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2017-03-09 22:01
环球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贷企业财务

贾 艳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银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贾 艳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信贷风险是金融机构的风险体系最为关键的风险种类之一,也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中最为重视的风险因素。在金融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最近几年,我国整个金融行业对信贷风险十分重视。下面笔者对银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

银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

一、引言

在金融机构的风险体系中,信贷风险是最为关键的风险种类之一,这也是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中最需要重视的主要风险之一,一旦金融机构产生信贷风险,就出现大量的呆账,信贷质量将会降低,在严重的金融信贷风险环境下最终可能直接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因此,在金融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最近几年,我国整个金融行业对信贷风险十分重视,我国中央银行对金融行业,特别是中下金融机构的信贷监管力度十分强大和严格,但是目前银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还存在这许多问题。

二、银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集中度高。贷款整体投向上与其它商业银行一样,偏重于工业和基本建设以及房地产业,并以短期贷款为主,这势必加大行业贷款的集中度,形成较大的风险。信贷投向集中在优势行业和大型企业,虽然短期内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所提高,收益较稳定,但也使得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则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就会受到影响;其次,信贷风险计量水平低。采取贷款风险度对信贷风险进行计量,具有简便,易操作,能够提供风险的量化结果。然而,贷款风险度的测算不仅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还存在信贷风险度只能粗糙刻画风险等问题。由此可见,贷款风险度方法通过信用等级风险系数和贷款形态等因素考虑了企业信用风险,但是它并不严格符合概率论的意义,只是采用近似加权平均计算全部贷款资产风险;还有,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素质不高。信贷业务的调查和审查认定涉及到企业财务分析、行业分析、产业分析和法律分析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尤以企业财务分析和法律分析的专业性最强。由于各信贷人员受其知识面,经验和能力等方面所限,造成在调查,审查等信贷管理工作质量低下,影响了信贷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加强银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1、加强银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防范意识

银行工作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尽职尽责。信贷风险是一个由小到大,有无到有的动态发展过程。信贷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这均决定了在信贷管理中要求员工必须树立全过程的风险防范责任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职责。例如在风险评估中,除了要认真核查客户账面财务信息,还要对企业的发展愿景、财务指标的真实性等进行认真调查;;对老客户新办理贷款业务,不能基于前期的认知,要按照贷款流程,严格调查和评估每一项内容。还要培育合规文化建设。合规是银行的立足之本,信贷风险的存在很大一部分上是因为隐含内部存在违规行为,才让风险成为可能。银行必须建立合规文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流程,严控风险。

2、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首先,构建客户信贷偿还能力指标体系。衡量客户企业的贷款偿还能力,特别是对客户的最大偿还能力进行衡量,有效保障客户能在承担还款能力的范围内,并避免客户利用资金进行投资行为的膨胀。并且良好的客户信贷偿还能力,还可以规避客户资金进行移位现象,保障客户及时按照合同约定偿还月贷款额度。其次,建立企业财务能力分析模型。利用贷款企业最近几年的财务报表数据,结合企业发展实践,以及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预测未来企业财务变动状况,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等,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在已发放贷款的业务中,利用企业财务能力分析模型,也可以及时发展企业财务上面表现出的问题,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做好预警。最后,对企业综合贡献能力进行准确定位。对银行客户户业评定授信等级,将其作为客户企业进行贷款审批的重要标准。

3、进行风险组织架构调整,实现风险控制前移

首先,按照银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对银行风险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银行管理层对风险组织管理部门的垂直领导,风险组织管理部门对公司董事会负责,直接将风险情况向公司董事会汇报;其次,将银行风险管理纳入业务管理流程和体系中,以客户为导向,对风险管理的流程进行优化,在信贷业务流程是,建立“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两级平行作业机制,将银行信贷风险进行前移。第三,成立专门的信贷风险计量部门,从事风险的评估、预测和防范工作。加强风险测量工具的研发和引进,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加强对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

4、发挥内部审计在信贷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确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足够的权力,实现内部审计部门对银行信贷业务随时查、随便查的权力。监察和监督过程中对于发展的问题,要坚持随时处理的原则,实现早处理;对有问题的部分追根溯源、责任到人,严格按照银行管理制度进行处理;确定对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无法代替地位的认识。由于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依附于银行其他部门,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不突出,因此在实际信贷监管中作用不明显。因此必须加强银行对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突出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加强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的团队力量,并用健全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职能和责任,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

四、结束语

总之,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不仅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严重的时候会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当前,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全球金融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成为衡量金融机构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1]赵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管理的特色经验[J].现代金融,2010(1):14-15

[2]吴占权,朱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管理[J].农村金融研究,2009(4):71-74

[3]王钧杰.苏南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2):68-69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信贷企业财务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