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严寒,记录温暖

2017-03-04 07:45杨杰
畅谈 2017年1期
关键词:字迹手写病历

杨杰

岁末年初常有很多回顾和展望,而我们这次要讲述的三故事,都和“书写”有关。

舒大凡的面前是99封情书,手写的。

这位29岁的武汉高校教师,第一次面对如此多的“深情诉说”。它们或字迹工整,或龙飞凤舞;有讲不出口的暗恋,也有炽热狂恋。

这些500字的手写情书被称为“最浪漫的作业”,舒大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布置出去时,学生小李觉得实在落伍。

一封手写的信能比一条微信跑得更远吗?

慢、多少还带着些土气,手写情书早就成为追姑娘老掉牙的手段了。但在讲究速度和效率的快餐感情里,这一封封手写情书唤回了一些尘封的回忆。

爱情的美,天生与慢有关。“山无棱,江水为竭”“百年修得共枕眠”,哪一个不与时间的绵长相连?

舒大凡想找回这种“慢”,打算让学生通过手写情书,更好地理解爱、表达爱、接受爱、经营爱或者拒绝爱。

小李后来几经修改,终于写出了一封满意的情书,他干脆借这次机会向暗恋的女生表白,买了一个漂亮的信封,将人生第一封情书正式寄出了。

手写情书能开启一段感情,如何走下去,道路千万条。王必盛执着于一条。

江西会昌76岁的王必盛和妻子刘桂淑经历了60多年的婚姻。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丈夫都在照顾瘫痪的妻子。

这个家庭的陈设保留着时代感:挂历、报纸、藤条椅和落漆的书桌,以及8本字迹满满的信签纸。信签纸有的已因时间泛黄,有的还保持着洁净,王必盛在纸上记着日期和天气,后面是手写的刘桂淑的起居作息、饮食变化、血压、服药时间。

这沓关于妻子的手写病历,用红色的笔画格,标出重点,用黑色的笔日复一日地记录着妻子身体的微小变化。王必盛握着笔在这些病历上缓缓记录时,与妻子相守的日子格外具体。

“我们是夫妻,她嫁给我的时候向我托付了终生。”王必盛说。

徐冬的打工轨迹,在来到郑州这座城市的第一天,因为一封家书而偏离。

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把行李忘在了公交车上,捡到的乘客和车长在翻找失主联系方式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家书和300元钱。两个人都看哭了。

“眼看就要过年了,我们都想你在家过完春节再出去打工。你说过完年工作岗位紧缺不好找工作,我们不再与你争执。到了地方要往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儿子啊,千万记住,在外干活,安全第一,哪怕你不挣一分钱,我们全家人都指望你平平安安的。”

字跡歪歪扭扭,用词普普通通,但这封手写家书轻轻牵出对家的记忆。两个小时后,徐冬匆匆赶来寻包,“当时他看了这信的时候,泪就流下来了。”车长说。

也许在很多年后,当被工地的太阳灼烤着,被工厂的机器牵引着,徐冬还能想起母亲一字一句写下的信,记忆由淡变浓,速度由快至慢。

猜你喜欢
字迹手写病历
电子病历评级的分析与总结
我手写我心
“病例”和“病历”
月 儿
我手写我意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6万字的情书
网络时代更需要手写的温暖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