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不同护生的临床护理带教法研究

2017-03-02 20:16王春艳矫非桐涂冬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22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

王春艳+矫非桐+涂冬洁

摘 要 探讨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应用对见习、实习及进修护生临床护理学习效果的影响。对临床学习的护生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带教法,观察并比较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护生—带教教师、护生—患者评价的双向问卷評分,评价带教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解决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和问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根据护生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强的辩证施教法对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护理教育;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双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103-03

Study on Methods of Teaching Clinic Nursing Course for Different

Nursing Students//WANG Chunyan, JIAO Feitong, TU Dongjie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methods on teaching the clinic

nursing course for different nursing students, such as trainee nurses,

interns and advanced students in nursing, the targeted nursing tea-

ching are used for the students above, and the score of after-depart-

ment examination, two-way evalu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the students and patients are collected to assess the functions of clinical teaching approach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examinations, the comprehensive skill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questionnaire scoring of trainee nurse are better than the students trained with traditional way. Targeted nur-

s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s leads to positive results for elevating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 nursing education; targeted nursing teaching; two-way evaluation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护理专业人员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加。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临床护理教学能够使护生通过临床学习,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整合,用以解决护理问题。根据参加临床学习的护生来源和学习目标的不同,对护生进行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使护生在完成临床教学大纲任务的基础上,提高专业认知,深入护理角色思维、提高护理素质。该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优化科室带教护理实践、加强病区管理、深入教学,而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护理人才。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对象 以2011年和2012年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参加临床护理学习的护生,包括见习、实习及进修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见习护生120人,实习护生36人,进修护生8人;2012年见习护生116人,实习护生40人,进修护生9人。

教学方法 选择2011年参加临床学习的护生作为对照组,2012年参加临床学习的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法[1],观察组采用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法。其中,传统的护理带教法指导护生遵循学校教学实习手册,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出科按照实习手册规定条目完成考核。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法根据护生来源和学习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带教方法,详细如下。

1)针对见习护生的问题式指导。首先,带教教师与在校基础护理教学指导教师紧密配合,见习前针对见习内容提出问题,指导护生提前进行预习、查阅相关资料,护生可以把不明白的知识点带入临床课堂;在临床见习期间,护理带教教师就实际病例,在进行典型病例的护理教学的同时,讲解事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见习结束后组织讨论,总结临床护理见习的重点、难点,并针对护生在见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解答、强调,对专科性强的护理布置作业,加强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和扩展阅读。

2)针对实习护生的阶段式护理带教。根据各层次护士的工作,将实习护士的临床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辅助护士阶段、执行护士阶段和责任护士阶段[2-3]。在辅助护士阶段,对护生开展岗前培训,熟悉病区特点、环境,规范各项操作,强化医德医风。师生之间多沟通,指导护生每天以日记形式记录和评价辅助护士工作,指导护生学会了解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并给予及时解决,为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生活护理,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实际操作技能,培养护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在执行护士阶段,指导护生掌握白、夜班的工作程序,掌握护理记录书写、做好交接班、熟练专业护理技能操作,培养护生做病情观察的有心人,提高护理工作的条理性;在责任护士阶段,指导护生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病人的治疗、检查及护理需要进行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从而提高护生的整体护理、综合运用及独立工作能力。三个阶段均贯穿以护理教学查房。

3)针对进修护生的导师制护理带教。针对进修护生具备临床护理工作经历,来源于基层医院,进修的目的是为了专业理论和技能进一步提高的特点,对其采用导师制护理带教。由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多年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带教。在强化专科护理技能操作的前提下,针对进修护生本医院所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相应的新的护理技能给予指导,安排专业性强的前沿知识讲座,培养创新思维,指导综述书写和问卷调查等,定期组织进修护生本人进行专科小讲课,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4]。

评价 下面是评价内容与方法。

1)评价内容。在护生出科前分别对其进行考核。对见习护生的考核内容包括专科理论(基础)和护理技能,如护理评估、护理查体等,侧重于护生的护理理念和专业认知的考核;对实习护生的考核内容包括专科理论(应用)和操作,如沟通技巧、护理技能操作及护理文书等,侧重于对护生的整体护理、综合知识及独立工作能力的考核;对进修护生的考核内容包括专科理论(前沿),如临床新术式前后的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法律法规及护理论文书写等,侧重于对护生的护理管理能力、綜合运用及护理科研能力的评价。

2)评价方法。由护理教学组组织考核,理论知识采取笔试,技能考核包括护生在科室护理技能实验室的考核成绩和临床对患者操作时的抽考成绩,各占50%,按操作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分,对护生的专业认知和综合能力按综合测评标准给分(100分计)。同时,进行双向问卷评分,问卷由护生—带教教师、护生—患者评价共4个维度构成,即:护生反馈临床护理带教水平评分(护生评价),带教教师对护生临床学习评分(教师评价),患者对护生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患者评价),以及护生经护理带教后,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自评评分(护生自评)[5]。每个维度包含12个条目,分别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很差”评分,依次记为5至1分,各维度满分60分。经检验,该量表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良好。

3 结果

经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两组考核成绩的比较,观察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如表1所示。

经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两组护生的双向性评价的比较见表2。

4 讨论

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能激发见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护生的学习视野 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法,对见习护生采取问题式指导,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教学模式,引导护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探索未知;经过教师的针对性解惑和对高发病等护理问题的重点强化,能促进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护生的专科知识、护理技能认知和综合知识的理解都有明显的增强。同时,通过带教教师的临床护理宣教,使见习护生能换位思考,体谅患者,增强爱伤观念。

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促进实习护生加强独立护理工作能力的积累 实习护生的临床学习,是由理论的模拟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转变。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是对实习护生的基础和专科护理理论、操作、护患沟通能力、整体护理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进行逐步培养。护生通过辅助护士阶段、执行护士阶段和责任护士阶段的连续成长,其理论知识水平、护理操作技能、整体护理运用技巧逐步完善,为其成为具备独立完成临床护理问题能力的护士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使进修护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法对进修护生采取导师制,使基层医院进修护生传统的进修“镀金”观念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以加强护理管理水平、纠正不利于患者康复和易引发并发症的伪操作,并且紧跟医学前沿,以展开新技术、新项目术式前、后的护理为核心的护理工作为目标。在导师制护理带教中,进修护生的综合知识、管理意识、创新能力都获得显著提高,完成质的飞跃。

双向性评价制度不但促进师生共同进步,而且有利于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 针对性临床护理带教采用双向评价制度。师—生双向评价,一方面督促带教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教学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多问、多学、多看,在教师指导下多做。师生在沟通中共同进步,在共同进步中建立起深厚、和谐的师生情谊[6]。护生—患者双向评价,不但使患者理解护理工作,参与帮助护生成长,而且护生在患者的评价中也能感知患者的心声,进而自评和反思,不断进步。

根据护生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强的辨证施教法,受到学生、教师和患者的欢迎,对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闽如,段丽娜.实习护生临床带教管理方法的探讨[J].全科护理,2009,7(28):2615-2616.

[2]王思琛,张振路,潭坚铃,等.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8):488.

[3]谭婉儿,朱晓彤,郭丽芬,等.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在外科病房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6):65-66.

[4]白建萍,梁玉玲.试论护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2):81.

[5]黄巧,刘丽红,叶锡兰.护生自评式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21):

77-78.

[6]张永梅,杨晓群,袁玲,等.双向评价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3,18(3):223-224.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
探讨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漫谈护理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提高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双证”获取率的途径探析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西部某新建本科院校护理本科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对策探讨
OTD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护理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开设《康复护理学》的SWOT分析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赛促学导向下,关于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