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心境 快乐之源

2017-03-07 21:16
保健与生活 2017年9期
关键词:莫大淡泊功利

谢 虞

杜甫有诗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似乎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会随我们的心理变化而变化。当我们生气时,看一切事物都觉得可恨、可憎;当我们伤心感叹时,看一切事物都觉得可悲、可泣;当我们笑逐颜开时,看万事万物都觉得可喜、可乐。所以,一个人的不同心态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淡泊心境是人生快乐之源

淡泊,不是消极避世、与世无争,不是什么都无所谓,无所作为。淡泊是指做人要谨慎处世,不为功利所累。

一个人在激烈的竞争中,把心事用在功利上,忽略了生命中其他宝贵的东西,往往会迷失本性,如庄子说的“欢于浊水,而迷于清渊”,无穷的欲望必然会导致悲惨的后果。

怎样才能达到淡泊心境?

淡泊,就是要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过于执着追求名利的人,其损失一定很大。只有知足,适可而止,才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知足是洞察人间百态、看透世事无常的一种大彻大悟后的坦荡胸怀。

淡泊,就是要低调做人,与人相处谦虚谨慎。低调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即先行动把事情做好做完,目的达到了,才说出来,不夸夸其谈、只谈不做;对成功与失败宠辱不惊。庄子说过:“人取其先,我取其后。”不争先,不恃才傲物,取得成绩时不炫耀,学会感谢,学会分享。

淡泊对老年人来说,主要是做到“三忘”和应对好“三天”。

“三忘”指忘记过去的恩恩怨怨,不再“想当年”;忘记自己的年龄,不知老之将至,不自怜“夕阳近黄昏”;忘记疾病,有病服药医治,不太放在心上,泰然处之。“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老年人要对昨天的失意和坎坷看得淡,想得开;要看重现实,过好今天,珍惜今天的幸福;对明天不盲目追求,把握现实,可以开创美好的明天。

《诗经》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荡,就是一种淡泊的心境,永远保持乐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反之,整天忧心忡忡,患得患失,愁眉苦脸,会憋出病来。因此,我们说淡泊心境是快乐之源。

猜你喜欢
莫大淡泊功利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七)
淡泊,在风骨之内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给你莫大勇气的神回复
知足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 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引用
功利社会话功利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