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体育课程资源,锻炼学生适应能力

2017-03-06 23:14周红军
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本领教学内容同学

周红军

虽然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上活动,接触社会少,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更谈不上自我生存的能力。在道德行为上,也有不少学生表现出自私、狭隘、唯我独尊,不愿接受相反的意见,抗挫能力较差。针对以上现状,初中体育教学不应单纯地增强学生体能,更应该加大对学生生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打好基础。本文拟讨论初中体育教师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甄选部分教学内容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的问题。

创编课程游戏,培养进取之心

失败时,不能破罐子破摔,怨天尤人,丧失信心;胜利时,不能“找不到南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可以说,“胜不骄败不馁”也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时应有的心理素质。所以,体育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抓住合适的教学内容,创编新颖的课程游戏,通过不断变换体育课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领会其中的道理。

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征,我们创编了不同情境的篮球比赛游戏。首先,一改平常强弱均衡的分组,而是采用强强结合、弱弱结合的形式。这样几个回合下来,强队就表现出了很明显的优势,队员们也不再奋力拼搏,觉得很容易就能取得胜利;而弱势的队,同学们也没有了斗志,没有了信心,觉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其实,强队的同学和弱队的同学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都是不健康的。那么,如何纠正学生们的不良情绪呢?

为此,教师先是加强了对弱队的战术指导,并换下其中一名同学,然后教师自己参与到弱队之中。接下来的比赛出现逆转,弱队连续进攻成功,连连得分。到这里,教师停止比赛,让学生们总结讨论整个比赛的经过。学生们最后得出结论:在赛场上自以为是,放松警惕,就会失去比赛;相反,总结失败原因,积极奋进,团结协作就有可能占据赛场的主动权。教师由此引导学生:社会工作中也是一样,不管处于何种环境,都要保持正确的心态,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才有可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开发乡土课程,协调人际关系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在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并自主开发学生喜欢且愿意参加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融入那些备受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之中。比如:把改善学生人际关系,让学生学会互相协作、互相配合,融洽学生情谊的教学目标,融合进“坐地起身”和“十人九足绑腿走”的乡土课程之中。

现代学生大都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有些学生也喜欢自我表现,与人交往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甚至不愿与人合作交流,性格偏执、孤僻。这样的性格特征,明显不适合学生将来的发展。“做地起身”和“十人九足绑腿走”简单易于操控,并且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明白与人交流配合的重要性。上課时,教师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小组的成员组合是随机的;然后安排了两项课堂活动。第一项“坐地起身”:由4个人开始,背靠背坐到操场上,胳膊互相环绕,不能用手撑地,站起来以后再增加2人,一直到10人。第二项“十人九足”:小组成员排列站好,把相邻同学的腿绑起来,然后一起向终点走。首先是4个小组自由探究体验阶段,然后4组同学比赛,看哪一组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2项运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大,自我封闭不愿意交流肯定是不适合社会发展潮流的。相反,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让自己在工作中取得成功,而且能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心情愉悦。

野外锻炼,学习生存本领

现代学生基本没有应对恶劣环境生存的本领,即便是正常的体育课,不少学生也怕脏怕累,不愿意积极参与。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有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机会,获得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野外”活动训练,让学生了解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基本的野外生存本领。

其中,攀爬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上下肢的力量和各部分协调的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战胜恐惧心理,学会一些必要的逃生本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操场资源,进行“爬树”教学,因为每个学校的操场上几乎都有一些或粗或细的树。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教师可提前做好准备,在树下铺一层厚厚的细沙,然后在树和树之间拉上结实的软梯供学生在树与树之间爬行。接着,教师再讲解示范,要求学生体验。但是,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哪里爬起,要么嫌脏,要么害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设置相关情境:“如果身后是滚滚的洪水,你现在必须爬上这棵树才能逃命,你爬不爬?”同时进行语言鼓励:“不要怕,老师在树下保护你们,勇敢一些!”“爬树”是九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亲近大自然,学会和大自然融洽相处,并且学会在自然环境中如何生存。此外,还要设置模拟救护队,告诉他们如何处理擦伤、摔伤等意外事故。

当然,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很多的方面,不仅在于努力奋进的生活态度,还要具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必要的野外生存本领。但不管怎样,广大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融合进自己的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周月勤.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5(8).

[2]邓桂辉.初中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J].教师,2014(22).

猜你喜欢
本领教学内容同学
小透明,大本领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