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方法探讨

2017-03-09 22:01
环球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基站基础设施

刘 毅

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方法探讨

刘 毅

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对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方法进行探讨,实现了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全面统筹,解决新建通信设施选址难、同类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为保障通信基础设施的规范建设和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性的、指导性的作用。

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方法;探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物质生活的提高,导致城乡居民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高,相关部门对电磁环境辐射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人们对通信基站等涉及电磁环境辐射的认识存在误解;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重复建设等问题逐步显现,因此,亟需能从源头根治以上问题的文件出台。

本文拟对《规划》方法进行探讨,寻找能够将通信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相适应的方法,以解决新建通信基础设施选址难、重复建设、空间资源浪费等问题。

2.规划方法探讨

2.1 通信基础设施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衔接

2.1.1 城乡规划重点。城乡规划是按城市总体规划[1]要求,对城市局部地区近期需要建设的房屋建筑、市政设施等作出具体布置的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是指导、调控城乡规划建设的基本手段。

2.1.2 通信基础设施规划重点。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分为通信局所、通信基站、通信管道规划[2],同时也属于城乡规划中专项公共设施范畴,因此其规划是以通信网络发展规划为依据,同时须与城乡规划相衔接。

2.1.3 通信基础设施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衔接。通信基础设施规划作为城乡规划中其它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原则即要满足通信技术及发展要求,又须满足城乡空间用地等相关要求。因此,通信基础设施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衔接点为提出通信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原则,明确对城市空间的用地要求,并与城市空间用地有机衔接,实现规划一张图管理[3]。

2.2 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现有的通信基础设施能满足已建成区域的现网用户需求,但也存在通信基础设施作为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属性不明确、现有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已不能满足新规划区域的信息通信需求、对电磁环境的宣传不足等问题。

2.3 规划目标及重点规划内容

2.3.1 规划目标

规划从城市规划和通信发展层面提出以下规划目标:

一是城市规划层面。将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综合性和专项法定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属性,保障其建设通行权;同时减少通信基础设施规划重复建设,节约城市空间资源。

二是通信发展层面。指导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合理布局,提升城市功能、保障民生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2.3.2 重点规划内容。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与城市空间布局密切相关的通信基础设施规划[4]。结合通信行业的特点分析,其与城市空间布局相关的通信设施有通信局所、通信基站、通信管道,因此将通信局所、通信基站、通信管道的相关标准、布局原则作为规划重点。

2.4 用户需求预测。根据各行政区规划发展定位对通信的要求,从社会环境、行业发展等方面着手,通过对现有成熟地块抽样分析,结合城市规划、人口发展等因素,用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规划期内固定宽带及移动通信用户普及率指标,进而得出规划期内通信用户发展规模。

2.5 各专业的总体规划方法

规划的重点内容中通信局房、通信管道和无线基站须根据业务用户预测、成熟区域抽样数据和规划区域信息等测算出规划区域业务量,以此建立覆盖模型,得出模型数据,再根据同类的已建成区域的通信设施数据进行校验。

2.6 规划布局原则及设置场景

通信基础设施应按照国家和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发展战略,根据相关法律、规范要求,充分考虑功能分区、城市发展等特点进行规划布局;同时应满足未来移动通信发展以及未来技术演进的需求;按共建共享、节约城市资源的原则,确定通信基础设施的布局原则。

2.6.1 通信局所。通信局所分为中心机楼和通信机房;中心机楼只设置于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需独立占地;通信机房按通信网络需求进行设置,可设置于公共设施或公共绿地内,也可依附于建筑物,同时预留基站设备安装。

2.6.2 通信基站。通信基站分为地面站和楼面站;地面站优先选择设置在城市道路、绿地、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楼面站优先利用行政办公楼、地铁站点、商业楼宇等公共建筑进行规划、建设。

2.6.3 通信管道。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快速路、城市主干道路、次干道路、支路等应同步规划通信管道或预留通信走廊。

通信管道走廊优先选择人行道,其次为道路绿化带、中央分隔带,最后为路肩、慢车道、边坡或路侧隔离带,禁止布置于快车道内,其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

2.7 环境保护

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科学、有序进行,对规划提出以下环境保护要求:

1)通信基站发射功率应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5]和《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的相关控制要求。

2)基站设备必须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进网许可证,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

3)通信局所和基站机房内的电池组应采用免维护密封铅酸蓄电池,并按照《通信用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要求》等文件的有关要求进行妥善贮存和安全处置。

2.8 保障措施

为保障通信基础设施规划落地,并有序推进,确定以下保障措施:

1)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

2)各基础通信运营企业应积极按照规划开展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保障其全面服务于地方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

3)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依法按照规划进行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通信系统,增强城市通信保障能力。

3.结论

《规划》实现了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全面统筹;解决了新建通信设施选址难、同类设施重复建设、通信设施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本文是对已完成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的总结,也是对通信设施如何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探讨,希望此文能为从同类项目的同仁们提供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4]4号)北京 2014;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城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的通知》(建规[2015]132号)北京 2015;

[4]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 GB/T 50583-2013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5]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4。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基站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小基站助力“提速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