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伪鸡汤霉变成文化毒品

2017-03-03 07:42刘剑飞
杂文月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误导名言鸡汤

□ 刘剑飞

你知道自己这些年喝过多少假鸡汤吗?近日,莫言老师就在微博被一条假鸡汤炸出了真身。事情是这样的:一位自媒体博主发了一首莫言的长诗。结果莫言老师一头雾水地转发称:这是我写的?

不是莫言写的诗歌,却以莫言的署名出现,就连真身莫言也一头雾水,这种假冒名人的鸡汤文不仅严重侵犯甚至损害名人的名誉和权利,还给公众造成误导,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毒品。

鸡汤文,顾名思义,就是文章像鸡汤一样充满营养,主要是指一些充满教育和教化意义的文章,比如名人名言、励志格言等,这些文章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或发人深省,或温暖人心,或提振信心,或催人奋进,能够给人传递力量和正确的价值观,深受公众喜爱。千百年来,名人名言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很多人的书本扉页上、书桌上,座位旁都会写着自己喜欢的名言,成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人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好好生活。

近些年,一些鸡汤文却逐渐变了味。一方面,一些名人名言被篡改和恶搞,严重歪曲了原本的含义;另一方面,一些人假借名人写出一些没有水平的所谓名言,就像莫言这次一样,这就导致一些“名言”索然无味,毫无营养价值可言,失去了激励人心的功效,甚至一些名言传递出一种浮躁、贪婪、腐化等不良的价值观,严重影响着文化纯洁,误导读者。比如,“比尔·盖茨”的“如果你想成为富人,那么千万别扶老人”,言外之意,就是看到老人不要去扶,因为容易被讹诈,这显然是一种负面的教导,与倡导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价值观相违背;比如,“爱迪生”的“如果没有看见你们秀恩爱,我就不会发明电灯泡”,还有“鲁迅”的、“乔布斯”的,甚至还有一些娱乐明星的,这些假冒的名言警句,有的调侃,有的讽刺,有的搞笑,不仅颠覆着公众的价值观,也损害了名人的名誉权,损害了名言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无异于一种文化毒品,损害着社会文明,毒害着公众的思想。

对于这种文化现象,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一笑了之,应该意识到其背后存在的巨大危害,意识到可能给文化健康带来的污染和破坏,应该对这些伪鸡汤甚至毒鸡汤进行净化和抵制,严厉惩处造假行为,严肃捍卫文化纯洁和尊严,为公众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和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误导名言鸡汤
误导孩子的20个坏习惯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DIY鸡汤
误导牌
盘点影视剧中的那些医学误导
鸡汤热线
名言
名言趣画
误导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