没加,只是标点符号落到不同处,意思便俏皮了。当然,也有的意思变得不那么有趣。说个红色的虚构的句读故事——

说是有个村的老百姓都上过抗日小学,认字儿,老师也给他们讲过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日本鬼子扫荡进村了,墙上刷了大标语:“粮食不卖给八路军”。晚上,村民悄悄用黑炭在这句话的中间点了一个逗号:“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大佐气儿棒儿的,命令皇协军重新刷标语。那汉奸干脆换一条,省得村民再作怪,那标语是:“皇军好不杀人放火奸女人”!大佐第二天去视察新标语,回来就把那汉奸捅了。是村民断送了卿卿性命,他们加的几个标点比刀尖儿还厉害:“皇军好?不!杀人、放火、奸女人!”

其实,没有句读的句读才是高级玩家,也说两件事儿——

一件:有个青年人路过北京大栅栏,手臂上还套着黑布,忽然看见一瞎子正算命,便走过去没好气地说:我的双亲有一个昨天死了,你要是算出来是谁死了,我这就给你1000块。要是胡说八道,我大耳刮子搧你,成么?算命的点点头,嘴里念念有词,手指不停地掐。看热闹的人很快聚拢过来。算命的终于抬起了头:这位帅哥,你呀,父亲在母亲先亡,对不对?小青年大吃一惊:你丫算得还挺准,我服了you,我妈昨天死了,我爸的身体倍儿棒。他扔下1000元,走人。

倘若小青年不是母亲而是父亲先死了,算命的会不会让小青年暴打一顿?不会,还是这句话,一字不改,算命的会这样解释:父亲在母亲之先,亡了。我难道算得不准?

再说一件事儿:眼下开心麻花娱乐公司红到爆!团队的创作人不但知道如何写本子,如何挑演员,还深知标点符号之奥妙,他们拍了一部电影,赚了14.4个亿,片名叫《夏洛特烦恼》。你以为是说夏洛特这家伙很烦恼吗?不是,有个隐藏的逗号:夏洛,特烦恼!是说夏洛特别烦恼。

网友们都叫绝,说是“电影名称饱含创意,开创了中国电影起名新篇章!”于是,大家伙儿都来为电影电视起名:《郭敬明天见》,那是说:郭敬,明天见!不是说郭敬明天上见的意思。《奥巴马上来》,要停顿着念:奥巴,马上来,不是叫奥巴马上楼,他已经下台啦;还有《苏有朋友圈》《佟大为了钱》《邓紫棋牌室》《周润发红包》……读者一定都知道怎么读了吧?但是网友们凑热闹,凑着凑着就开始恶作剧:《吴奇隆胸记》《周立波很大》《王宝强奸案》《井柏然并卵》……

停!还是让我来给开心麻花贡献一高大上的:《冯小刚获奖》。怎么样?既借了冯小刚的大名,又不是说冯小刚演老炮获奖。这名字不怕冯小刚搓火,没说他嘛,大家娱乐嘛。

其实,利用句读把字面原来的意思改为自己的用意,这样的事儿屡见不鲜。

有个汽车广告也来玩一把句读,他们拟的汽车广告是:“活,该快乐。”如果不是逗号点开就像是骂人句式:活该快乐!但这个快乐的“活该”,人们还是愿意笑纳。

这句读玩得稀松大平常,没什么下不去手。一般老百姓没读过广告学,也没翻过《标点符号词典》,但他们创作的关于句读的段子,比那汽车广告精彩多了——“文化大革命”已到后期,离党中央粉碎“四人帮”日子不远了,王洪文匆匆忙忙赶到上海,给造反派的工人武装讲了一次话:“同志们,现在反动势力很嚣张,我们上海工人必须武装起来。我要给你们每人发一支枪……”下面的人欢呼起来。没想到王洪文接着说:“那是不可能的!”下面的造反派都泄气了,心想你说话连着说啊,中间加标点符号干嘛?王洪文繼续说:“我要给你们每两个人发一支枪……”下面又开始拍手,掌声如潮。王洪文接着说:“那也是不可能的!”台下的人都骂将起来:那娘的!

著名主持人孟非说:“有些人发微信就喜欢用感叹号,好像天下只有这一种标点符号:你在哪里!吃饭了吗!我很想你!一起聚聚!”

孟非不好意思说白,我来挑明,他说的“有些人”就是指大明星范冰冰,她上微博也好,发微信也好,只用一个标点符号,用感叹号代替了顿号、问号、分号、句号……我琢磨,反正不是通过纸质媒体公开发表的句子,反正50%以上的微信是可看可不看的,为了吸引朋友圈的注意力,都用感叹号,表示强烈热烈,就让范冰冰们随意句读吧。

如今,朋友圈的朋友对标点符号已经不感兴趣,而对表情符号的运用极其精准,或笑脸,或落泪,或捂嘴不说话,或瞪眼,或悲哀……那么,当这些表情包也被用腻了,还会发明什么符号呢?或许像古代似的,又什么标点符号都不用了,文章诗歌统统连成一片也未可知啊!

猜你喜欢
句读断魂感叹号
熊敏
蝴蝶(1)
短句(主语+谓语)
感叹号
“咬文嚼字”三篇
朝花夕拾
感叹号大王(上)
感叹号不可随处使用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