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智斗”
——兼谈长文短教的几点思考

2017-03-08 14:24安徽省宁国中学曾祥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杨志智斗课文内容

安徽省宁国中学 曾祥平

美国学者哈默顿曾说“阅读艺术就是怎样适当地略过不必要阅读的部分”。作为教师,要想达到这种教学艺术境界就必须教孩子学会阅读,摒弃繁琐的分析,将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舍弃删减,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削枝强干,追求简约而厚重的教学,教孩子有用的语文。

《智取生辰纲》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品,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但是原文是古代白话,学生喜欢里面的人物故事,却不一定喜欢课文本身。同时这又是一篇长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做到教学点面面俱到予以讲解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篇文章,如何在一堂课当中突出重点,让学生有所获得呢?对此,我进行了“长文短教”的尝试。

众所周知,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内容丰富的课文;所谓“短教”,就是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凸显重点,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训练,把握本质,对教材做出艺术化的处理。叶圣陶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明确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努力。因此,面对长文,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课文只是例子,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文本的教学价值,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来教。

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之前,我对文本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流程:先通过一段剪辑过的视频导入课文,(视频内容是《智取生辰纲》的高潮部分)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视频内容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在引导学生解读文题后,然后要求学生紧扣“智”字精读课文。问题设置为双方的智慧各自体现在何处。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内容时,我将学生分为两队“斗智”:一队是“杨志队”,一队是“智多星队”。两对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挖掘文本信息,他们在课堂上斗智斗勇,纷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后,教师总结全文,补充交待了杨志的性格和造成他失败的真正原因,顺此归纳处全文主旨。整堂课气氛热烈,学生踊跃参与,他们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实现了预期教学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懂得取舍,才能有所侧重,从而有所突破。教学结束后,我静心思考,对长文短教有了一些思考与体会。

1.打破壁垒,创新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似乎成了观众。老师整堂课讲解,口干舌燥,唯恐漏了一个知识点。而学生则是听的昏昏欲睡,难以提起兴趣。结果是学生累,老师更累。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课堂主人的意识是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如何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修养,掌握更全面更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本节课中,我巧用“智斗”的方法,让学生在“斗”的过程中去碰撞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把课文的内容当做剧本,在不改变原文的基础上,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生成”精彩纷呈。如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个白胜出现得太巧合了。在杨志一行人疲惫不堪,干渴难耐的时候,出现卖酒的白胜,这有点蹊跷。还有学生针对这句话提出疑问:“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生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如果吴用等真是普通客商,当其他客商怀疑酒有毒时,他们通常也是不敢买酒的。如果杨志的心再细一些,他应该能发现这个破绽。文章这些破绽不是败笔吗?学生在热烈讨论后明确:杨志被部下孤立了,他们不团结,不是一条心。杨志的精力被酷暑和内部矛盾消耗得差不多了,当他遇到吴用等人时,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精疲力尽的杨志发现不了这些破绽。通过这些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了,他们的精彩发言使得整堂课掌声不断。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应遵循一课一得的原则。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问题有很多,不可能“一个都不能少”。本节课,我将教学重难点设置为:①了解作品的叙事线索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②学习课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方法。如何在一节课中有效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活动以文本为抓手,学生在进入角色前要熟悉“剧本”,所以课前准备很重要。先以短视频导入课文,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预设角色后,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文本,积极主动的去了解课文内容。杨志队同学先结合课文频频出招,智多星队一一破解。依据课文内容交锋完毕,双方斗智升级。不脱离课文原意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双方队员你来我往,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杨志队始终不能逃脱失败的命运。然后教师和同学一起归纳出杨志成败原因,得出这样的观点:杨志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社会的悲剧,是“官逼民反”的真实写照。通过总结,帮助学生辩证的去分析这场“贼”与“官”之间的是是非非。

3.充分准备,才能游刃有余

一节高质量的课,没有充分的准备,出现意外时往往就会手足无措。为了准备这堂课,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八位老师群策群力,集众人智慧,教学流程设计精益求精。为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①“智取生辰纲”是如何“智取”的?——分析智取。②杨志就不智吗?——分析杨志谨慎小心、精明能干。③为什么都充满智慧,吴用等赢,杨志败。通过这样的精心准备,再加上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有效生成,整堂课如行云流水,真正达到了“长文短教”的目的。

4.及时总结,指导教学

一堂高质量的课的确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只是为了作秀,大可不必。所以准备一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有收获,还应该借此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节课教学结束后,我及时的总结了课堂上的得失。充分的准备是保证课堂成功的前提条件,教师开阔的视野是课堂拓展的保证。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尝试。充分做到课前充分备课,课上努力提升学生的兴趣,打开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中不断制造快乐。课下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诚如是,也算是我这节“长文短教”课例的收获。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氛围,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思考,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杨志智斗课文内容
与杨志共饮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智斗
青面兽的选择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ilytype lectin ( Sm LTL)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and its response to Vibrio anguillarum*
智斗笨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