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2017-03-03 03:12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粉细砂彰武县河堤

张 磊

(阜新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 阜新 123099)



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张 磊

(阜新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 阜新 123099)

苇塘河山洪沟是哈尔套镇及四堡子镇防灾减灾的重点对象,对于山洪灾害的防治,尽管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山洪灾害仍然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心腹之患,为此彰武县对该河进行重点治理。本文通过对该河治理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与评价,可以得出该段河道的建筑场地为可进行建设一般场地,适宜护岸工程的修建。

河道整治;工程治理规模;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 基本概况

苇塘河为彰武县西部主要河流绕阳河的一级支流。该河发源于彰武县满堂红镇二道沟村大泉眼屯附近,流经彰武县满堂红、哈尔套、丰田、双庙、平安等乡镇,于双庙镇四合屯附近汇入绕阳河,总流域面积为409.33km2,河长86.31km,流域形状为羽毛状,全河道平均比降为1.625‰。流域境内多为丘陵漫坡地带,河床两岸为平坦台地。上游近河源处,有山岗起伏,河床质全为砂壤土之类,洪水时下游岸壁淘刷较严重,河道蜿蜒曲折。苇塘河山区河流特性显著,坡陡流急,落差集中,其水位和流量受季节性降雨影响,变化很大,每年汛期遇有暴雨,则迅速形成山洪,山洪泛滥成灾[1]。频繁的山洪灾害给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损毁严重,同时山洪灾害对社会稳定、环境等方面均产生不利影响,对当地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项目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很大,项目区地质条件较差,土质均为粉细砂、砾砂,抗冲性能较差,加上水文气象多变,山洪灾害频繁发生,山洪暴发时,其势凶猛,不稳定地质带可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汛期洪水宣泄不畅,沿河两岸抗洪能力极差,河势不稳定,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均遭受重大损失,洪水灾害威胁着项目区沿河城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保护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使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苇塘河山洪灾害河段进行重点整治[2]。

2 工程建设规模

按照保护对象的规模、重要性和防护要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彰武县苇塘河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工程规模为小型,防洪标准为10a一遇,工程建筑物级别为5级。

1)干流河岸防护。干流共治理4段,前后何家河段(桩号H0+650-桩号H0+850)、大赵家河段(桩号D0+635-桩号D0+735)、腰疙瘩苏河段(桩号X0+600-桩号X0+980)、后疙瘩苏河段(桩号G0+690-桩号G1+100)位于苇塘河干流,此河段属于弯道顶冲段,且河道内地质条件较差,岸坡土质均为粉细砂,抗冲性能较差,由于本河段岸坎坡度较陡,坡比为1∶0.3-1∶0.8之间,岸坎顶距现状河底高度3-8m之间,鉴于本段河道抗冲性能差,护岸形式选用施工方便、抗冲能力较强的生态格宾网箱结构。

2)支流河岸防护。支流共治理4段,位于苇塘河支流韩家沟,治理段包括桩号J0+680-桩号J0+950段,治理长度410m;桩号J1+789-桩号J2+042段,治理长度675m;桩号J2+260-桩号J2+685段,治理长度665m;桩号J3+000-桩号J3+200段,治理长度200m。支沟河道走向呈S型,弯道顶冲段居多,且河道内地质条件较差,岸坡土质均为粉细砂,抗冲性能较差,鉴于本段河道抗冲性能差,前三段护岸形式选用施工方便、抗冲能力较强的生态格宾网箱结构,桩号J3+000-桩号J3+200段,河道左岸为居民区,故此河段需重点防护,选用抗冲性能强、稳定性高的浆砌石挡土墙结构。

3)绿化工程。苇塘河干流石笼护岸与现状岸坎之间回填5-6m,并在其顶部栽植两排灌木、直播种草,灌木选择适合当地生长,并能起到稳定岸坡,防止冲刷的作用,选择栽植沙棘。苇塘河支流在桩号J0+680-桩号J0+950段左岸、桩号J1+900-桩号J2+042段左岸,石笼护岸与现状岸坎之间回填5m,并在其顶部栽植两排灌木、直播种草,选择适合当地生长,并能起到稳定岸坡,防止冲刷的作用,灌木选择栽植沙棘。

3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2016年8月阜新大地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对治理段河道进行了地质勘查,编制完成了《彰武县苇塘河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勘查范围位于彰武县哈尔套镇、四堡子镇,苇塘河山洪沟治理长度约5.5km。其中:①哈尔套镇东风村前何家段、后何家段,长度1.37km,②哈尔套镇富有村后疙瘩苏段,长度0.73km,③哈尔套镇东风村大赵家段,长度0.5km,④哈尔套镇富有村腰疙瘩苏段,长度0.5km,⑤苇塘河支流韩家沟鸡冠山村至韩家杖村段,长度2.4km。

3.1 区域地质资料

3.1.1 地形地貌

苇塘河为彰武县西部主要河流绕阳河的一级支流。该河发源于彰武县满堂红乡二道沟村大泉眼屯附近,流经彰武县满堂红、哈尔套、丰田、双庙、平安等乡镇,于双庙乡四合屯附近汇入绕阳河,以及辽宁阜新市彰武县平安乡与双庙镇的界河,总体由北向南方蜿蜒穿流进入工程区域。治理河道险工险段全长5.5km,河谷断面呈不规则平缓“U”型。

3.1.2 地层岩性

区域地层由新到老简述如为:全新统上部冲积层(Q4al):主要由粉细砂、砾砂组成分布于河床及河漫滩。

3.1.3 地质构造

1)本区古地质地貌为地堑型断陷盆地。盆地内部自下而上依次沉积为中侏罗统兰旗组,下白垩统义县组火山岩:下白垩统九佛堂组、阜新组,中白垩统孙家湾组的一套碎屑沉积岩。一般厚度>150m。太古界老地层只在盆地边缘出现,自白垩纪以后,本区一直处于地壳上升阶段,故缺失第三纪及第四纪早期,中期地层。第四纪晚期地壳呈间歇性上升趋势,故第四纪晚期及全新世沉积地层直按覆盖于中白垩地层之上。

2)岩土产状。据临近工程所揭露岩层资料,岩层走向为NW-SE向,倾角较缓,小于20度。

3)据辽宁省区域地质构造资料,拟建场地无大的活动断层及断裂破碎带通过。

3.1.4 地震基本裂度

阜新市地处弱的地震活动带,历史上没有大的地震记录。1988年2月25日在阜新县旧庙乡发一过5.20级地震一次,其他阜新外围地区如:义县、北镇、红帽子镇、福兴地乡一带曾发生过轻微地震,震级3级以下,共17次。矿震时有发生。根据国家标准《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阜新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一般不用进行砂土液化判别,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35s。该区无活动断层通过,地震发生频率及震级较低,且无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区域稳定性较好。

3.2 工程地质条件

3.2.1 水文地质

勘察时期,干流河床内无水,河流受大气降水和上游支流河水补给,地表水储量雨季较丰富。排泄方式为河流下游排泄。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潜水,稳定水位埋深1.00m左右,地下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3]。

勘察时期,支流河床内无水,河流受大气降水和上游河水补给,地表水储量雨季较丰富。排泄方式为河流下游排泄。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潜水,稳定水位埋深1.00m左右,地下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4]。

3.2.2 工程地质

1)苇塘河干流(哈尔套镇富有村后疙瘩苏段)钻探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勘察的河堤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由冲积粉细砂(Q4al)组成,现按其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分层描述:①层粉细砂(Q4al):黄色,湿—饱和,松散,均粒结构,颗粒级配不均,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棱角状,为冲积成因。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70-2.10m,平均1.88m;层底标高:133.32-135.88m,平均134.05m;层底埋深:1.70-2.10m,平均1.88m。②层粉细砂(Q4al):灰色,饱和,稍密—中密,均粒结构,颗粒级配不均,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棱角状,为冲积成因。该层未穿透[5]。

2)苇塘河干流(哈尔套镇富有村腰疙瘩苏段)钻探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勘察的河堤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由冲积粉细砂(Q4al)组成,现按其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分层描述:①层粉细砂(Q4al):黄色,湿—饱和,松散,均粒结构,颗粒级配不均,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棱角状,为冲积成因。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60-2.00m,平均1.81m;层底标高:129.12-130.70m,平均129.78m;层底埋深:1.60-2.00m,平均1.81m。②层粉细砂(Q4al):灰色,饱和,稍密—中密,均粒结构,颗粒级配不均,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棱角状,为冲积成因。该层未穿透。

3)苇塘河干流(哈尔套镇东风村大赵家段)钻探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勘察的河堤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由冲积粉细砂(Q4al)组成,现按其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分层描述:①层粉细砂(Q4al):棕黄色,湿—饱和,稍密—中密,均粒结构,颗粒级配不均,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棱角状,为冲积成因。场区普遍分布,厚度:6.40-8.20m,平均6.91m;层底标高:115.03-118.58m,平均116.78m;层底埋深:6.40-8.20m,平均6.91m。②层强风化玄武岩(k1f):棕红色,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表层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呈块状,风化裂隙很育,矿物质成分已显著变化,干钻不易钻进。该层未穿透。

4)苇塘河干流(哈尔套镇东风村前何家段、后何家段)钻探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勘察的河堤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由冲积粉细砂(Q4al)组成,现按其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分层描述:①层粉细砂(Q4al):棕黄色,湿—饱和,稍密—中密,均粒结构,颗粒级配不均,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棱角状,为冲积成因。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5.50m,平均3.00m;层底标高:108.86-114.58m,平均111.87m;层底埋深:0.50-5.50m,平均3.00m。②层强风化玄武岩(k1f):棕红色,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表层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呈块状,风化裂隙很育,矿物质成分已显著变化,干钻不易钻进。该层未穿透[6]。

5)苇塘河支流(四堡子镇韩家沟鸡冠山子村至韩家杖子村段)钻探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勘察的河堤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由冲积砾砂(Q4al)组成,现按其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分层描述:①层砾砂(Q4al):棕黄色,湿—饱和,中密—密实,表层呈松散状,混粒结构,颗粒级配较均,矿物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棱角状,含少量园砾,为冲积成因。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0-3.60m,平均2.04m;层底标高:182.98-207.96m,平均194.84m;层底埋深:0.80-3.60m,平均2.04m。②层强风化花岗岩(k1f):黄色,表面风化严重,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岩体破碎呈块状,风化裂隙很发育,矿物质成分已显著变化,岩芯钻方可钻进。该层未穿透。

3.3 场地地震效应

苇塘河干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3)(表4.1.6)。得出如下结论:拟建场地覆盖层厚度约5.0-15.0m,场地地基土等效剪切波速度Vse=167.00m/s,①层粉细砂为中软土,②层强风化玄武岩为岩石,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属于抗震一般地段。苇塘河支流(四堡子镇韩家沟鸡冠山子村至韩家杖子村段),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3)(表4.1.6)。得出如下结论:拟建场地覆盖层厚度约>3.00m,场地地基土等效剪切波速度Vse=223.00m/s,①层砾砂为中硬土,②层强风化花岗岩为岩石,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属于抗震一般地段。根据国家标准《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阜新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一般不用进行砂土液化判别,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地类别为Ⅱ类[7]。

3.4 工程地质评价

1)苇塘河干流(哈尔套镇富有村后疙瘩苏段至腰疙瘩苏段),本次钻探揭露成果显示,左右岸规划河堤的地层岩性基本一致,场地地基结构属单层结构地基土,主要为粉细砂。左右岸河堤基本上为自然河堤,均未砌护。其工程性能:①层粉细砂(Q4al):湿—饱和,松散。渗透系数参考值K=4.052m/d,属于强透水性。工程性能差。②粉细砂(Q4al):饱和,稍密—中密。渗透系数参考值K=4.052m/d,属于强透水性。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工程性能较好。

2)苇塘河干流(哈尔套镇东风村大赵家段至前何家段),本次钻探揭露成果显示,左右岸规划河堤的地层岩性基本一致,场地地基结构属单层结构地基土,主要为粉细砂。左右岸河堤基本上为自然河堤,均未砌护。其工程性能:①粉细砂(Q4al):饱和,稍密—中密。渗透系数参考值K=4.052m/d,属于强透水性。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工程性能较好。②层强风化玄武岩(k1f):标准贯入锤击数修正平均值,平均为45击,渗透系数参考值K=24.5m/d,弱裂隙岩,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工程性能很好。

3)苇塘河支流(四堡子镇韩家沟鸡冠山子村至韩家杖子村段),本次钻探揭露成果显示,左右岸规划河堤的地层岩性基本一致,场地地基结构属单层结构地基土,主要为砾砂。左右岸河堤基本上为自然河堤,均未砌护。其工程性能:①砾砂(Q4al):湿—饱和,中密—密实。渗透系数参考值K=37.53m/d,属于强透水性。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工程性能较好。②层强风化花岗岩(k1f):标准贯入锤击数修正平均值,平均为55击,渗透系数参考值K=22.2m/d,,弱裂隙岩,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工程性能很好。

3.5 岸坡稳定性评价

本次勘察揭露左右规划堤防堤基土主要由粉细砂、砾砂组成。苇塘河现有岸坡土质以粉细砂、砾砂为主,抗冲性能差,造成水土流失形成自然河堤,冲沟发育,边缘差次不齐,局部岸坡陡峻,在雨季或其它不利因素作用下产生滑坡及崩塌是主要原因[8]。两岸迎水坡均未砌护,所以防止滑坡及崩塌的根本途径是按规划整治河道,采取适宜的河道疏浚和裁弯措施,对塌岸严重的河段,根据河势冲刷情况和岸坡土质等河道状态,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护岸工程,利用块石、混凝土等材料护砌岸坡堤坡[9]。

3.6 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在场地取了5件地下水水样,水腐蚀性分析结果见附录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腐蚀性评价标准,场地环境类别为Ⅰ类,地下水均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4 结 论

通过对治理工程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工程区位于苇塘河冲积一级阶地、河漫滩地段,堤防地基岩性以粉细砂、砾砂为主。

2)拟建河堤回填土需分层夯实,黏性土的压实系数≥0.91;无黏性土的相对密度≥0.60。

3)根据国家标准《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阜新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一般不用进行砂土液化判别,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地类别为Ⅱ类。

4)勘探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1.00m左右。

[1]陈运东.侏罗系红层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5(02):24-27.

[2]罗晓光.城市排洪河渠景观蓄水的可行性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8(02):29-31.

[3]仲楠.义县橡胶坝蓄水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5(02):62-63,66.

[4]南向东,叶建新,刘丽丽.锦凌水库库区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评价[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4(04):42-44.

[5]贾爱玉.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2(05):60-62.

[6]裘江海.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初探[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4(03):26-28.

[7]惠帅先,王培寿.河道整治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5(01):37-40.

[8]刘向阳,徐爱霞,王赟.城市河道硬质边坡的景观设计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01):33-36.

[9]赵宇.黛螺顶河道治理景区工程地质评价[J].山西水利,2012(06):32-33.

1007-7596(2017)03-0047-04

2017-02-20

张磊(1985-),男,辽宁阜新人,工程师,从事河道整治、山洪沟治理、节水灌溉等工作。

TV

B

猜你喜欢
粉细砂彰武县河堤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富水粉细砂岩隧道涌水涌砂处理技术研究
改性水玻璃浆液在粉细砂地层中注浆加固的应用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早春的河堤
填粉细砂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报春
我好像答应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