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大秦铁路的硬汉

2017-03-09 18:16成龙刘越
中国铁路文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秦线工长网线

成龙++刘越

2016年11月27日,太原铁路局收到铁路总公司的表扬令:2016年11月17—26日,太原局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关于稳定煤炭价格协调会议精神,严格落实总公司调度命令要求,通过优化重载方案,科学调度指挥,紧盯港口卸车等措施……圆满完成10天向秦皇岛港突运100万吨优质煤炭的任务目标,有效缓解了下游电煤紧张局面,为稳定煤炭价格和全路增运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太原铁路局所属的大秦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重载铁路。曾几何时,无论是“迎峰度夏”,还是“抗击冰雪灾害”,大秦铁路人在共和国急需煤炭能源的关键时刻,发扬“负重争先、务实创新”的大秦铁路重载精神,舍小家、献大秦,向祖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

党員工长王养国就是大秦铁路人中的一员……

“不委屈!能和你守在一起,咱们哪儿都是‘家……”

今年46岁的王养国,是大同西供电段阳原供电车间阳原检修队的工长兼党支部书记。26年里,他远离大同城区的家,一直在距大同90多公里的大秦铁路沿线阳原工作。2016年初,王养国的妻子赵建军被查出患了癌症。随即,一次次化疗,让妻子赵建军的头发全部脱落,身体也越发虚弱。

王养国的父母已经过世,儿子在晋北的怀仁念书。妻子赵建军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知道自己的病情,一直瞒着二老。按医嘱,妻子每隔三周要进行一次化疗,每次一周。从妻子患病后,作为丈夫的王养国就经常阳原与大同之间来回奔波近200公里。原因是王养国两头——化疗的妻子、繁忙的检修队,都舍不得甩手不管。

2016年4月,王养国悄悄在阳原检修队工区旁边租下一套40来平米的家属宿舍。租住房依旧是建造之初的模样,水泥地、老式窗、旧床柜……车间党总支得知消息后,马上组织党员职工,把王养国租住的房子进行了粉刷,重新接上自来水管道……等阳原的“家”收拾利落后,王养国在妻子赵建军第一个疗程化疗完,就直接把妻子从大同接到阳原“家”里。第一次迈进租住房时,王养国一脸歉疚地对妻子说:“这下既能照顾你,又不耽误我队里的活儿。可就是这‘家的条件……委屈你啦。”

妻子赵建军眼含幸福的泪水,说:“不委屈!能和你守在一起,咱们哪儿都是‘家……”

从此以后,在阳原检修队工区里,王养国夫妻就成了一道“夫干妇随”的风景线:他在电脑前排接触网检修计划,她就坐在他身边静静地看书;他去巡检接触网线,她就来到工区楼门口或迎或送;他在工区院里组织青工演练,她就隔着窗户饶有兴趣地观看。阳原检修队的职工与嫂子赵建军非常熟悉。前些年,赵建军身体好的时候经常从大同乘坐公交车到阳原检修队给职工们包饺子吃。如今嫂子得病了,工友们没有一个嫌弃她,相反,都等着嫂子病好了再给他们包饺子呢……

“阳原比大同肯定苦,但大秦线区段也得有人守呀。段上把我搁在这一分钟,我就要守好60秒!”

王养国工作的阳原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北京、大同和张家口交汇处。站在阳原检修队工区的三层小楼凭窗而立,大秦铁路近在咫尺。如果把大同湖东编组枢纽作为大秦铁路的龙头,那么为牵引机车供给电力动能的阳原供电车间所辖的87.305正线公里恰是龙颈,而王养国所在的阳原检修队管辖的44正线公里的供电线路恰处于乌龙的咽喉要冲。

1988年12月,大秦铁路一期正式开通运营。1990年8月,20岁的王养国从大同铁路运输技校毕业,被分到阳原供电车间。那些年,正是大秦线条件最艰苦的年月,吃水难、出行难、取暖难……就连去巡视供电接触网线都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渐渐地,王养国没有了刚入铁路时的热情与激动!看着徒弟眼里喜悦之情一日日黯淡下去,师傅急在心里。一天晚上,吃过饭,师傅把王养国叫到跟前,拍着他的肩,语重心长地说:“大秦线是第一条重载铁路,咱是第一茬儿供电职工。今后,提起大秦线不一定有人记得咱们的名字,但咱们也不能给第一茬‘供电人丢脸!”师傅平和的心态、朴实的作风,让王养国增添了荣誉感。

在技校时王养国学的是电力工。被分配到阳原后,每当师傅们背起工具袋,他就追着师傅让带上自己去。到了线路上,师傅们干,他就在一旁用心揣摩。跟师傅学了一段时间,王养国就向师傅提出“让我试试干”的请求。并且,每个活儿干完,他都总结一遍,哪干得好,哪干得不好,哪个环节还能提高效率。渐渐地,师傅们去干活儿作业都愿意带上王养国。半年见习期满,日常的电力活儿师傅就能放手让他去干了。定职后的第二年,他参加第一次技术比武,夺得了全段电力专业第二名。

1991年底,电力工区和检修队合并,王养国转岗为接触网工。那时候,大秦线天天有检修、维护接触网的“天窗”时间。王养国他们也就每天在悬空的接触网上摸爬滚打,处理各类网线缺陷、故障,实作技能突飞猛进。很快,他成了工区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接触网和电力两个工种都精湛的业务骨干。十年磨一剑。王养国一步一个脚印,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1999年底,车间干部让王养国接任班组副工长。从此,王养国在阳原供电检修队实实在在扎下了根!

即使今天,王养国还是说:“阳原比大同肯定苦,但大秦线区段也得有人守呀。段上把我搁在这一分钟,我就要守好60秒!”

在王养国由学徒成长为副工长的同时,大秦线的运量也一路攀升。随着运量的飙升,对牵引机车的供电设备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专门用于检修、维护接触网线的“天窗”时间却越来越少。面对安全运输的巨大矛盾与压力,段提出了“‘天窗外向巡视要安全,‘天窗内向检修要质量!”的口号。于是,每天大秦线和路基上,总有一些戴着蓝色安全帽、身穿黄马甲的人,或用仰视目光和高倍望远镜,对接触网线一寸寸搜索、端详,或用脚板沿着接触网线路一步步丈量、测量数据、监控网线……有时,他们还要化作蜘蛛侠,在悬空的网线上检修、维护:一个螺母、一个螺母地紧固,一个线夹、一个线夹地检查……严寒酷暑,风雪交加,从不间断,越是天气恶劣越是巡检频繁。

每年3至7月,百鸟繁殖,鸟儿们啄着铁丝、铁皮和潮湿的树枝杂物就在接触网线杆、钢塔上筑巢搭舍。在雨季鸟窝被雨水淋湿后,常常使接触网接地、跳闸,直至断电,严重危及着大秦线重载列车的安全运输。经过对接触网线频繁跳闸的原因分析,王养国发现,管内设备跳闸一半以上都是因鸟窝和雷击而起。为此,王养国就和职工们反复观察、分析、尝试,把从接触网上换下的废旧70号钢线截成六七厘米,做成鹰爪状,装在鸟儿经常搭窝的接触网钢柱上,再用钢线卡子固定,起到了驱鸟又不伤鸟的环保效果。据核算,每个成本不过30元左右,较之段里以前每个100多元的“驱鸟扇”成本大幅下降,且不易损坏。之后,王养国又在一次班组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上得知,口泉供电工区工长兼党支部书记章永山也在试行这种方法。下了课,王养国马上与章工长切磋起来。一聊才知道,俩人虽然制作原理、方法大致相同,但章工长制作成本只有七八元,差别就在王养国他们用的是钢线卡子,而章工长用的是更加便宜实用的普通螺丝。“取经”回来,王养国当即对自制“驱鸟器”的固定部件也改用了普通螺丝。如今,放置了驱鸟器的接触网钢柱、线杆上再没发生过因鸟儿筑巢导致断电、跳闸的安全隐患。同时,他又根据两年来设备跳闸位置,精确锁定雷区分布地点,安装了12套避雷针,有效预防了雷电对接触网线的危害。

2012年,段、车间把阳原检修队工长的重担交给了王养国!

在王养国眼里,检修、维护大秦线的“天窗”时间比金子还宝贵。为提高“天窗”时间的工作效率,王养国还对作业组织方式进行了调整、改进,将原来检修接触网线的梯车放在检修区段两端,向中间推进检修,调整为两台梯车同时从一端出发,如此一来,省下了大量来回接送作业人员的重复时间。按照规程,接触网设备每3年平推整治一遍,阳原检修队却主动压缩为每两年就要平推整治一遍。更有创新的是,针对大风天里由于接触网线跨距大,承力索和中锚辅助绳在风力的作用下,相互磨损严重的问题,王养国在接触网定位点中间用钢线卡子将承力索与辅助绳分别牢固,使两者减少接触、摩擦。僅此一项技术革新,就在段季度合理化建议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

截止日前,阳原检修队保持连续9年无责任设备故障的纪录!

“这是一个让咱阳原检修队露脸的时候,咱们再苦再累也要干漂亮了!”

2013年的酷暑让阳原检修队的职工们记忆犹新。就在那年,阳原检修队接到大同西供电段“打造标准化示范建设区段”的任务。领到任务后,王养国第一时间召集检修队职工开了动员会,他对职工们讲:“这是一个让咱阳原检修队露脸的时候,咱们再苦再累也要干漂亮了!”

七月流火,王养国和工友们一道白天黑夜连轴转:晚上排计划、定进度;白天“天窗”时间内平推检修、调整数据,“天窗”时间外把管辖内的1000多根接触网线杆从红线、白底、数据标到警示标每根喷刷4次……王养国一根一根盯,一项项标注,天天往返三四公里,脚底磨出了血泡,依然顶着烈日守在线路上。而他却担心工友们中暑,给大家安排间休时间,轮流到现场,自己却始终盯在现场,没休过一天。好良田不辜负庄稼人的汗水——那年夏天,在路局组织的标准化验收中,阳原检修队管内的接触网设备被评定为“全局供电系统标准化示范区段”。

紧接着,段里又把配合技术科完善《接触网工岗位作业指导书》的任务交给了阳原检修队。这是个“文人书生”的细致活儿,对整日在接触网线路上风吹日晒、攀高爬下的“大老粗”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亦然,接到任务的那一刻,王养国对职工们讲:“这是段里对咱检修队标准化作业的肯定和认可。我不信咱们干不好这个精细活儿!”首先,他们从段技术科给的初稿学起,前前后后,新的旧的找了20多本专业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句话、一句话地比对,既学新的也翻旧的,实在弄不懂的就用手机上网查,查还弄不清的就记下来,第二天请段技术科帮助分解。这样理论方面干了两个多星期,总算把书上文字类的内容撰写下来。回过头来,王养国又挑了4名技术业务最好的青工重点培训,并按照新指导书的各项作业流程对每一个步骤进行实做、拍照,再把示范图片一张张归类插入到书页中……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王养国带领的阳原检修队补充完善了9项接触网工岗位作业标准;22项检修作业标准指导流程,选配示范图片200余张,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为接触网工及检修人员提供了标准化的作业、工艺流程。

对大秦线沿线的“兵头将尾”来说,既要带兵打仗,还要担起做“家长”的责任。特别是在职工两纪管理方面,王养国的较真是出了名的。在他从副工长到工长的16年里,始终带头执行一条铁律:任何人,班前、班中绝不许饮酒!平日里,王养国常借倒垃圾的机会,悄悄地检查工区院内所有的垃圾桶,看里面是否有酒容器的踪影。有时,他还索性趴到职工宿舍床底下寻找与酒有关的蛛丝马迹,甚至连空矿泉水瓶都要拿起来闻一闻才放心!

职工们背地里议论说,王养国有“强迫症”!

王养国听了不但不在意,反而平心静气,说:“我就是有‘强迫症,这病你们多会儿戒了酒,我这病多会儿就彻底治好了。”果不其然,2015年夏季的一天,王养国意外地从垃圾桶里发现一个空的啤酒易拉罐。他不动声色,逐人排查,最后终于找到了“嫌疑人”——这名职工说,是朋友有事过来找他,自己带来自己喝的。王养国不信,找人拿来测酒仪,看到测试结果显示正常才信了。事已至此,王养国仍然没有放过:他不但把这名涉“酒”职工和当班副工长一起进行了处罚,同时他自己也主动找到车间,要求车间考核处罚自己。通过此事,对职工们触动很大,也就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触碰“涉酒红线”了。

“谢谢王工长,你救了我儿子。孩子交给你我们一百个放心!”

阳原检修队43名职工,青工占到了67%。这些85后、90后青工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王养国清楚,班组今后得靠这批年轻人担重任、挑大梁。所以王养国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为每名青工量身定制了培训计划,亲自盯着实作演练。手把手带,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地教。无论烈日当空,还是朔风凛冽,训练雷打不动。每次他都是第一个出现在演练场,招呼青工逐个进行演练。

酷暑的塞外,烈日当头。有一天气温高达35度,小伙子们想,今天咋也得等凉快下来再开始演练吧?万没想到,演练时间刚到,演练的铃声准时响起。由于仓促,有的青工没来得及拿工具、穿黄色马甲……见此景,王养国拉下脸,说:“天热怎么了,天热就不用练了?大秦线的险情不挑天热天凉。正相反,接触网线越是天气异常越容易出问题。所以没有商量,我们的演练必须实打实地来!”在他“魔鬼式”的演练下,青工业务水平迅速提升。每年大秦线集中修会战,王养国有意识地给年轻人提供历练的机会。渐渐地,28名青工个个都能网上杆下独当一面。

现今,王养国的独生子在晋北怀仁上高中。由于想念儿子的原因,在他眼里,分到自己班组的青工就是自己的孩子。作为班组党支部书记,他关注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青工爱吃啥、爱玩啥,家里都有什么亲人,哪天的生日……都被王养国暗暗记在的心里。

班组里,一名青工休班时胳膊摔骨折,请了病假,还悄悄换了手机号,一个多月音讯皆无。王养国觉得事有蹊跷,决定亲自上门探个究竟。没想到几次三番没能找到这名青工。他从侧面了解到,这名青工是迷上了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还经常投资买装备,一花就是几千块。王养国意识到问题严重:这样下去,孩子不就毁了吗!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他感到自己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每到休班的时候,王养国就直奔这名青工家附近等候。终于在一天深夜,等到了这名青工——这已经是王养国蹲守的第七个晚上。王养国耐心听完青工的解释,没有半句责怪,只是平静地叮嘱他:“既然骨折已经恢复好了,就上班吧。你是个男人,得承担起养家的责任!”这名青工上班后,王养国打定主意“看住他”,不让他掉队,经常利用休息日去他家串门儿谈心。渐渐地,这名青工向王养国敞开了心扉。王养国还把他的父母请到工区来,共同做他“戒电游”的思想工作。一边是苦口婆心的工长,一边是声泪俱下的父母,这名青工终于逐渐反思起来——当他无意中抬头,猛然看到父母都已两鬓斑白时,扑通一声跪在父亲脚下,表示下决心戒掉网瘾!事后,这名青工的父亲拉着王养国的手,激动地说:“谢谢王工长,你救了我儿子。孩子交给你我们一百个放心!”

随即,王养国趁热打铁,又在业务上给这名青工“开小灶”。在王养国的悉心关怀下,这名青工很快成为熟练的操作工。2016年,这名青工在大秦线集中修施工中发现一处重大设备隐患,被段给予2000元的重奖。

在职工们眼里,王养国话不多,刚接触可能还让人觉得不那么好接近,但职工们都知道他的心是热的。平时,工作上、生活上,不管谁,一旦有什么难事儿、急事儿,让王养国知道了就成了他自己的事儿。2015年,职工袁晓峰刚出生两个月的孩子就开始便血,晓峰因此调休了几天,带孩子去了大同好几家医院都没查出原因。袁晓峰上班的第二天,吃过晚饭,王养国突然把他叫到工长办公室,问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晓峰想,跟工长说了也没用,反倒让他担心,就说:“没事。”王养国说:“你小子平时啥样我不知道吗?准有事,别瞒着,说实话!”见王养国追问得紧,晓峰就把孩子便血不止的事说了。王养国听完,带着关切的口吻责怪他:“你咋不早说,孩子这么小,多危险啊!给你再调休几天,明天一早就回家去,领孩子看病去!”第二天天还没亮,王养国再次把袁晓峰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昨夜托人在北京儿童医院给孩子联系好了专家,让袁晓峰赶紧带着孩子去看病。听罢,晓峰热泪盈眶……

“等我的病好了,我还要时常不断地给阳原检修队的工友们多包几顿饺子吃……”

2016年9月30日是王养国夫妻俩结婚20年的纪念日。为此,王养国亲手为又一次化疗结束的爱妻做了几道合口的饭菜,并提前在手机里下载了一曲《知心爱人》。当“让我的爱陪着你直到永远,你有没有感觉到我为你担心……”的旋律在阳原租住屋里回荡时,妻子赵建军幸福地也吟唱起来。

“老夫老妻”的王养国与赵建军夫妻俩,20年里从来没有当面说出过那个酸酸的、麻麻的“爱”字!可在他们心里,却有太多、太深的知心话、爱与情。于是,夫妻俩便用微信,相互吐露出携手一生的誓约:

赵建军用微信向丈夫表达:“我的知心爱人,感谢你在我最难熬的日子里对我不离不弃、相伴相随!”

王养国用微信给妻子回复:“此生从未后悔与你牵手,我会爱你,呵护你,直到永远……”

各级组织没有忘却王养国、赵建军这对风雨同舟、相亲相爱的夫妻:路局主要领导亲自将救助金递到赵建军的手里;段领导亲自将电饭锅、電磁灶和洗衣机送到王养国夫妻在阳原租住的房里……难怪赵建军发自肺腑地说:“领导们对俺们两口子太好啦!”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26年来,王养国默默扎根大秦铁路,舍小家、献大秦,始终坚守“不忘初心”的誓言,以26载的青春年华与岁月人生,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实践了“负重争先、务实创新”的大秦铁路重载精神。

2016年11月10日,塞北大同晨风凌厉。天刚放亮,王养国陪着妻子赵建军走进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例行复诊。临近中午,诊断书出来了,上面的各种指标都要比王养国、赵建军夫妻俩想象的更加乐观!妻子赵建军捧着《诊断书》,信心满满地对丈夫王养国说:“等我的病好了,我还要时常不断地给阳原检修队的工友们多包几顿饺子吃……”

猜你喜欢
大秦线工长网线
7月份大秦线货物运输量同比下降20.75%
宽容来得及时
关于如何降低配网线损的研究
加强配网线损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大秦线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技术适应性研究
关于HXD型电力机车技能培训的几点思考
大秦线重载车钩惯性裂纹问题研究
白月光
网线与网线头区别以及网线的接法
改进等效容量法在含风电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