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2017-03-08 09:14江林燕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颅脑气管气道

江林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颅脑损伤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江林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的颅脑损伤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后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6.97%),对照组为(25.5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早期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而引起的损伤,是脑外科的常见疾病,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疾病会导致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并伴有吞咽困难以及咳嗽反射减弱等症状,其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感染[1]。此次主要针对我院颅脑损伤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展开了研究,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的颅脑损伤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为(46.8±6.3)岁,其中颅脑血肿19例、脑挫伤16例、脑干损伤8例。观察组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为(45.8±7.4)岁,其中颅脑血肿21例、脑挫伤16例、脑干损伤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较大意义(P>0.05),可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生命体征的测量、生活护理、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以及用药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抬高床头,为患者安置合适的卧位,以利于患者呼吸,同时防止胃内容物流入气管使患者发生呛咳。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以防止压疮的发生,还可以促进患者排痰,对于有痰不易咳出的患者,拍背要由下往上,手掌弯曲,力度适中。痰液多而粘稠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临床通常采用异丙托溴氨,特布他林,布地耐德或者用喘可制雾化吸入,也可以为患者静脉滴注氨溴索。对于气管切开者还可以使用人工鼻,防止痰液乱溅,还可以防止粉尘,碎削掉入气管内而引起窒息。(2)加强口腔护理: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护士至少每天为患者进行2次口腔护理,采用棉球蘸取双氧水进行口腔内粘膜、牙齿、舌苔的擦洗,完毕后用生理盐水为患者漱口,如有需要,则要对患者口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因此,护士要根据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免引起真菌感染。(3)加强气道的湿化: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以50%~60%为宜,以保持支气管纤毛的正常运动,同时,有效的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气管切开的患者要采用生理盐水和灭菌注射用水1:1,50 mL各25 mL微量泵泵入4~8 mL,泵速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而定,以保持气道的湿润,防止细菌侵入。(4)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及时补充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可遵医嘱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和白蛋白。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肠蠕动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5)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为患者提供独立的病房,每天消毒病房,通风时间不少于30 min,患者的尿管、胃管按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1例、发生率为25.58%;观察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3例,发生率为6.9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05;P=0.0350)。

3 讨 论

颅脑损伤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遭到破坏,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引起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有以下几个相关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护理措施:(1)患者由于昏迷,各种反射均减弱,气管内容易滋生各种细菌,造成继发性的肺部感染。在此次研究中,护士将患者安置一个容易通气的体位,同时,采取负压吸痰以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2)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术,因此,口腔和鼻腔没有了湿润功能,使气道干燥,为细菌的侵入提供了条件。因此,要适当的调节病室的湿度和温度,同时,还要采取持续湿化的方式保持气道湿润。(3)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和各项机械性的操作容易导致患者体内的菌群失调,患者的口腔容易发生真菌感染。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同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1] 何丽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107-108+129.

[2] 钟 丽.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70-172.

[3] 李彦州,刘宝敏.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18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2.301.01

猜你喜欢
颅脑气管气道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