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实验安全防护意识培养

2017-03-10 00:16王建波薛亚楠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废液医学院校仪器

王建波,曲 怡,薛亚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847)

浅谈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实验安全防护意识培养

王建波,曲 怡,薛亚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847)

医学实验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院校的不断努力,因此学生实验安全防护意识培养逐渐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保护学生实验安全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已逐渐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学生自身保护意识对实验室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就高校实验室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培养注意事项,以创造出一个安全高效的实验环境。

医学实验室;实验安全;安全防护意识

医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医学院校学生很大一部分需要利用医学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完成课题内容。学会使用实验室相关实验手段解决临床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基本手段[1]。然而由于医学院校学生偏重于临床,对实验室安全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往往给自身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学生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出现实验室饮食、不穿白大褂、垃圾分类不明确、不戴手套接触有毒试剂、有毒废弃液体直接倒入下水道等现象,造成很多安全隐患[2]。

实验室安全不容忽视,历史上实验人员由于自身保护意识不足,出现过很多触目惊心的现象。1961年莫斯科Gamateya研究所气溶胶感染致113例患者发病;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布鲁氏菌病研究实验室发生布鲁氏杆菌泄露,感染45例,死亡1例;我国HFRS实验室在进行野外动物病原分离研究工作时,发生了一起实验室人员感染事件,造成6例发病;2005年初在牡丹江地区某高校动物实验室内发生大白鼠感染出血热事件,造成4名实验者感染[3];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做实验而被感染布鲁氏菌病,而在做实验时仅需要戴上手套即可避免感染[4]。现今医学院校学生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对危险有毒试剂等认识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虽然高校一直在完善各项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对学生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5]。

1 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实验安全防护意识

1.1 保持实验室清洁

目前,高校实验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例如学生不注重实验室清洁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食物、衣服、手机等随意与试剂堆放,不穿戴白大褂、帽子、口罩,穿露脚趾的鞋。实验结束以后,不清洗实验台,不拖地。这些不良卫生习惯均有可能导致实验室感染或有毒物质泄露[6]。因此,应要求学生注意实验操作规范,保持实验室内清洁整齐,定期打扫实验室,以保证自身安全。

1.2 加强仪器安全操作意识

实验室常用大型仪器有高压灭菌锅、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等。这些仪器使用不当,均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事故,因此需要由专人专管,学生在使用前也必须受到严格培训,防止意外发生。另外,小型电器,如烤箱、恒温箱、水浴锅等使用时应该定时查看,杜绝烤箱插电过夜,消除火灾隐患。实验室仪器可能存在的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放射性实验导致仪器污染。我们在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常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标记,在使用放射性元素标记过程中会导致仪器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学生不注意自身防护,就会受到一定损害,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操作,保护自己,并对实验室可能污染的仪器进行放射性检测,实验产生的垃圾应该用专用容器进行收集并集中处理。

(2)安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高压蒸汽灭菌锅操作流程并不熟悉,出现高压时不添加水、尝试强制打开高压蒸汽灭菌锅、长期不清洗高压蒸汽灭菌锅等违规现象。高压蒸汽灭菌锅如果操作不当会引起爆炸,发生危险,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及时添水,温度及压力降至规定范围后才能开启锅盖,并定期检查安全阀,此外还要在学生使用前进行安全培训工作。

(3)烤箱等物品的安全使用。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个别不安全现象,如学生为节省时间,将烤箱、恒温箱、水浴锅等仪器过夜使用,烤箱等仪器如果操作不当会引发火灾,而夜晚实验室无值班人员,烤箱过夜使用极有可能引发巨大安全事故。因此,应加强学生火灾防范意识,禁止在烤箱中烘干易燃易爆物品,在使用过程中有专人看守,避免仪器过夜,防止火灾发生。

(4)离心机的安全操作。在进行PCR等生物实验过程中常会用到高速或超高速离心机,由于其离心速度过快,操作不当则易发生危险。例如,学生在离心前没配平,则有可能导致离心转子飞出,威胁生命安全,或导致试管破碎,造成污染,危害学生健康。因此,需要加强离心机使用培训,加强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并定期对离心机进行检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液氮的安全使用。搬运液氮时,需要在目标电梯楼层等待,人员不可和液氮同处于密闭空间内,防止液氮爆炸导致窒息。另外,细胞实验常使用液氮进行冻存,在复苏时,应带好专用手套及护目镜,防止冻伤事故的发生。

(6)实验室玻璃制品的安全使用。在实验过程中,常需要使用一些玻璃器皿配试剂、研磨、进行化学反应等,这时玻璃器皿中可能残留各种细菌及有害化学物品。因此,在使用玻璃器皿时,应注意防止被玻璃割伤。玻璃器皿使用完毕后,要仔细清洗、高压灭菌,以备下次使用。

实验室相关仪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SOP(标准作业程序)进行操作,使用前了解注意事项,做好仪器使用记录。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在发生事故后可及时采用适宜方法施救。

1.3 加强化学物品安全防护意识

医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试剂,包括有毒、易燃易爆等物品,不当的使用方法会危害学生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加强学生化学物品安全防护意识,对试剂进行严格管制,单独存放,领用必须登记,操作时戴口罩、手套,并在通风橱中进行。另外,实验室中应该划分特定区域进行此类试剂相关实验,确保污染范围降到最小。

(1)DNA电泳染色的溴化乙啶(EB)。EB可与生物DNA结合并嵌入碱基分子中,在DNA复制时会造成复制错误而导致基因突变,因此EB属于致癌性危险物质。在实验过程中应将琼脂糖凝胶冷却至60℃左右再加入EB,防止其挥发,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戴手套,在实验结束后对EB溶液进行净化处理。(2)丙烯酰胺。用于蛋白电泳分析的丙烯酰胺也具有较强毒性,它是一种神经毒剂,毒性可累积于人体且不易排出。在使用时需戴口罩及手套,划分专门电泳区域,配制液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以保护自身安全。(3)DMSO。冻存细胞所用的DMSO也具有严重毒性,在与皮肤接触或者经呼吸道吸收以后会导致蛋白变性,具有强烈的肝肾及血管毒性。因此在使用DMSO时应避免其挥发,不小心接触后可以使用大量清水冲洗。(4)其他有毒试剂。实验室中存在很多毒性物质,会危害实验人员生命安全,如提取mRNA所用的Trizol有剧毒;PH调节所用的盐酸、氢氧化钠、叠氮化钠、三氧化二坤、氰化钾等均有剧毒或者腐蚀性等。对这类试剂应实行严格管制,单独存放,填写使用登记表,增强学生自身保护意识,防止其直接接触有毒物品或将其带出实验室。

1.4 废弃物处理

目前,国内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实验室废弃物收集,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但是后期的教育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很多学生的实验安全防护意识薄弱,不知道如何对有害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这就会导致实验室污染,危害学生自身安全,因此在废弃物处理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提高[7]。

针对实验室废液和废弃物等应形成一套专门的处理体系,不同种类的废液对应不同的处置方法。实验者对实验所产生的一般化学物质废液按照规定先倒入废液罐贮留,同时将装废液的容器用水漂洗,将漂洗液一起倒入废液罐,然后再根据具体流程按步骤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放射性、爆炸性、病原菌、毒害品等废液则不能倒入普通废液罐,需要联系专业机构进行特殊处理。另外,实验室固定废弃物也应分类收集处理,使用黄色垃圾袋进行分类,并贴标签,经过学校统一登记回收。在细胞实验过程中,学生使用过的实验器皿应由实验技术人员统一进行消毒清洗。在实验完成后,应将废液罐彻底清洗,以便下次使用。动物尸体也应经学校登记统一处理,不可随意丢弃,将处死后的动物尸体先放入实验室冰箱储存,再统一掩埋或焚烧。

2 加强实验室学生培训管理工作

2.1 开设实验室安全选修课

开设实验室安全选修课,要求学生学习生物安全基本概念,了解学校实验室生物安全与防护工作,提高学生生物安全实验意识。通过普及开展基础科研课题所需的相关基本理论和技术、实验安全及注意事项,为学生入学后顺利且快速融入课题组、高效完成科研任务、更好地保护自身安全、全面提升个人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8]。

2.2 加强各级部门共同管理

学校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实验行为的管理工作,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规范化管理实验室[9],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严格要求学生完善实验记录本,在做完实验以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始与结束时间、仪器运行情况等内容。(2)在实验开始与结束时,要求学生认真清点实验耗材、试剂、仪器等,每一项物品来源、去向均应明确。对损坏与丢失的物品应予以赔偿。(3)完善实验室维修制度,定期检查仪器运行情况,确保仪器在实验过程中安全运行,在学生操作大型精密仪器前应予以统一培训。(4)每台设备应均由专人负责,在使用完毕后,要求学生将仪器设备清理干净,并检查仪器设备运行情况。

综上所述,学生实验安全是学校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应该慎之又慎,提升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切不可忽视安全隐患。

[1]王蓉.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实验室安全教育[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6):98.

[2]杨大俊.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3):2161.

[3]何小蓉,廖璞,王淑玲.重庆市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1799-1801.

[4]鲍小东.东北农大实验室疏忽了什么[J].共产党员,2011(20):27.

[5]温光浩,张微,陈敬德,等.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1-3.

[6]彭波.病理学研究生实验室的生物危害与生物安全管理[J].西部素质教育,2015(5):37.

[7]郭卫,王磊,赵志强,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精细化管理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2):160-161.

[8]程杉,刘华.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入学前培训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8):740-742.

[9]张玉玲,刘红梅,李桂忠.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准备实践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90-91.

G640

A

1671-1246(2017)24-0021-02

猜你喜欢
废液医学院校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含碱废液焚烧炉耐火材料研究进展
结晶法脱硫废液提盐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MVR技术在化机浆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自制金宝血滤机废液倾倒架的应用效果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