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安人才培养:非一日之功

2017-03-03 01:52杨洁
中国教育网络 2017年1期
关键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界网络空间

文/本刊记者 杨洁

网安人才培养:非一日之功

文/本刊记者 杨洁

网络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级学科”的批准成立对安全行业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如今,网络安全备受关注,已上升至国家层面。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领域第一部基础性、框架性法律正式出台。在这部法律中,“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已经被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法律明确提出,“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40万人,而现在每年培养的人数,尚不足1.5万人。尽管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每年培养的信息安全相关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网络空间安全的需要,多以理论为主,很难培养出具备实战对抗能力的安全人才。

2015年,国家批准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2016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同意增列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通知》,共计有29所高校获得我国首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上,高校是第一阵地。不久前,“四川大学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在中央网信办的支持下正式启动,基金启动金额达1000万。作为首批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四川大学在中央网信办的支持和领导下积极推进网络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网络安全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建立,能够为学校资源的汇聚带来一定的便利。同时,也成为学校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一个标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执行院长李晖表示,从学科建设角度来谈,资源的汇聚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成立以后,各方面的资源可以进行汇聚。在建设一级学科上,首先是人的问题,就是人才队伍建设,如何吸引高水平的教师;其次是要开展一些有前瞻性、引领性、符合国家需求的研究,有了这个研究,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长;最后是如何利用好的机制培养学生。

学科确立目标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长期以来,网络安全学术界与企业界之间的鸿沟逐渐形成。信息安全行业不但需要高端的开发人才,同时也需实用型和技能型的安全人才。 在百度首席安全科学家、安全实验室负责人韦韬看来,工业界和学术界需要加强衔接。大家对网络安全研究有一个很典型的疑问,就是学术界研究的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安全首先是工科,其次才是理科,科学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块内容。工业界目前对于系统设置的安全问题是一种茫然和漠视的态度,而学术界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能够发现产品的问题,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学术界的使命就是可以尝试很多东西,最后有一两个得到应用,这一两个应用足够对业界有所贡献。

当然,高校安全人才培养离不开各界支持,在与企业展开合作方面,各校都进行了有益尝试。2016年12月1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360公司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以及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平台上共建西电—360网络安全创新研究院。目前,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也与360公司展开合作。

未来,随着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论和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和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实践内容,加强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建立可行的实验环境,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界网络空间
法学之路上的女性:一个多视角的观察与叙述——读《法学学术界中的性别与职业生涯》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WTC管理者论坛:共享时代的体制创新(2)——学术界与管理者
西方古典学术界对罗马帝国“大战略”理论的争论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
OnRadicalFeminism
EmploymentAgeDiscriminationonWomen
ItIsBetterToGiveThanItIsToRece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