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堤坝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

2017-03-03 03:12邱士茂张锦光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信丰水循环堤坝

邱士茂,张锦光

(1.江西省信丰县走马垅水库管理委员会,江西 信丰 341600;2.信丰县五渡港水库管理委员会,江西 信丰 341600)



水利堤坝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

邱士茂1,张锦光2

(1.江西省信丰县走马垅水库管理委员会,江西 信丰 341600;2.信丰县五渡港水库管理委员会,江西 信丰 341600)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类大型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堤坝建设需要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长期、潜在且具有区域性的。建设规划阶段必须依据长期的观察分析结果,以便从中找出规律,并提前做好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文章围绕水利堤坝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

堤坝建设;环境效应;补偿措施;影响

时代大势所趋,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已成为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生态问题。以往的河道治理要求已经很难应对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除了要求堤坝具有防洪防涝的基本功能外,人们慢慢关注起其对周围的自然景观及自身水域系统造成的影响。因此,人们只有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和有关技术,将人与自然和谐工作作为核心思想,才能建设出适应潮流的现代化堤坝。

1 堤坝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1 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一般来说,某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其特有的大气环流模式,因此决定其特有的气候。如果在该地区建设中型或以上规模的水利堤坝之后,便会使原来的陆地直接转变为水体或是湿地,进而使得地表空气变得相对湿润,以影响大气环流。如此一来,当地的气候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当地降水和气温的影响上:

1)对降水带来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造成地表空气湿润,所以一定程度上会使当地降水量有所增加;此外,水利工程能改变空气中水量在各地区内的分布情况,进而影响到原有降水的地区分布;再有就是改变降水在时间上的分布。

2)对气温带来的影响,在水库落成以后,其下垫面会从陆面向水面过渡,与空气交换能量的方式和强度都会发生相应改变,进而影响到当地气温,一般会使当地年平均温度略微上升。

1.2 对水循环的影响

修建水利堤坝其实是在创造一个人工的水循环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水体相互孤立。由于不断在河道上修建水库,河流、河床甚至是河流生态的连续性将被破坏,从河床到水库,流动的活水变成储存起来的死水,最终造成水体相互孤立,这必将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1]。

2)加快水循环。一般情况下,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个较为缓慢的过程,降雨部分沿低洼地表流入河道,沿各流域最终汇入大海,部分降水则直接渗入地下。由于水循环过程缓慢,河道中水流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不易出现断流现象。但是,如果水循环过程中有水利工程的介入,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在存在防洪设施的情况下,遇到暴雨时,大量的降水能通过泵站直接流入河道,加快了水循环的过程。这样一来,原来缺水的流域在洪水季节就会因为水资源快速入海而更使得水资源更加匮乏。

3)洪泛区的水循环丧失。洪水是人类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景象,但它对自然生态的积极影响却不容小视,例如,洪水可以为洪泛区提供丰富的水资源、盐分、营养丰富的土壤、各种各样的物种等等。现代人类社会开展了大量的防洪项目,在隔绝洪水的同时,也阻碍了洪水对自然生态的促进作用,导致洪泛区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

1.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生态环境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责任,但为其付诸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保护环境与其他各行各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就水利建设来说,影响今后堤坝投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归为以下两点: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堤坝工程的投建必然导致当地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床底形态也会因长期冲刷而在形态上发生改变,这些将对当地的气候、水质、土壤甚至是地震等带来影响。除此之外,水中的鱼类、藻类以及当地的动植物也会受到影响。

2)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水利堤坝建设是一项劳师动众的工程,这不仅表现在巨大的工程量上面,更重要的是,建设初期势必造成人口迁移、征用土地,这些对周围人们的正常活动及文物古迹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而在防洪防涝、水力发电、土壤灌溉和航运等方面却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2 对于生态环境的补偿措施

综上所述,水利堤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知名的学者已经对此做出大量的研究分析。认为在堤坝建设当中,首先应当增强生态经济的意识,在传统意义上经济补偿的基础上,提高对生态环境的效益补偿。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表现在以下4点。

2.1 降低对当地居民正常活动的影响

改造自然需要树立长远的目标,首先要提前制定科学的实施计划,在传统开发方式的基础上,同时尽可能地做到保护耕地、保证社会稳定。如果在水利堤坝开建的过程中,对耕地的征用量较少,并且只产生少数移民,则可以考虑优先开发;如果建设过程需占用大量的耕地,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迁移,那么这个项目则需要从长计议。总之,在开展综合性评定时,不能只着重眼前的利益,必须尽可能降低对正常人类活动的影响。

2.2 降低对水体自身的影响

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开发项目对水体自身的影响,其中包括水污染和水循环赏的问题。首先,对水体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开发建设阶段,毋庸置疑,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污染,尤其是有大型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产生大型污染。因此,当事先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设堤坝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必须预测整个建设工期中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以及对自身水体造成何种程度的污染。另外,是对水循环的影响,按说这点就比较尴尬了,堤坝本身就是为了防洪防涝而建设,因此对水循环的影响是必然的,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减少对水循环的影响,在保证能达到基础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对该区域水资源的开发率。

2.3 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堤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间接的,因此在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但同时这种影响又是十分巨大的,因此现在的人看到后不能视而不见。生态环境虽然在遭到破坏时具备一定的恢复能力,但如果仅靠自身的能力去抵御人类大型活动带来的影响、恢复生态平衡,其过程必然是吃力并且缓慢的,因此,加快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十分关键。表现在具体的工作当中,首先要确定该项目所影响到的生态环境的范围,确定影响程度及补偿主体,在充分的调查分析之后确定合理的环境补偿金,且将此资金用到实处。如此,尽可能地帮助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不仅对自然环境有效益,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4 开展合理的泄洪调度工作

当堤坝正常投入使用,对于环境保护来说,一些相应的调度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泄洪调度是有计划地从水库中泄水,控制洪水淹没部分洪泛区或下游三角洲区域,从而保证居民不受洪灾的侵扰。要想制定合理的泄洪调度计划,必须要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考虑,不仅要保障上下游的供水和发电需要,还要保障水生生物生存的环境不受打扰,以减少泄洪过程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1]王兰香.水利堤坝建设环境效应分析[J].农田水利,2014(02):195-196.

1007-7596(2017)03-0024-02

2017-02-20

邱士茂(1979-),男,江西信丰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张锦光(1978-),男,江西信丰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

TV871;X82

B

猜你喜欢
信丰水循环堤坝
简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习作《水粉画静物》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赣南名楼
——信丰阁
构建五大体系,推进信丰脐橙产业转型发展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坚持“三项服务”,筑起辐防堤坝
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