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2017-03-08 14:24吉林省和龙市第三中学校太哲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班化学案探究

吉林省和龙市第三中学校 太哲龙

一、实施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小班化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符合当代发达教育进步的必然趋势。小班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参与的机会,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学习环境。小班化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代替传统的被动、独立和接受教学模式以小组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形成师生互助互动,生生互助互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之间合作交往能力。它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学活动必须适应学生差异,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均等的参与教学机会。在小班化教育中,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现代的教育观,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差异现象客观存在,正是因为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相互的差异性,才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而分层教学便成为促使有效课堂生成的关键。

二、小班化课堂结构的优点

小班化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明显增加。能够体现教育平等、民主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育活动及教学活动组织在时间和空间上会得到重组。教育教学活动中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密度和效度提高。师生关系会得到增加或改善。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小班化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小班化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以经济发展为支撑,是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不仅仅是班额的减少、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其中课堂教学组织形态与传统课堂有很大的不同,且拥有更多的变化空间。

小班化教育是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教育不断发展,在一定经济支撑下的现代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人数以当地班额为参照)、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心中始终有这样一个理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

四、小班化课堂流程

(一)基本流程

第一步,独学思考、发现问题、质疑探究。

第二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呈现目标。

第三步,合作交流、展示成果、完成任务。

第四步,精讲点拨、迁移应用、穿插巩固。

第五步,反馈矫正、归纳总结、达标测评。

(二)教学过程要求

1.导学案

①“学案”包括学习目标,(三维目标、重点、难点、考点)预习导学,探究新知,课内巩固,课后反思五个基本要素。设计方案时,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方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等,要准确,具体,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②“导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2.自主学习

上课前发给“学案”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主线,学习重点,查询疑惑知识。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难点解释、问题探究、学法指导、思维拓展等内容,学生带着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自学,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

3.合作探究

要求: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在质疑解释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与学生共用学案,还要组织好小组的合作学习,组织和调控好学生的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要严加监控,以避免一些无意义的合作与讨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搜集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组长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4.巩固练习

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要注重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测试,检验目标的达成度。

五、小班化课堂评价重心转移

小班化课堂的实施,使学变成了课堂的主人,一切都围绕学生活动而进行,所以评价重心也自然而然的转为学生为主。随着课堂结构的不断变化,我们的教学评价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课堂评价,教学评价,也到“系统升级”的时候了。小班化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师生、生生交流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同时,学生们主动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学生也变了,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也变了,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改变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出生人口的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加大,小班化教育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推进当中,是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

猜你喜欢
小班化学案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乡愁导学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