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世界 一文一乾坤
——《白杨》教学片断

2017-03-08 14:24湖南省湘乡市东方红学校胡映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白杨树白杨卫士

湖南省湘乡市东方红学校 胡映文

一、教材分析

《白杨》为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二、指导思想

精读课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读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善于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解与体会引向深入,善于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以学为中心。

三、目标设计

第一,通过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下一代的希望。

第二,采用引疑推导法、情感体验法,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神态,体会其思想感情。

第三,利用课外资料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白杨的特点,感悟人物的言行。

难点:体会其写作方法,感悟树的特点与人的品质之间的想通、相似之处。

五、学法指导

第一,学会预习。通过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反复朗读课文,发现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记录遗留问题。

第二,培养思考与分析的习惯,提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六、教法选择

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

七、教学片断

教室里每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的儿子的小名吗?

生:杨树。

师: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给他取这个名字吗?

学生们纷纷摇头。

师: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生:想。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白杨》这篇课文,让她来告诉你原因。

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各自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读课文了。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其产生内部需求,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

学生反复地读了几次课文后,四人学习小组开始交流、讨论。老师在教室轻轻地走动,观察每一个学生,时而停下来倾听学生的交流,时而又与学生进行着沟通。

师:请你们先说说你们对白杨树的了解。

生:我知道白杨树长得非常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成长。

老师出示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大家都来读读这几个句子。

学生自由读。

师:从这几个句子,你感受到了白杨树怎样的特点呢?

生:我感受到了白杨树长得高大挺秀,又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师:这样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是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请同学默读1—3自然段,画出相关词句,体会白杨树生长的环境。

生:(自读后)白杨树生长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大戈壁上。

生:那里分不清天和地,到处都是浑黄一体。

师: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却有一棵棵高大挺秀的白杨,你是不是忍不住为它们喝彩。让我们带着这股敬佩之情再一次读读爸爸对白杨的介绍。

生再读。

师再次出示句子: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 )需要它,它就在(),( )。

大家想象一下,白杨树除了生长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它还可能生长在哪儿?请试着填进括号里,读给大家听。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城市需要它,它就在城市舒展开它的丰姿,供人欣赏。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农村需要它,它就在农村挽起臂膀,筑成防风林墙。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山区需要它,它就在山区站稳脚跟,把土地牢牢踩在脚下。

师:的确,白杨树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大家对白杨还有哪些认识呢?

生:我感受到了它的坚强。

师:(为学生引读前半句,生接读后半句。)

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滔滔不绝的洪水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持续数月的干旱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师:白杨树的性格就是这样坚强,生命力就是这样顽强,让我们再齐读一次。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加强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师:此时眼前的白杨,在作者眼中是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的呢?

请齐读第4自然段。

生齐读。

生:以戈壁滩上的卫士的身份出现的。

生:老师,为什么说白杨树是卫士呢?

师:对,作者为什么要把白杨树说成卫士呢?

生讨论、交流。

生:作者将白杨树比作卫士,生动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高大挺秀。

生:更加强调了白杨树对于戈壁滩的重要意义。

师:对,这里把白杨树比作成人,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爸爸把白杨树比作成卫士,比做成千千万万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树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质疑问难,释疑解难,不仅是学生深层学习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教师高效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质疑,是深层阅读的起步,也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有些问题甚至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来解决。

师: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作此文的呢?

生:这期间,作者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看到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写下了这篇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前要求学生查找工具书、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为学习文章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白杨树白杨卫士
风中小卫士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白杨
我是环保小卫士
我是环保小卫士
会唱歌的树
校园里的白杨树
夜里的卫士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快乐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