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艺术的互动特征

2017-03-04 21:12刘雅婷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互动性

刘雅婷

摘 要:众所周知,每一次科技的革新都会对人类产生推动作用,而对于艺术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层出不穷的新科技手段使得新媒体艺术成为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新媒体艺术具有很强的互动特征,作品缩短了人与艺术的距离,也增强了大众的艺术体验感。本文就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特征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互动性 交互

一、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相较于其他传统的艺术形式而言,新媒体艺术是一门非常年轻的艺术形式。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录像艺术产生之时便开启了艺术结合现代技术的大门,60年代电视的普及、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又推进了各种新艺术形式的产生。自1971年美国硅谷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的时代便来临了。80年代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更多的艺术家们开始使用计算机作为艺术创作的新手段。21世纪新技术呈井喷式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移动终端设备便捷性的提高、VR技术的研发与运用等都给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营养。

新媒体艺术是一个综合了多种形式的独特艺术,它的“新”不仅体现在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上,还融合了如生物学、物理学、神经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表现形式和使用材料也与以往的艺术形式截然不同,并能在综合了多种技术后创造出全新的感官体验。

二、互动特征分析

互动是指两者之间会产生变化或者发生作用的一个过程。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是指新媒体艺术作品与艺术受众既观众之间的一个互相参与和作用的过程,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程度也是之前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其互动性特征也是一种人文主义的体现,它强化了观众与作品的关系。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特征按照互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向:

(一)现实互动

首先,新媒体艺术家在创作新媒体艺术作品时由于技术上的需要,艺术家会和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同时创作过程也不再被局限于固定的空间里。

其次,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创作手段上,在展示形式上也出现了更多样的方式。新的展示形式必然带来新的观看方式,观众和作品的关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架上艺术在展示形式上需要特定的安静和明亮的环境,观众使用眼睛来观赏作品。而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方式则不仅仅局限在墙面或固定的空间里,观众不仅可以使用视觉,还可以使用触觉、听觉、嗅觉等其他感官来体验和感受作品,并与作品互动。

美国芝加哥的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中屹立着两块高达15米的LED显示屏, 这是由约姆·普伦萨(Jaume Plensa)所设计的电子喷泉——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自2004年7月正式启用以来成为吸引大量游客的户外互动作品。皇冠喷泉由计算机控制着2个高大的屏幕,循环播放约姆·普伦萨搜集的1000个芝加哥市民的面孔,这些不同肤色、年龄和性别的面孔时而微笑时而做出撅嘴吹气的动作,当播放吹气的动作时显示屏嘴部的位置会真的喷出水柱,喷泉看起来就像是从屏幕里人的口中喷出来的一样,市民以及游客则在喷泉下主动与作品互动嬉戏。

皇冠喷泉(Crown Fountain)

前面例子中作品与观众虽有所互动,但观众的参与并未改变整个作品的面貌。而有些媒体作品则是需要观众的主动参与来完成作品,作品的展示效果也因观众的参与而发生改变,观众的参与成为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2015年法国艺术家米古厄拉·契弗里埃(Miguel Chevalier)在英国的灯光艺术节上展出了他的互动作品——复杂的光网(Complex Meshes),艺术家利用投影仪把复杂的线条图案投射到达勒姆大教堂的天花板上,色彩缤纷的线条图案模拟教堂的拱形顶部结构,同时播放着雅各布·巴博尼·施林吉(Jacopo Baboni Schilingi)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教堂内安装了传感器设备用于采集观众的数量和位置,随着观众位置和移动速度的改变,顶部图案变得时而拉扯时而叠加。艺术家用观众参与的形式表达了人与建筑的关系。

(二)虚拟互动

早在1974年韩籍美国艺术家白南准(NamJune Paik)就预言了“电子超级高速公路”这一概念,新的通讯形式将会把不同文化的人连接在一起。现代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正是验证了这一观念,庞大的信息和全球的用户组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虚拟互动指的是作品借助虚拟的网络手段与观众所发生的互动,这种互动所产生的结果与过程被直接展示在虚拟网络空间里。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决定了作品的参与对象可以是任何使用网络的人。

具有前瞻性的德国媒体艺术研究机构——尔斯鲁厄艺术和媒体技术中心(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在2012年被授予《电子羊》(Electric Sheep)APP艺术奖。这款免费APP可以下载安装在个人电脑或手机上,在联网且黑屏的“睡眠”状态下自动绘制渲染出图形动画。人们可以把自己终端设备生成的作品通过网络上传、分享及投票,还可以下载其他人上传的作品进行融合产生新的作品。软件的创作构想源自菲利普·K·迪克的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探讨人类身边的机器在“睡眠”状态下像人类一样做梦会是如何的样子。这款《电子羊》APP在网络上大受欢迎,下载和使用的人群共同参与艺术创作过程并持续创作出更多的虚拟作品,同时又可以快速方便的进行展示。通过网络的力量艺术家和艺术受众的互动可以在瞬间完成,并使二者的角色互相转变,而作品也会有超出预料之外的效果。

三、新媒体艺术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电脑数字技术的使用使得艺术家可以创造出虚假的卻又逼真的场景。而互联网的普及则更加扩大了艺术创作的群体。那么随之而来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艺术和技术的界线越发变得模糊起来。新媒体艺术即是建立在技术上的也是建立在观念上的,只有技术手段而没有艺术观念的作品是不完整的。艺术家的目标是借技术之力抒己之理念,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并非最终目的,新媒体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先有要表达的观念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技术来实现和传达。现在有些作品只注重于新技术的使用而忽略了艺术的内涵思想,这也是极不可取的。

[]《电子羊》(Electric Sheep)自动生成的图像

现代社会人人离不开互联网,未来网络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将会越发紧密,展现方式也会更直接,艺术与人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新作品的诞生速度也会加快。艺术家对于新技术的尝试也反过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作观念也对技术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各学科的融合也会扩大化,各学科的新技术成果也将成为新媒体艺术的新助力,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四、结语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时代和技术的产物,更是被社会和艺术受众所需求。它拥有以往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体验感、冲击力和传播速度,这也更容易被成长在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年轻人所喜爱。纵观当代国内外艺术展览,新媒体艺术作品在其中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也证明了新媒体艺术这种艺术形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纳,也越发的被艺术市场所欢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理念的创新,新媒体艺术必然会有更加多样的发展和更强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拉什 (Michael Rush).新媒体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2] 张燕翔.新媒体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1.

[3] Beryl Graham.Rethinking Curating: Art After New Media[M].MIT Press,2015.

猜你喜欢
新媒体艺术交互互动性
学龄前儿童科普类书籍设计的多维互动性表达
玩转表演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碰撞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物”化的空间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
黑龙江民间美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