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生的生命教育

2017-03-08 16:32山东省禹城市张庄镇校办张爱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格特质定位价值观

山东省禹城市张庄镇校办 张爱萍

近年来,在学生中频频发生的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事件不仅令人触目惊心,也折射出部分学生对生命的漠视。究其原因,虽然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缺乏有效的生命教育,这正是引起部分学生轻视甚至漠视自己、他人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生命教育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课题。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当前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对生命教育重视不够、生命教育的内容单一、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等。为此我校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各项活动,促进了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进而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和提升生命的价值。

学校生命教育是指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我校的生命教育正在探索中实施,在实施中总结经验。

一、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价值观是学生对自身价值的理解和追求,是影响学生决定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以及解释行为结果意义的核心因素。当前,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面性和复杂性。学校应着力研究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既要看到他们不断成熟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幼稚的一面;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也要看到他们的短处,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观教育。

第一,不同学段,开展不同的价值观教育;

第二,加大学校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研力度,让学生价值观教育系列化、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班主任要成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力军。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也最了解,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观教育;

第四,课堂应成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任课教师结合所教课程,专题指导或渗透价值观教育;

第五,教育形式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如人生观演讲、名师讲座等;

第六,教育方法上变说教为激励,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时受到教育;

第七,调动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创造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大环境。如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等。

二、指导学生正确的自我定位

有什么样的定位,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正确的自我定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第一,指导学生的人生定位,即人生目标。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分析自己的优势、不足,找出自己的兴趣点,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第二,指导学生的阶段性定位。要实现人生目标,需要在平时认真地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确立阶段目标,制定落实方案,并督促学生实现目标达成。

第三,指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态度决定成败,心态决定态度。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准确的自我定位,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缺点,勇敢的面对压力与挑战,胜不骄,败不馁。

第四,指导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的定位。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自我定位也应该及时调整。学生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不行,自我定位不切实际也不行。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修正甚至放弃自己的目标,既不能朝三暮四,又不能好高骛远。

三、激励学生时刻保持强劲的驱动力

要想让学生的梦想变成现实,就必须使学生时刻保持强劲的驱动力。

第一,培养学生高度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肯定学生的成绩和光明的前途。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及时帮助学生理性地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深刻反思,激励他们尽快走出困境。

第二,培养学生保持高度的自制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时间、思想、行为、接触对象、沟通方式等方面学会自制。另外,在学生自我认同和需要的前提下,还要有必要的纪律约束和强制措施。

第三,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时时处处激励学生。如创设竞争向上的班级文化,观看激励教育讲座,召开表彰大会等。

四、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创立的。他认为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的东西,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力组织。上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将自己的“解释风格理论”发展为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主要归因于他们投身于满意而高兴的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和以积极的价值观为生活理念;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

从21世纪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和未来需要看,理想的人格特质应该具有知识水平高、道德素质好、意志素质强、情感素质健康等特征。就学校而言,应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人格特质。

第一,自尊自信。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声誉,珍爱自己的生命,相信自己的选择和能力,对自己的未来前途和成功抱有一种客观良好的预期。

第二,自立自强。教育学生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生活,力争有所建树;教育学生坚持自己的操守,不受外界影响;教育学生刻苦努力,发奋图强。

第三,自由自主。教育学生应追求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在大自然面前,人要获得自由和具有自由能力,必须认识、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在社会生活中,自由必须建立在法律、道德允许的前提下,在不妨碍别人的自由的前提下。

第四,自觉自律。教育学生自觉地遵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自觉地尽职尽责和创造奉献;能够按照合法、合情、合理的价值规范和崇高的做人原则自我约束、自我节制。

生命教育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今,对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现实的迫切要求之一,引导、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阶段实施生命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生命教育照亮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旅程。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未来充满光明,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校生活充满活力,使学生的整个生命过程丰富而生机盎然。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定位价值观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我的价值观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