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视角下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研究
——以农行“E农管家”为例

2017-03-09 22:01黄伟东
环球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易用性意愿信任

黄伟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农户视角下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研究
——以农行“E农管家”为例

黄伟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工具,金融扶贫也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在推进金融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发挥创新精神与模范带头作用。本文以中国农行湖北省分行推出的“E农管家”为例,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多种方法,同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构建农户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的SEM模型,从农户视角,探究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我国金融扶贫工作。

金融扶贫;农户视角;贫困地区;互联网金融

一、引言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我国贫困人口众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要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同时,金融扶贫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扶持。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这也为金融扶贫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信息、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上拥有巨大优势,但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着信用评级能力弱、风险管理能力差、信息安全技术有待提升、金融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它提供金融、缴费、支付、结算、消费等多种服务,建立起了一个三农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一头连接着农户,一头连接着批发商和经销商。

要想让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贫困农村地区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农户视角探究农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而这真是本文期望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与现实层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SEM模型实证分析

(一)理论模型框架

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对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进行梳理,,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和投资者行为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效价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任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建立了农户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模型。其中的因变量是使用意愿,外生变量是信任、产品认知度和期望收益,内生变量是感知风险、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相对优势、兼容性。

具体来说,本模型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本框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直接影响使用意愿,并且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由于期望收益和产品认知度受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影响较大,本文将其作为外生变量。由于信任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将其设为外生变量,结合信任理论,它不仅可以通过影响感知风险、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相对优势、兼容性来间接作用于使用意愿,还可以直接影响使用意愿。

(二)模型假设提出

根据建立的理论模型,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本文提出了以下假设。

H1:认知度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2:期望收益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3:感知风险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具有负向影响。

H4:感知有用性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5:感知易用性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6:相对优势对农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7:兼容性对农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8:信任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9:感知易用性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感知有用性具有正向影响。

H10:感知易用性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相对优势具有正向影响。

H11:兼容性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相对优势具有正向影响。

H12:信任对感知风险具有负向影响。

H13:信任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感知有用性具有正向影响。

H14:信任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感知易用性具有正向影响。

H15:信任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相对优势具有正向影响。

H16:信任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兼容性具有正向影响。

(三)模型分析结果

通过运行SPSS19.0和AMOS 24.0,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认为,期望收益、感知风险、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直接影响农户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并且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和相对优势。信任通过影响感知风险、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影响使用意愿。同时在本文研究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信任、产品认知度、相对优势和兼容性对农户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有直接影响,而且兼容性对于相对优势的影响也不显著。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农村地区推行效果不佳;农户互联网金融产品认知度层次不齐,总体低下;惠农互联网金融产品功能繁杂缺乏针对性;政府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重视不足。

针对上述现状与问题,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完善金融产品设计,而政府则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立法监管制度并且致力于提升农民文化水平与素质。

[1] 刘志平.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启示[J]. 中国金融. 2015(03).

[2] 耿培军.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 河南大学2014.

[3] 曹胜.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J]. 金融纵横,2014.

黄伟东(1994-05),男,汉,湖北黄冈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猜你喜欢
易用性意愿信任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政务软件易用性评测探究
老年人家电产品易用性设计研究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网站易用性评价调查问卷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信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读者消费俱乐部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