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创意大师
——幼儿创意美术的探索与实践

2017-03-08 14:24上海浦东金童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鸡绘本绘画

上海浦东金童幼儿园 董 萍

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目标已经慢慢与国际接轨。幼儿教育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加强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不能只放在艺术表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上。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墨守成规,注重的是模仿能力,而不是创造能力,这样的教学技能或许提高很快,但是孩子的天马行空的想法却是被压抑着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与角度也是各式各样的,对于美的理解也是各有千秋,他们也许画的没有成人认为的像,但是在孩子心中,他都能说出一个个属于他们的小故事。现代的创意美术旨在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解放他们的想象力,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让孩子能够自由的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那么,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意美术究竟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呢?接下来就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一点小小思考。

一、转换传统思想,取消范画

孩子的想法虽然是天马行空,理解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也是非常容易被引导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固定的范画,孩子作画就会依赖范画,依样画葫芦,进而失去了创意和想象,无形中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但是不出示范画,幼儿也会觉得无从下笔。当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其他的手段来代替范画,既有示范性,又不框死孩子的想象思维。

二、运用多种形式的结合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形式

(一)音乐和视频给美术活动增添魅力

现代的摄影视频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动态剪辑,再结合或奔放或柔和的音乐,让幼儿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获得各种带有情绪的感受,进而为美术作品带来更富有感情的色彩。比如在小鸡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出示各种小鸡的图片或者是动态视频,让孩子们先直观的观察小鸡的形态和各种姿态,孩子们会说小鸡是圆圆的胖胖的,小鸡身体是大圆,脑袋是小圆。这个时候,老师便可以画一个圆作为小鸡的身体,让孩子们再来给小鸡添加脑袋,让孩子说说你的小鸡在干什么?那在看天的时候看看小鸡的嘴巴应该在哪里?低着头吃小虫的时候的小鸡嘴巴又会在哪里呢?老师可以抛出各种问题让孩子们来尝试添画,这个时候,孩子们在老师巧妙的引导下知道小鸡多种姿态的简笔画技法,进而在下一步孩子自己创作小鸡的美术作品里就有了各不一样的小鸡了。又如,美术活动《花开了》,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视频剪辑各种花开的动态结合活泼的音乐,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春天花开的过程和喜悦之情,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仅了解了花开的过程,还能感受到不同形状、颜色的花的美丽,再给孩子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选择来做出自己喜欢的花,最后展示在老师事先做好的“小花园”大背景上共同欣赏。

(二)吸收名画创意,引发幼儿想象

艺术之间是相通的。幼儿天性使然,接触到外界的感染较少,他们的作品展现出来的创造是非凡的,独特意义的。看似笨拙,梦幻,却反映了孩子们的内心。这一点与世界艺术大师有相同的地方。通过观看大师们的绘画作品,更能通过对比,来帮助幼儿增加审美想象力,创造力。学习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达内心的想想创造力。例,梵高的《向日葵》这一活动中,在主题活动中孩子对向日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感受不同的绘画表现手法,提升幼儿审美创造能力,激发想象创造潜能。通过美术鼓励幼儿表达出内心的想象力并进行自我作品的创造。

(三)巧读绘本激发幼儿对绘画欲望和激情

绘本故事是现今流行的一种幼儿读物,绘本故事能开阔幼儿的视野,也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当今优秀的绘本故事有很多很多,内容丰富能吸引孩子,而绘本故事中的图画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对美的追求,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激情。

在人物画的教学中,人的动态是一个教学难点,而《大脚丫跳芭蕾》这一绘本中小主人公那长长的腿和一双大脚,在镜子前面优雅的跳着芭蕾的动作,让孩子们看的如痴如醉,再让孩子们听着优美的音乐在镜子面前模仿着舞蹈动作,照着自己的动作把舞姿绘画下来,孩子在故事欣赏中感知了人物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蚂蚁和西瓜》是孩子非常喜爱的绘本之一,他们通过阅读故事,知道小小的蚂蚁团结起来竟有如此大的能力,从中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是大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学会与同伴在商量的基础上分工合作,对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选择绘本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合作再现故事,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本次活动主旨在让孩子通过阅读,知道团结的力量,并尝试合作绘画,感受合作完成任务的成功感。以往,美术活动基本是以幼儿单独进行创作的形式来进行,忽略了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而合作画的关键是要作画的人之间默契的配合。通过幼儿“合作绘画”,引导孩子们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合作绘画顺利进行,从而培养锻炼幼儿合作能力。

(四)游戏让美术活动活起来

《纲要》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爱游戏,于是,我们也可以将游戏和美术创意的相结合,让其蹦出新的火花。

吹泡泡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特别通过不同的吹泡泡的方法吹出的泡泡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一大堆、还带着不同的颜色,都非常吸引孩子。于是我将吹泡泡这个游戏演变成了一个泡泡添画的中班上学期的美术创意活动,让孩子通过吹加有颜料的泡泡和印泡泡的过程中进行想象,并尝试添画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激发幼儿创新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材料,发展幼儿的美术创造力

创新的美术活动形式离不开创造性的材料,在创意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材料呢?

(一)充分体现“废物利用的理念”——变废为宝这个概念

在幼儿园老师的眼里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情了,我们老师能把一个个旧的盒子重新组合包装变成孩子手中的个别化材料,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去鼓励幼儿根据物体不同特性,对其进行巧妙改造把各种废旧材料更好的运用起来,例如:可以利用一次性纸盘去剪剪贴贴变成一条条的小鱼,可以在四周装上一圈纸条,变成狮子的大脑袋,也可以画上鼻子和眼睛变成自己的自画像;牛奶盒、皮鞋盒再装饰就变成了各种交通工具……

(二)发掘已有美术材料的新的玩法

比如,涂色工具不单单是蜡笔、毛笔、水彩笔,我们可以用牙刷、报纸团、海绵又或者是泡沫网袋蘸上颜料印出不同的纹理效果。轻型粘土具有延展性,色彩又非常丰富,分量不一的粘土混合又能产生新的颜色与效果,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可以利用粘土这一特性对画进行装饰从而突出立体感。

(三)挖掘生活中可用材料

艺术源自于生活,要学会做一名有心人,引导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各类可以使用的材料为自己的创意服务是我们创意美术的理念,没有什么是完全不可以使用的,蔬菜的切面各色各样,加以拓印就变成了美丽的花朵;绿豆、红豆、黄豆毫不起眼,但是用白胶排列贴在画上旧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种子贴画;可乐瓶除了做花篮还可以做什么?画上树枝,瓶子底部蘸上粉色颜料,印在纸上就变成了漂亮的梅花枝……我们的小手也变成了非常好的画画工具,画上大树,孩子可以用手指点画上片片树叶,五六个小点连在一起就像一条条小小的毛毛虫,小手张开印画又可以展开另一番想象,是小鱼、是孔雀的尾巴,是四条腿的斑马在吃草……

任何材料的创意运用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而创意美术就是要让孩子们去发现任何能够使用的材料为创意所服务,创意没有界限。而一节创意美术活动中,老师正是要巧妙的选择多种孩子可能用到的材料提供,为孩子可能要产生的各种想象做一个支持者、引导者。

四、转变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

在创意美术活动后,我们经常把孩子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展示,让孩子们自己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我们不能以“像不像”“好不好”作为评价的标准,要学着以幼儿的眼光去看作品,以孩子的角度去欣赏。在活动中让幼儿始终处于自主、快乐的创作热情中,不要太在意结果,要让幼儿充分享受活动过程的乐趣,要发现没一位幼儿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激励性的评价,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注重幼儿自我评价,让孩子在欣赏自己与同伴的作品时产生审美愉悦,进而激发幼儿的审美情绪。

猜你喜欢
小鸡绘本绘画
绘本
绘本
闪电小鸡
绘本
小鸡想飞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