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周冬雨,从青涩小丫到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2017-03-09 13:45王新同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年2期
关键词:静秋安生妈妈

王新同

“狼性教育”下成长的纯净女孩

周冬雨还在上小学时,父亲在一场车祸中遇难,之后,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后来,母亲重组家庭,给她添了一个妹妹。

与周冬雨的“猫爸”继父相比,望女成凤的妈妈堪称“虎妈”,她对女儿实施的是“狼性教育”。每天坐在课桌前的生活一度让周冬雨快要疯掉。早上不想起床的时候,周冬雨告诉自己:“先起来吧,尽管很难受,别迟到了,去了还能睡。”上中学时,周冬雨很爱看《那小子真帅》《狼的诱惑》之类的韩国爱情电影,也想留一头女主角那样漂亮的长发。周冬雨记得快要中考时,妈妈跟她强调说:“要么剪短发,要么别上学,没时间让你磨磨叽叽弄头发。”她只得忍痛割爱剪短了头发。

妈妈对周冬雨的管教非常严格,不让她碰手机,不让她跟男生说话,掐着放学的点儿算她到家的时间。周冬雨曾讲过一件趣事:“我妈的鼻子特别灵,什么都瞒不过她。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坐电梯回家,朋友在电梯里耍酷抽烟,谁知凌晨2点母亲突然从睡梦中惊醒,警觉地问我是不是家里进小偷了?怎么闻着有烟味?我只好对她讲了实话。”

周冬雨说自己在青春期有过几次叛逆行为,记得比较清楚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她在看王心凌演唱的《第一次爱的人》的MV时,觉得王心凌打那么多耳洞酷极了,她也学着一次性打了7个耳洞,结果第二天耳朵发炎红肿,妈妈发现了,把她的耳钉挨个摘了下来,尽管她非常不情愿,还是不得不妥协了;另外一次是她与一名男同学互生好感,跟一名女同学借了一部手机给对方发短信。没过几天,借来的手机在考试的时候响了起来,弄得大家都知道了那件事,那段朦胧的感情随即告吹了。周冬雨说其实一路走来,还是非常感恩妈妈的,多亏了妈妈的严格培养。

2011年,周冬雨18岁时被张艺谋导演一眼选中,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出演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女一号静秋。那时的周冬雨有着和静秋一样的经历,没谈过恋爱,一张白纸似的。在此之前,周冬雨没有听说过张艺谋,因为妈妈不让她看电视,家里的电视线都给拔掉了。那是周冬雨第一次走出石家庄,来到北京,没有亲戚、朋友,没有房子,她就住在张艺谋工作室的客房里。周冬雨说:“记得当时张导只告诉我一句话‘你不用演,就是静秋。我还记得,那个时候自己大声说一句话都会把自己吓哭!”《山楂树之恋》中,周冬雨纯如清泉般的情感流露,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位在当时毫无演技可言、有着一双甜美爱笑的眼眸的18岁女孩。

那个时候周冬雨家还欠着一些房贷,拍完《山楂树之恋》后,懂事的周冬雨先给家里买了台高清电视,剩下的钱帮爸妈还了房贷。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将初出茅庐的周冬雨送上了包括柏林国际电影节、釜山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等诸多国际电影节的红毯,让她第一次有了万众瞩目的感觉。周冬雨虽然因此错过了当年的高考,但她还是凭借自己的实力顺利踏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大门。

转变戏路,走出“玉女”光环

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期间,周冬雨整天乐得如同出笼的小鸟,自称郊游爱好者的她,每逢假期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几个同学一起去北京郊区游玩,不管是去昌平还是平谷,不管是泡温泉还是看桃花,反正只要逮着机会,她就要出去转一转,有时候就算是只有她一个人,她也照去不误。

大学毕业后,周冬雨正式踏入演艺圈。以“谋女郎”身份出道,许多人以为进入表演殿堂的她光环加身,从此便会星运亨通,谁曾想,尽管周冬雨先后主演了《倾城之泪》《宫锁沉香》《同桌的你》等电影,但她深入人心的“玉女”形象,反而使她的戏路屡屡受限,多部电影都反响一般。她在《宫锁沉香》中的表演,甚至还受到诟病。

这时,周冬雨也意识到“静秋”对自己演艺生涯的束缚,为打破束缚自己的瓶颈,她决定大胆尝试转型。2013年,周冬雨选择自毁形象,全新演绎由徐峥、黄渤主演的喜劇电影《心花路放》中“杀马特”发廊妹周丽娟一角,烫头、文身、抽烟、骂脏话,不惜扮丑完成颠覆性表演。角色泼辣直爽的性格,纯朴地道的湖南方言,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电影监制人许月珍这样评价她:“周冬雨是个完全凭直觉演戏的人。”

周冬雨的演技获得了该片导演宁浩的认可,但周冬雨并没有满足于这一次突破,她认为考验一个演员演技的好坏,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是否敢于挑战。她说:“我以前也不知道自己有这个潜力,人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

此后,一些不那么淑女的角色开始找上门来,大多是周冬雨从未演过的类型。2015年,周冬雨与李易峰、张鲁一等当红男演员合作拍摄电视剧《麻雀》,虽然是第一次参演谍战剧,但周冬雨对军统特工徐碧城这一角色的把握却非常精准。

对周冬雨来说,更大的挑战是2016年参演《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这是由著名作家安妮宝贝的小说《七月与安生》改编的同名电影。安妮宝贝从1998年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七月与安生》是她最受欢迎的小说作品之一,里面记载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故事结构不复杂,主要是说两个互为闺密、但性格迥异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分分合合、“相爱相杀”。相较于善解人意、温柔似水的少女“七月”,“安生”则完全相反,她泼辣、任性、叛逆且大胆。

“只演安生,要么就不演。”看了剧本后,周冬雨在心里明确地告诉自己。“我来演安生,你们看合不合适,要是觉得不合适,下次我们再合作。”周冬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导演。“冬雨啊,你能演安生吗?要不要再考虑下?”监制许月珍和导演曾国祥一开始都不太放心,都曾这样问过周冬雨。周冬雨的倔强劲儿上来了,为了让大家相信她可以演好,极少试戏的她为此特意试了戏。

《七月与安生》拍了一个多月,节奏快,强度大。周冬雨经常是白天拍戏,晚上在车上睡觉,第二天睁开眼时,已经到了另一个城市,醒来后继续拍戏。“每天晚上熬夜,熬就熬吧,反正我长得显小,老两岁也无妨。”周冬雨调侃地说。她说,记得有一场在夜店拍的戏,她刚睡醒,迷迷糊糊,话还说不清楚,行动尚且有点不便,导演一喊开工,她就要在夜店“嗨”起来,还兴奋地跑到台上,唱起了崔健的那首《花房姑娘》,搞得自己当时都快精神分裂了,想想很是崇拜自己。而这样充满未知和刺激的生活,正是吸引周冬雨的地方。她在片中抽烟、喝酒、打架,演得像个老手,这和周冬雨此前在电影里温婉、软弱的形象截然相反。

2016年11月26日,周冬雨凭借在《七月与安生》中的出色表演,与此片的另一位女主角马思纯共同获得第5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而且,该片一举揽下七项提名。消息公布后,导演曾国祥难掩激动之情。“他就像有精神病一样,一个男人那样子尖叫,差点把我的耳朵震破了。随后,我在微信群里回了他一声更夸张的尖叫。”提及当时导演的表现,周冬雨这样说。

自由生长,迎来霸屏时代

大多数时间,周冬雨很“安生”,比如在《奔爱》中,她再次出演一个任性不羁的颇具摇滚风的叛逆少女白茄子,为了演好白茄子在悬崖上的飙车戏,没有开车经验的她选择亲自上阵,受伤了也坚持不用替身。偶尔,周冬雨也会很“七月”。她喜欢听郭德纲说相声,觉得郭德纲很厉害,很有内涵。她也喜欢看动画片。

再看周冬雨的微博,满是放肆的搞怪,她大大咧咧地叫自己“冬叔”,丝毫没有偶像包袱。只见她有时候头顶一片白菜来几张搞怪照,有时候转发一张“小黄鸭”的图片,自嘲一番。她也会像普通女孩子一样趁着“双11”在网上血拼……在周冬雨眼里,微博不是一个形象宣传工具,只是一个展示真实自己的窗口。

自小学习体操,高中练过舞蹈,这一切成就了周冬雨文雅知性的东方气质,时尚圈对其宠爱有加,她参加过巴黎时装周,曾经为多个奢侈品牌代言。聊起穿衣经,周冬雨一点都不含糊,她总结了一句话:“简洁、大方,注重细节,讲究质地。”末了,还调皮地补充了一句:“一般人我不告诉!”

如今,周冬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她平时最喜欢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聊天,听大家讲所见所闻。“什么社会八卦,有的没的,我都喜欢。”她说。

周冬雨说自己喜欢晚上边走路边思考,她解释说:“因为白天会堵车,所以我经常会在半夜出去溜达,那时北京的大马路上没有人,可以在马路中间走来走去,也可以在故宫墙外面坐着,还可以摸黑爬长城。”她自嘲:因为是水瓶座的关系,自己有时简直是个古怪精灵的“女神经”。比如拍《少年班》时,她和董子健以及剧组的工作人员,拍完夜戏一起去中山陵探秘,寻找所谓的鬼火。

拍完戏回到北京的家里躺在床上,这个时候往往是周冬雨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候,她谦虚地说:“这房子挺好,我何德何能,能在北京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开工的时候,周冬雨会美美地睡上一觉或静静地看看书。她说:“做演员这行容易被掏空,在家里安静地待一段时间,沉淀下来学点东西是这个年纪必须做的事,否则很快就会撑不起来要接的角色。”

刚工作时,周冬雨就把继父、妈妈、妹妹从石家庄接到了北京。这几年一家四口人住在一起,妹妹在读书,父母则早早过上了退休生活,打麻将、踢毽子、四处旅游,作为家中顶梁柱的周冬雨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生活中,周冬雨跟妈妈处得像姐妹一样,不撒娇,不说“宝贝儿”“亲爱的”之类的话,说是觉得“酸”。“我妈特别爱吃姜,她怕受寒,每次都会喝姜熬的水。我妈现在比我皮肤黑,还稍微偏黄,我天天叫她‘姜女士,我妈叫我‘小兔崽子,我俩就这么称呼。”周冬雨饶有兴趣地说。

自出道以来,周冬雨一直颇受争议。在一次综艺节目中,周冬雨曾因直呼孙红雷大名被网友攻击为“没礼貌,不懂事”,但她除了埋头打拼外,无暇顾及这一切。

2017年1月4日,由周冬雨和陈晓主演的青春励志偶像剧《遇见爱情的利先生》开始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全国独播。从青涩小丫到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如今周冬雨已成为当下最受追捧的一线红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成功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努力和韧性!这也许就是周冬雨的取胜秘诀。

猜你喜欢
静秋安生妈妈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基于“双生花”视域下《七月与安生》的叙事策略与自我表达研究
同一体的两面
夷陵那棵山楂树
周冬雨 找到真我
给你一个七月,换你一个安生
——评电影《七月与安生》
A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stabilization condition for discrete time-varying stochastic system s with multiplicative noise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