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培养

2017-03-08 16:32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莫亚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会家长学校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 莫亚妹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古人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而感恩教育则是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助推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们在家中“如众星捧月”, 处处生活在被爱的氛围之中,而家长们却很少要求他们给与和付出。加上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和因素的负面影响,以及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不够健全和完善。最终,养成他们只懂得索取、不知回报,导致感恩意识的淡薄和缺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因此,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阶段进行感恩教育有着十分特殊的价值及意义。

一、感恩教育的时代内涵

(一)感恩父母

《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这是人生最大之爱,因此,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

(二)感恩师长与同学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师长启迪我们的智力,同学带给我们的欢乐,我们要感恩师长的教育和支持,感恩同学的信任和情谊。因此,感恩师长、同学是立德之本。

(三)感恩社会与祖国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于社会,感恩于祖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对国家、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可以说,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四)感恩自然

大自然赐与我们阳光、雨露、空气,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我们要感谢大自然慷慨的馈赠,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存,随顺自然。感恩自然,就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珍惜资源爱护家园。可以说,感恩自然是生存的基础。

总之,感恩是一种爱的意识、是一种大爱、是一种责任,学会感恩是细小得让人几乎看不到的细节,是无数次的壮举和无数次暖人心扉的感动。

二、感恩教育的培养

(一)唤起感恩的意识,激发孩子感恩的心

在平日的生活中,往往正是由于父母对自己孩子采取了关爱备至的“养育”态度,孩子不知道父母养育的艰辛,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才导致了自私个性的养成。感恩,就这样夭折在父母的溺爱中。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要让他们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的背后,原来隐藏着那么多的辛苦;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是要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对别人的帮助常怀感激之心。

同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又如走在干净的马路上,可将清洁工人无论严寒酷暑,天不亮就要推着清洁车扫地的事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对清洁工人心存感激;当孩子捧着白花花的米饭时,要告诉孩子农民伯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让孩子对农民心存感激;当邻居帮了自家一个小忙,一定要领着孩子上门道谢。在学校里,班级中还可以评选感恩之星,设立感恩台,把关心帮助他人的好人好事及时通告给大家,树立典型,号召大家共同学习。当某个孩子觉得学习有进步时,引导他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伙伴的互相帮助……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要让孩子知道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贵之处,都有需要感恩的言行,才能激发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从而使孩子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理解并感谢父母,学着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树立感恩的榜样,培育孩子感恩的心

在学校里,老师可利用晨会课、班会课和品德课给孩子们讲故事,如“羊羔尚有跪乳之恩,乌鸦也有反哺之义”的故事,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中国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故事。也可以让孩子收集有关岳飞、朱德等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收集有关毛泽东、周恩来感恩老师的故事。用典型的事例来教育感染孩子,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让他们知道,要感恩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教给自己知识的老师以及帮助过、关心过、鼓励过自己的人。当然,作为老师,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还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表率。如学生为你搬把椅子,倒杯茶水……对于学生的帮助,老师都要及时表示感谢,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知道感恩,明白感恩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在洋溢着浓浓的感恩氛围中茁壮成长,从而培育起一颗感恩的心。

(三)开展感恩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在家庭中、在学校里,感恩教育育能只停留在思想动员上,还需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搭建实践的舞台,教给孩子感恩的方法,把学会感恩落实到生活中去。

另外,还可以将感恩教育活动延伸拓展。如在自然方面,可开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中队活动,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在社会方面,可以“感谢祖国”为题,开展征文活动等。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去做轰轰烈烈的事,而是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中明白要对身边的人心存敬意和感激。但是,孩子的感恩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任务,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让孩子学会感恩,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有效融合。因此,家长与老师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在家庭中,家长要支持、配合学校和老师开展好一系列教育活动,检查孩子的实践情况,使教育效果得到巩固:在学校中,老师要去多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纠正一些不当的行为和思想。在社会层面上,我们呼吁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多建一些实践教育的基地。我想:只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只要家长与老师齐心协力,让感恩教育成为孩子的必修课,我们身边将不会出现冷漠、自私的孩子,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个有情有义、懂得感恩的孩子。

猜你喜欢
学会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会分享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