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千般好 方法要讲究

2017-03-08 14:24吉林省敦化市实验中学杨凤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瓜子角度文章

吉林省敦化市实验中学 杨凤霞

首先请看2013-2014年度曾连续两年获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的一篇文章:

关于梦想

《菜根谭》说:“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毕竟,学了这么多年,如果目的只是material toys,未免太可惜。但在现实面前不折节,却需要巨大的勇气与阅历的支持,还有信仰的支撑。

不需惊天地泣鬼神的豪举,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茉莉般无声地芬芳他人的生活,芬芳自己身边的每一缕空气,彼此相濡以沫地浸润,让灵魂安详,让生命充满诗意。

诚如王阳明所言:“……以求其尽心,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我回来后先后有北京的大伯、上海的爷爷、陕西的哥哥、大连的妹妹、海南的叔叔、广西的弟弟……写信赠书,在此感谢,并请原谅我实在不能一一回复。毕竟是高三备考,我又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

记得钱文忠教授说过:“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那么我想说,我还只是一棵向日葵,连瓜子还没长出来呢!所以从今往后,我希望关于我的议论停止、消失。

人生的路很长,我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看过一篇《手的影子不一定是手》,说的很有道理,人的影子也不一定是他本身。或抬高,或谮言,那都不是真正的我,万一我哪天修炼出了“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的境界,那真是迫不得已被锻炼出来的。

也许将来我并不会有什么成就,也不富贵利达,也许会被人提起,但那又何妨呢?我只愿每天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精心书写生命的每一笔。过去的一切,就让它们都过去吧。记得泰戈尔的诗句:“不要留恋着去采拾路旁的花朵。因为这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我还是原来的我。现在,请跟我做一件事:闭上眼,深呼吸把我忘掉……只写这一篇,以后请求让我安静地生长,向着太阳。

对于这段文字,我最初的想法是想让学生从中发现阅读的重要性,当我将这段文字展示给学生时没提任何要求,只是让学生读一下谈谈读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基本两方面,一部分感慨放弃给予全额奖学金的“港大”,遗憾!一部分赞美为追求梦想敢于从头再来的勇气。虽不能说有什么错误,但关注点单一思考面狭窄,没有人透过文字关注其它,包括我的初衷——辞情恳切落笔生花是源于广泛的阅读(请注意黑体部分),由此联想到若干年前我们就倡导阅读的重要性,学生们也不乏其人进行了大量阅读,然而费工费力无效或收效甚微,这不能不让人反思,还是那句经典老话:语文得法于课内得宜于课外,换言之:若要得宜课外,先要得法课内。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可忽视。

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文化水准、思想深度、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决不能因此而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一定要区别于分析教学,表演教学,而是方法教学,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课外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只要教其方法并给他们充分的空间、时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一、问题式阅读法

以上文为例,教师示范设置问题并总结归纳设置问题的方法。

问题设置:

1.“material toys”翻译为“材料玩具”,那么在文中如何理解呢?

2.刘丁宁的梦想是什么?分条阐述。

3.钱文忠教授说过:“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含义及作用?

4.文章突出的写法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5.读过此文你有哪些感悟?

当然,任何一篇文章的问题设置,不可能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设问角度,可再举例阐释,然后归纳补充总结如下。

设问角度: 回答策略:

1.从“词句含义”角度结合上下文(整合)

2.从“有哪些”角度针对语句 摘抄、合并、提炼

3.从“为什么”角度从内容上逻辑关系方面回答

4.从“好处/作用”角度在内容结构艺术三个层面分析概括

5.从全文主旨 角度归纳法 格式:通过…表明了(表达了)

6.从比较异同 角度求同存异,比较鉴别

7.从写作思路 角度抓文章脉络分析

8.从探究 角度 结合文本,合理阐述

或者简而言之:设问角度不过是字、词、句、章、主旨及写作方法特点。

如果我们的课堂重在教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发现问题,从哪些角度去发现问题,然后设置问题再自行解决,当学生掌握了以上阅读设问的方法之后,带着这些思考维度去进行阅读练习,阅读—设问—再阅读—解答,反复的训练一定会实现阅读目标。

二、体悟式阅读法

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

可以选择蕴含着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的文质优美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审美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篇文章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视角,对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每个答案也无所谓对错,只要合理只要能自圆其说。教师要以平等、合作、交流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观点,而不以一己之好恶轻率地否定,那么,教与学的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多方位思考问题,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尊重主体意识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学生一分为二辨证的看问题,教会学生学会借鉴和反思,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思维的健康发展。

三、探究式阅读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必不可少,引导阅读更为重要,这种阅读方式既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延伸,也可用于自主的课外阅读,如果是前者,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具备探究价值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果是后者,那就“海阔天空,自由翱翔”,只要读好书有好法,一定会提升素质人人儒雅。

猜你喜欢
瓜子角度文章
神奇的角度
吃蟹黄瓜子
揪出瓜子大盗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角度不同
人啊
吐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