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做学校发展 的“顶层设计”者

2017-03-06 00:39
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顶层设计校长办学

指引学校发展方向

主持人提示:一所成功的学校,必定有其内在的精神积累和成功的教育理念。校长要立足学校的历史和现实,着眼于学校的未来,扬长避短,寻求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黑龙江省伊春市西林区钢城小学校长齐秀梅:校长作为学校的特殊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所在学校的命运。校长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着师生的生命成长,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前瞻人文的办学思想、“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应该是校长办学应有的情怀。我校是一所小规模学校,没有一流的设施,没有一流的师资,我们将“绿色教育”作为追求理想教育的共享目标——打造教育的绿色家园,使学校充满智慧、充满人文、充满活力,让师生的生命共同成长、共同精彩。以回归本真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这个办学理念,源于对学校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对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前瞻,对教育本质的遵循。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实验初级中学校校长阴志华:从做校长起,我每天都在思考——校长如何把握方向,如何定位,如何引领。我校创建于2009年,是一所四轨制的初中,建校时间短,学校文化底蕴和传承还未生成。对于如何定位学校的发展,我反复斟酌,反复调研,与班子成员反复切磋。我们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基于此,我校确立了以“真”为魂的学校文化:办学管理归真,崇尚科学与人文的管理;教师专业成长修真,历练素养与个性;课堂教学达真,课改步伐稳步推进;学生德育储真,达到“成长、成人、成功、成才”的“四成”教育目标。由此制订了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南第一小学校长吴中锋: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和指针,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接任江南一小校长之初,我反复进行调研,科学论证,提出了“让家长放心——把孩子和孩子的未来托付给我们”的办学理念,并据此制订出“做的比承诺更好”的校训,以及“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出彩,好事实事良善事事事争先”的校风。同时,我在学校的大会小会上反复宣讲,努力让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办学思想根植于师生的思想意识里。在形成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我又组织师生讨论和制订出了学校发展的三年规划,让师生看到了学校的发展蓝图和愿景,让教师做有目标,让学生学有方向,师生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和发展动力。从而,改变了我校缺乏明确的办学理念和明晰的发展愿景的状况,让学校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主持人提示: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的内核,是支撑学校改革、形成学校特色、促使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校长要树立文化立校和文化强校意识,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支撑。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校长汤胜:优秀的学校文化包括积极进取的教育精神、成熟有序的管理制度及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积极进取的教育精神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象征,这是群体生活中个体之间互融相生的共性气质,有了这种气质,个体就能向好的方面成长发展,反之,教育就无法有效地塑造人。前几年,一些地方出现的严重的师生冲突现象,尽管是个别问题,但反映的却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問题。另外,成熟有序的管理制度也是学校文化的良好体现。制度本身是制约和束缚,但成熟有序的管理却是文化,是智慧。好的学校管理文化是立足制度、超越制度的,制度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习惯。当然,优秀的学校文化是需要一种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来支撑的。这里的教育环境不单纯是浅表层面的物质文化,还有更重要的人际环境。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校长毛展煜:校长不是永远的职业。一所学校交给你管理,往往只有十年左右。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个学校,我能够为这所学校留下些什么?为自己的教育人生留下一些什么?能不能够让学生长大以后,在回忆在校青春年华的时候,总能找到那么一点温馨的记忆?在回顾学生年代梦想的时候,会从内心感谢当初学校唤醒的激情?因此,我认为校长的职责在于传承文化、激扬生命和发展学校。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特有的文化;用教育激扬生命,唤醒教师和学生主动成长的自觉,激发实现自我价值的热情;同时,让教师、学生都得到适合的、全面的、长足的进步,从而促进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校长卢大锋:校长要实现价值并完成使命,就是要做到以“大”的教育视野打造学校特色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我校始建于1988年,是区内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随着《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出台,以及对过去办学行为的反思,我们越发认识到:与生俱来的残障无法回避,而我们教育的目光更应锁定在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上。面对“教育与康复如何并行;他们将怎样生存,又怎样适应社会……”这些现实问题,我们深入思考,将生活自理与自食其力作为价值取向,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成长需要,并与时俱进地提出“教育、康复、就业训练一体化”办学思路,得到社会与家长的认可。在义务教育阶段,注重融合教育,将教育与康复并重,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高中阶段,注重职业教育,给学生提供最恰切的职业技能培训,如手工编织、串珠等项目,同时借助民政、残联等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力量为学生就业搭台,让每一个特殊的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规范学校管理秩序

主持人提示:如何正确理解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关系并加以灵活运用,对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校长要在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的同时,兼顾人文关怀,打造一个健康和谐、充满朝气的校园,真正让管理从束缚人到促进人的发展。

安徽省芜湖市柳春园小学校长昌献富: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面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在学校发展中具有凝聚性、导向性、激励性和辐射性。校长要注意“一训三风”的提炼和教育,让其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规范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作为校长,要在上级要求和学校实情(特别是教师队伍情况)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也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制订和完善完备的校园管理制度,从教学常规、作息考勤、安全管理、活动开展、评先评优、考核奖惩等方面形成规范,并得到教师的认同,引导教师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河南省商丘市民主路第二小学校长张国栋:校长不应是干部,应该是“领导”,“领”就是校长率先垂范,事事带头,实现校长个人价格魅力基础之上的权威管理。廉生威,公无怨,诚有信,情聚心,才服众。工作中文一点,多一些生命关注;工作中粗一点,多一些个性张扬;工作中活一点,多一些宽容。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今天所倡导的以德治校,就是强调校长的作用。校长在管理中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用思想启迪智慧,以智慧去培育美德,以美德去净化心灵。一个能独善其身的校长只能算是一个好人,不能算是一个好领导。好的校长不但要善于使客观的个人形象更完美,更要努力去塑造个人在每个教师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只有走进心灵,才能塑造心靈。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中心小学校长苏立伟: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首先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有成功。因此,校长必须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注重办学经验的积累与扬弃,努力形成学校内在的精神累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

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校长蒋凤清:现代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在校园里不一定能开出灿烂的花朵。人本关怀和制度管理的有机结合,需要校长的智慧,也需要校长的耐心。在人格上,要尊重每一个教职员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在制度上,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各负其职,人人都为学校的良好运转尽心尽力。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实践下,全体教职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教育事业一定会有一个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才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关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主持人提示: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校长要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江苏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小学校长夏静:真诚地面对孩子,教育的灵感便涌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至善至美的阳光少年,是我校教师内心深处的共同愿景。由此,我们从传统文化和时代特质中提炼出“善于思考、善于玩耍、善于交流、善于创造、善于求精”等核心要素,诠释如何成为至善至美阳光少年的实践路径,并以此引领和设计学校课程的拼图。国家课程,我们不满足于“开齐开足”,还努力“开好”。“开好”,需要激活教师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更需要帮助教师提升对学科价值、教学实践的认知和理解;“开好”,就是让孩子们自然、自主、自由,让孩子们站在课堂正中央。校本课程,我们以“至善”德育课程为核心,以学科拓展课程为基础,以“香山”兴趣课程为支撑,三位一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成长资源。有理由相信,课堂教学面貌的革新不仅能够见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分校校长王静艳:如何建一所真正是学生喜欢的学校呢?我分校在2013年初建时,教师们就形成了一个共识——“学校是为学生建的”。如此一来,学校里的每一位成人就是学校的建设者。试想:如果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基于“为了学生的学习”,学校的每一次活动都基于“为了学生的成长”,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基于“为学生的一生奠基”,那么,我们给予学生教育一定是精致的,我们的学校也一定是精品学校。在探索教育内涵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学校教育的基石与愿景——“生活”,形成了自己学校的办学核心理念——“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一种胸怀所有师生乃至家庭的教育,同时又是能吸引所有人参与的教育。我们努力探索着,逐步构建起“生活教育”的课程体系。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校长汤胜:卓越的课程体系是一所优秀学校发展的内涵。学校的课程有国家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个性化课程往往对学生身心的调节、气质的培育、特长的养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曾考察过上海一所学校,学生是寄宿制,全校也只有300多人,但全校开设了40多种可供学生自选的个性化课程,如动漫画、花样跳绳、科学实验探究、桥牌、英语戏剧、历史题材电影赏析、英语菁华诵读、排球、跆拳道、书法、国际跳棋、昆曲欣赏、船模、校园电视制作、数学建模、机器人、小记者、交往礼仪、五子棋、数学思维训练、健身操、剪纸、航模、合唱、脑力训练、火箭模型、计算机拓展等。可以想见,孩子们在国家课程之外,能有这么多轻松愉悦的生活相伴,这真是陪伴他们一生的财富啊!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校长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论校长的修养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