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2017-03-08 14:24河北省辛集市辛集学区第九小学王团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辛集市三观家风

河北省辛集市辛集学区第九小学 王团虎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灿烂,它的辉煌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的积淀。做为教育工作者,要牢记历史重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为此,我们辛集学区第九小学在教学工作中,始终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为我校的工作重点,通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人。下面谈谈我们第九小学在加强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加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渗透

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分别布置了经典诵读内容。从低年级的《三字经》、五言绝句,到中年级的《弟子规》《唐诗三百首》,再到高年级的《国学经典》《朱子治家格言》。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时间,阅读社团的学生利用下午阅览的时间,饱读古今传统经典,了解经典内容,体会那深邃含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从而完成“行更知”的教育途径。

把中国传统的神话传奇,成语故事,名人典故,编辑成册,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由班主任授课,每周学习一课时。让学生们从对传统经典的好奇,到对内容的初步了解,再到彼此间的朗朗上口,相互传诵。从“黄香温席”,“兄弟争孝”孝的传统,到“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的勤奋品德,再到岳飞的“精忠报国”“为国捐躯”“浩气长存”。这样从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培养学生顽强不屈的精神,直到立志成材,报效祖国。从而确定了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打造文化特色校园,让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及传统氛围的营造。一到第九小学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八个雄浑有力的大字“善学勤奋,体健向上”。这八个大字不仅是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也是全体教师对学生的衷心地祝愿。围墙内侧,有辛集市著名画家描绘的三幅油画:鹿乳奉亲,程门立雪,苏武牧羊。每一幅画工都栩栩如生地展示着传统教育的内涵。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诠释着传统教育的震撼力量。从去年开始,我校开展“四大教育”即“习惯养成教育,尊老敬老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并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低年级的漫画大赛,用他们稚嫩的手笔,勾画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用夸张的漫画形式,展示出了当代少年儿童的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中年级的小手抄报,是我们学校传统教育的一大亮点,无论在编辑、排版、美工还是设计上,都充分的展示了孩子们想象的才华,张扬了个性,同时也给校园创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高年级的红领巾广播站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宣传的窗口,组织了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演讲比赛,作文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一系列传统教育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

再次,我们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今年的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我们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义务捡垃圾环保活动。清明节到辛集市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我们还注重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在校内积极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广大学生更好更多地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节日,进而化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合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进程

(一)以“五家”建设活动为契机,精心设置,开展一系列活动,构建传承好家风,以“家风”促“校风”树“新风”

第一,组织开展“经典朗诵会”进行“诵读擂台赛”,评选了“诵读小能手”。

第二,低年级学生开展“晒晒我的好家风故事会”,高年级学生进行好家风作文比赛。这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许多家长高兴地说,我把我们家的优良传统传给孩子们,让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一代一代往下传。

第三,4月中旬,我校开展筛选优秀“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以及优秀的“赏识家书”的活动,并在全体学生家长中交流。并要求全体学生在认真阅读家长的赏识家书后给家长写“感恩家书”。这次活动中,“赏识家书”写的最感人的是三年级学生刘展宁的家长,她虽然是一个农民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她怀着对女儿炽热之爱,洋洋洒洒写了近三千字。活动让学生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良好的家风换醒孩子的良知。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那高尚无私地爱。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树立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已在第九小学蔚然成风。

(二)了解家乡,热爱辛集,报效祖国,让传统文化教育结硕果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辛集,每学期放假前都给学生们留下德育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就是让家长在假期里陪着孩子参观参观辛集市名圣古迹,写一篇观后感。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让他们去寻找辛集的地标建筑物,辛集的文化名人,辛集的名人贤士;收集发生在辛集大地上伟人传奇和故事。

六年级的学生邓羽琛、王岁迪等同学在“润泽湖”名人像前,她们看到了中国著名诗人、教育家公木就是辛集市北孟家庄村人。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著名的《英雄赞歌》歌曲的词作者。《挥手之间》的作者方纪,早年投身抗战,以文艺为武器宣传和组织群众,他是辛集市佃士营村人。几个人回到学校把这件事讲给同学们听,学生们从心里涌出一阵激动。有的同学还从“润泽湖”历史回忆长廊中,了解到许多辛集的历史,让他们感受到从未有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之,由于我们辛集学区第九小学加强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坚持明理、激情、导行的原则,使学生们在活动中明白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进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辛集市三观家风
辛集市前营乡前营村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基于“以水定需 量水而行”的辛集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河北省夏玉米机械收获损失影响因素分析
五毛钱的“三观”
家风伴我成长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