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09 22:01
环球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孙 倩

沈阳市沈河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集中管理办公室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孙 倩

沈阳市沈河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集中管理办公室

内部审计是促进事业单位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事业单位内部展开的一项客观独立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在我国事业单位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对于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工作心态不正确及缺乏良好的内部审计体系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有效发展,为此就必须要了解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问题,以便能针对性的作出优化措施。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做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希望能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却未能及时形成与之匹配的功能,大多数事业单位还局限于财务审计,对于事后审计、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真实性、有效性的内部审计都未能合理进行,以致审计职能无法全面发挥其效果。同时,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其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审计知识和财务知识,对于经济学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也要有一定了解,只有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专业性。而我国目前状况是多数审计人员仅仅是通过相关机构获得资格进入职场,对于内部审计的专业知识未能全面掌控,以致内部审计工作中常常出现一系列问题。此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也常常受到审计人员的心态以及内部审计体系等因素影响,从而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整体内部控制能力。因此,如何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是现阶段重要研究目标,必须了解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从而作出合理的优化对策。

1.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一项较为严格的工作内容,其工作质量关乎着事业单位的持续性发展,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济理论。同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单位应配备相应的审计师、会计师以及律师等等,但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都是由会计行业转型到内审行业,这就使得多数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相关知识理论,也无法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以致所有的内部审计工作还是按照财务会计的模式依靠账目寻找问题,无法及时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这就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提出相关建议的时候缺乏依据,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1]。此外,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根基尚未成熟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其他部门对于内审部门的作用存在错误理解,认为内审部门的工作完全是在各部门的工作活动中挑刺,以致多数人都不愿与内审部门展开沟通,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性欠缺,在工作上有所懈怠和敷衍,最终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许多漏洞,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

1.2 内部审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就目前来看,内部审计在我国各个企业之间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相比较在管理方向和管理方式上都有所不同。通常企业单位都是以经济为主要目标,在内部审计中一致是以提高经营效益、预防经济风险以及完善内部控制等作为前提展开工作,并制定了完整的定量定性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而我国事业单位具有其公益性和服务性,从来都不是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作为发展前提,所以企业单位采用的内部审计理论体系并不符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需求[2]。同时,事业单位开展活动时候讲究的是社会效益,但我国现阶段对于社会效益还未制定完善的定量定性指标,也就无法作出有效的定位评价,在进行审计工作中就具有一定困难。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体系的不完善影响甚大,使得事业单位内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凭着过往经验和理解自行摸索,极大降低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也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

2.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有效对策

2.1 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事业单位应积极展开培训活动,确保内审人员能够胜任内审工作,具体需要培训掌握的内容包括有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会计学、审计学、内部审计学、审计法规、经济法、税法以及财务知识理论等等[3]。同时,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内审会议,促使内审人员能够针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将工作中的疑点和难点问题提出,通过集体力量不断优化和改善内审工作方式,促进内部审计的持续性发展。还要通过管理制度对内审人员的工作范围详细分配,将每个内审人员的职责落实到底,使内审人员能够明确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以严谨细致的心态做好内审工作。

2.2 建立完整的内部审计机构

完整的内部审计机构是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基础,如果内部审计机构不完善,势必就会使得内部审计工作中产生混乱和不协调,极大影响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为此就必须通过人员设置、机构设置以及经济来源等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就人员设置上来说,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内审人员存在身兼两职的情况,不仅要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还要负责财务工作,这不仅会影响到两者工作的效率,也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营,为此就必须要作出抉择使其只能担任一项职位。其次,在机构设置问题上,应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并详细划分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以保证财务部门、监察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的权利职责清晰明确,避免各个部门进行工作中产生相互影响[4]。最后,就经济来源来说主要是内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问题,鉴于目前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可以合理采用内部审计人员派遣制度,通过财务部门或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内审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进而使内审审计具有独立性、权威性以及有效性、

2.3 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方式

在以往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常常都是将单位财务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真实性作为主要目标,但这种方式仅仅能够适应

下转(第4 1页)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