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效课堂,成就快乐学习

2017-03-08 16:32安徽省绩溪县适之中学方咏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材语文课堂教学

安徽省绩溪县适之中学 方咏梅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低输入高产出势在必行。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低耗高效越来越凸显其核心地位,这将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必然趋势。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内涵,主要看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等方面的综合收获,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总量与真正起作用的有效教学时间比。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力求做到低耗高效。

怎样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实现低耗高效,让快乐学习不再是梦想?这是个严峻的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更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智慧,而不仅仅是教给知识。知识是无止境的、是教不完,而启蒙后的智慧可以自己发现和生成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的本质在于引导、点拨,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关键点,及时引导、点拨,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因此教师必须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以学生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促进者,这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语文,只有把学生的主体性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堂应是学堂而非讲堂。《走进新课程》一书有段精彩的叙述: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而且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堂而皇之的一句口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的学习成为互动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这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所共同追求的层次和境界。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非教书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以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

二、优化课堂教学

1.树立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

我们所面临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我们所要学的课文只是沧海一粟,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学习这几篇文章的学习在阅历上增加一些知识而外,更重要的还是学习和掌握一些阅读的技能,以便日后自己读书、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教材不是目的,是载体,是手段,我们不要本末倒置,陷进“只教教材”的泥潭,要活用教材,达到学以致用。

2.工夫要下在备课上,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学要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学习的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和学生。研读教材必须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达到懂、透、化。首先“入教材”,研究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出教材”,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教师只有消化钻透教材,才能获得一种心智,这是用心灵、情感去开启教材潜在生命的智慧,是凝聚教师心灵世界、精神品质、生命律动的一种情感。只有这样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灵活的运用文本。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教师还要考虑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内在联系,设想解决方案,并善于去挖掘生活中蕴涵的丰富资源,融入到教学设计中,给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情况,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等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教学设计要依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深度和广度,且有梯度。因为教材的知识点分布不一样,难易度也不一样,教师要把梯度大的知识点、重难点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备出梯度,并注意细节,以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3.上好课,让设计成为实效

精心备课的效果要通过课堂教学呈现和检验,上好课至关重要。导课要能营造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课堂主导者要有亲和力,能运用精练、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运用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和警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灵活驾驭课堂,抓住学生智慧火花,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还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其次,注意教学的直观性。初中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注意力能够集中,但持续时间不长,好动、急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语言直观、实物直观、电化直观等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特别是录音、录像、投影、漫画、多媒体等电化直观手段,能够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素材,强烈地吸引学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第三、解决重点、难点、疑点时,教师要适时诱导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疑而思,由思而悟。教师重点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其内在的动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自主解决问题。

总之,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成就快乐学习。

猜你喜欢
教材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