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临床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7-03-08 09:14李晓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消化内科

李晓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临床护理·

探析临床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李晓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目的探讨在实施消化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分析临床教学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07月~2016年7月实习护理人员6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实习护理人员通过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方法;最终对平均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平均操作考核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在平均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操作考核成绩几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实习护理人员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习护理人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选择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方法进行,最终可以将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显著将消化内科实习教学质量提高。

临床教学路径;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临床应用效果

临床路径的有效应用,可以确保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秩序化、规范化以及高效化,其于临床医疗服务管理过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为了确保在实施消化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获得明显效果,本次研究将我院消化内科实习护理人员作为主要对象,临床展开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与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方法的不同教学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07月~2016年7月实习护理人员6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实习护理人员通过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分布范围为19岁~22岁,平均年龄为(20.75±0.35)岁;患者的学历为:属于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11例,属于大专学历护理人员19名;对照组:年龄分布范围为20岁~23岁,平均年龄为(21.95±0.23)岁;患者的学历为:属于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15例,属于大专学历护理人员15名。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平均年龄以及学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实习护理人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传统护理带教方法,主要体现为护理人员在进入到消化内科后,展开分组,之后要求高年资护理人员以及护师带领护理人员展开实践工作[2]。对于观察组实习护理人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带教的方法。

1.2.1 入组干预

在实习护理人员进入到消化内科之后,合理完成小组的分配,主要安排高年资护理人员以及护师带领小组。完成后对实习护理人员开展入科教育,对其讲解实习过程中相关的纪律,对护理排班加以合理安排,确保实习护理人员可以有效适应当前角色[3]。

1.2.2 实习第一周路径安排

针对医院消化内科护理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日常护理技巧,要求实习护理人员可以有效掌握,之后通过集中授课的方法合理展开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此外在进行日常护理工作过程中,要求实习护理人员需要对带教教师的具体处置加以观察,逐渐同消化内科的相关护理工作进行接触。第一周实习结束后,合理展开测验考核。对于合格实习生,准备安排进行下一路径教学。

1.2.3 实习第二周路径安排

在此阶段主要开展消化专科护理,除了对患者展开日常基础护理之外,需要对血液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内镜检查方法等加以了解。并且指导实习生进行书写护理文书的学习。完成此阶段带教后,合理展开测验考核。对于合格实习生,准备安排进行下一路径教学。

1.2.4 实习第三周路径安排

在此阶段主要属于消化专科护理的升阶阶段。具体的学习内容为对患者实施胃肠减压、对患者实施灌肠、对患者实施肠外营养以及实施鼻饲等系列护理方法。之后选择典型疾病患者作为例子,合理讲解相关的护理重点。

1.2.5 实习第三周路径安排

主要选择中等难度的疾病患者作为典型病例,对于独立管床实习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有效完成,带教老师不需要进行监督;对于半独立管床实习护理人员,需要对独立护理能力进行充分锻炼。

1.3 统计学方法

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所有实习护理人员的带教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考核成绩对比结果展开t检验(以“s”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实习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结果为(84.71±5.63)分;操作考核成绩评分为(83.65±6.05)分;观察组实习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结果为(91.59±3.71)分;操作考核成绩评分为(90.86±4.21)分;在平均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操作考核成绩几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实习护理人员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针对消化内科实习护理人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合理选择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加以干预,获得的教学效果显著。其可以根据实习生的实习时间,对护理要点展开认真划分,合理表现出时间性明确的特点,并且实习生的相关学习内容以及相关路径较为明确,最终可以将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对于实习生在进行消化内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合理选择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方法,最终可以将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操作考核成绩显著提高,进而确保实习生的理论以及实践能力获得显著提高。

[1] 毛本娣.临床路径在PICC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9(14):121-122.

[2] 陈亚梅,任健凤,陈翠萍,等.ICU本科护生临床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成效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21-223.

[3] 李绣球,任晓晓,卢少萍,等.临床教学路径在康复科护理本科生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4,14(6):131-132,135.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7

B

ISSN.2095-8242.2017.02.287.02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消化内科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