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究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2017-03-07 18:24陈李贵浙江省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325000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实心球探究学习发力

陈李贵 (浙江省温州市第三十九中学,325000)

笔者参加了以“促进有效学习”为主题的浙江省四地体育名师工作室教学联盟活动。当前体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现代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并运用于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1]本文结合教学联盟活动,温州市蔡景台名师工作室成员张雪丹老师《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课例,谈谈探究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一、教学课例

1.教学片段

图1是笔者归纳张雪丹老师在《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一课中,探究“如何运用双手前掷实心球投远”的简单流程。

哪里发力? 怎么投得更远?

哪里发力? 怎么投得更远?

图1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片段

哪里发力? 怎么投得更远?将“如何运用双手前掷实心球投远”作为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尝试探索,并最终得出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从流程上看,基本上具备了探究学习的要素。

在教学设计中,上课教师将目标设定为:通过坐、跪、站三种前掷实心球练习,让学生体会发力部位,找到掷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投掷能力。并且在实心球的练习活动中,表现出乐于进行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行为。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围绕“哪里部位发力”和“如何投得更远”这两个问题,积极探究。课堂上学生踊跃的举手发言,主动的发表各自的见解,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由此能够看出,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只是身体在运动,他们的大脑也快速在运转。

执教教师在10′10″至17′45″的7分半钟里,引导学生探究哪个部位发力,如何投得更远,最后得出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表面上看,为了得出一句话的动作要领,花了太多的时间。实际上,学生走的是一条“有意义的弯路”。那么,反思教学,在运用探究学习方式时,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探究?运用探究学习时又应该注意什么事项呢?

通过看课,笔者记录了该课运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环节。在探究“如何运用双手前掷实心球投远”环节上,一共用了7′35″。以下是从10′10″到17′45″的师生语言: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比的内容是,比谁投得远。你们准备好了没有?

生:准备好了。

师:现在拿起你的“武器”。要求,在投的过程中当老师(嘟),一声代表投;(嘟嘟)两声代表捡。

(队列调动)

师:接下来比赛开始,我们进入第一关,比坐着看谁投得远。要求双手持球于头上,看谁投得远。请同学们找一找,投掷时的发力点在哪里?接下来开始练习……

师:请思考,刚才坐着投的时候,你的发力点在哪里?

生:要用手臂用力。

师:大家都知道了用手臂发力,那么怎么样才能投得更远呢?大家再来试一下。预备,嘟……有谁来回答?

生:两手要快速向前挥。

师:很好,手臂挥臂要快。接下来,我们用这位同学的方法来体验一下,是否投得更远。预备,嘟……

师:好,接下来进入第二关。我们比跪着投,看谁投得远。

……(跪姿、站姿)……

最后环节,师生共同总结动作要领:两脚前后成开立,持球曲肘举头上,身体后仰成背弓,蹬地收腹挥臂快。

2.片段分析

在《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一课中,运用了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设计。她

二、探究学习的“四环节”

我国学者潘绍伟研究认为:“探究学习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或体育活动过程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探究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注入式学习方式,它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注重知识或技能的获取过程。探究学习可以提高学生面对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运用探究学习时,至少应该具备提问、实践、探讨、归纳四个环节。

环节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探究的问题必须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值得探究的问题。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它一定是学生未知的,好奇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毛振明先生认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必须是当前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必须是有答案且是学生可以理解和合乎逻辑的问题。[2]

以本课为例,上课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如何运用双手前掷实心球投远”。首先,探究的问题是在学习“原地正面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材时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单元教学的重点。“如何投远”这不是马上能回答得上来的问题,必须经过多次实践总结才能发表观点。上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该问题时,用了一连串的小问题:不同姿势情况下,分别哪些部位在用力?如何投得更远?通过多次的练习,慢慢让学生体会并且说出用力的部位和用力的技巧。

这节课中,上课教师是在“比赛活动”中让学生探究“如何投得更远”。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提示,如何扔石子,拍打树叶等。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的过程,它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身体实践,感受体会

体育学科与文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的差异。由于运动技术属于操作性知识,需要不断重复地进行身体练习。正因为这个差异,体育学科的探究学习也不同于文化学科。体育学科的探究学习是面对问题时,通过身体实践不断的体验,从而感受体会发力部位和用力技巧。在此环节,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去关注身体的感受,并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本节课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分别坐着、跪着、站着比谁投得远。并且在练习前提示“请同学们找一找,投掷时的发力点在哪里?”在练习后引导学生思考“请思考,刚才坐着投的时候,你的发力点在哪里?”。正是用语言引导学生的过程。

探究学习对教师提出最大的挑战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指挥家”变成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演奏家”[3]。因此,建议教师不要过多的打断学生练习或干涉学生练习,在身体实践环节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究实践。在保证练习安全的前提下,教师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条件和练习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体会。

环节三:探讨交流,师生互动

探讨交流是探究学习最有意义的环节,这环节正是区别于其他学习方式的关键。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合作、竞争等形式进行交流与互动。此环节,学生的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此时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参与到探讨交流中。在交流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给予的反馈信息,并及时掌握探究活动的进程,随时调节策略。

在本次课例中,以举手发言的形式展开师生的互动。据观察,在观点交流时,一半以上的同学积极举手。这足以说明学生在练习中已经开始思考问题。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课堂上每次只请了1~2名学生发言。笔者认为,探讨交流环节即是学生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进行相互间的交流。此时每个学生的观察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因此,在探讨交流环节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每个成员都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表小组的观点。这种互动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阐述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能更好地促进学习的有效。

环节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是成果提炼和总结的过程,也是探究学习的最后阶段。探究学习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知识获取的结果也不容忽视。在这环节,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梳理实践的收获和感悟,将解决问题得出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以后更好的处理“问题”而服务。

探究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学,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的主体和最后的获益主体都是学生。课例中,上课教师将学生在三种姿势投远中的体会和感悟进行总结提炼,归纳了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和口令。笔者认为,在归纳总结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得出的结论。正如毛振明先生谈探究学习的问题时说的,所探究的问题应该是有答案且是学生可以理解和合乎逻辑的问题。因此,最后获取的答案也应该是学生合乎逻辑,能够理解的。

三、总结

探究学习方式更加注重知识或技能的获取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面对问题时,进行实践、分析、探讨、归纳的探索活动,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包括“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身体实践,感受体会”、“探讨交流,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四个环节。

在运用探究学习方式时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应该为探究学习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不可匆匆走个过场。第二,探究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每个环节尽量让学生多说话,多实践。第三,身体实践和探讨交流并非按部就班,根据实际情况两者可以重复出现,即实践—探讨—再实践—再探讨。

[1]肖红香.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力论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11):761-764.

[2]毛振明,赖天德.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探究学习[J].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06(8):24-27.

[3]蔡士凯.基于3种学习方式构建新型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74-77.

猜你喜欢
实心球探究学习发力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外宣媒体该如何精准发力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实心球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