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精准扶贫”全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2017-03-10 08:43孙昌山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村容村貌项目区生态效益

孙昌山

近年来,清水河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密围绕全县“精准扶贫”重点工作的发展战略,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科学组织、精心实施,全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在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上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2015年县农开办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总投资6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00万元、自治区投资128万元、地方配套32万元。项目区位于城关镇,共改造中低产田4400亩。

2016年縣农开办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总投资4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21万元、自治区投资103万元、地方配套26万元。项目区位于宏河镇,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项目区亩增产粮食250公斤,项目区年增产粮食75万公斤,年净增产效益99万元,农民人均增产粮食239公斤,增加纯收入316元。

两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效实施,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7400亩,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保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二是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较快增加。项目区新增粮食163万公斤,年直接受益人口达到3000人,直接受益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20元。三是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发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民现代农业意识、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五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国家出钱帮助农民打井、铺路、植树,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是民心工程。六是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生态效益显著。在项目区通过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网格,既增加了水土保持能力、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又改善了生态气候环境。同时,通过整合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农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作者单位:清水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

猜你喜欢
村容村貌项目区生态效益
漫谈生态效益特性
杂谈农村的变与不变
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新途径、改变村容村貌
我的手里拎着一只旧木桶
加快推进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