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二级管理机制下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新模式探索

2017-03-10 01:42赵妮
关键词:管理机制宿舍辅导员

赵妮

(安徽建筑大学 数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校院二级管理机制下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新模式探索

赵妮

(安徽建筑大学 数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二级管理机制改革以来,宿舍管理工作虽取得新成效,但管理模式仍受到旧模式制约,问题凸显。高校应从学院及职能部门、辅导员、学生自治组织以及宿舍长四个层面建立宿舍管理新模式,以适应机制改革后宿舍管理的需要。

二级管理;大学生;宿舍管理;新模式

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校院二级管理机制方面已形成了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所谓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是指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学校的各项工作由原来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转向以二级学院为主体。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必然会使学院成为一个自我定向、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管理实体,也可以使学生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独立生活主体[1]。大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校院二级管理机制的改革,宿舍管理工作新模式的探索无疑也是改革的必然要求。

1 二级管理机制下宿舍管理新模式探索的意义

1.1 新模式是二级管理机制下宿舍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级管理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管理重心下移,各项工作由原来学校统一管理到现在各学院自行管理。这就要求学院在日常管理等方面应履行“调查研究、策划协调、督查考核、政策指导、信息服务、制度完善”等职能,宿舍管理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也不例外。当前,在新旧管理机制交替过程中,旧的宿舍管理模式在当前工作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已经无法适应新机制的要求,只有探索出适应二级管理机制的宿舍管理新模式才能让学院在宿舍管理过程中真正发挥其管理主体的作用,才能真正盘活高校宿舍文明建设的这盘棋,构建一个校级统一管理、宏观决策,学院特色运作、职能部门合力协作的良性工作体系。

1.2 新模式是学院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级管理机制实施以后,权利逐步下放学院。各个学院、专业背景、学生素质以及生活学习状态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宿舍管理也应因地制宜。这就要求学院必须依据自身情况对管理的新模式进行个性化的探索,营造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只有探索出符合学院实际的宿舍管理新模式才能让管理工作更具实效,才能更好适应学院自身的发展要求。如果不进行新模式的探索,依旧使用千篇一律的旧模式,不利于学院创造性工作的开展,难以发挥学院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新模式是实现宿舍育人计划的应有之义

宿舍育人计划的实现旨在将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宿舍管理中,以促进良好宿舍文化氛围的形成,带动学生学习、生活态度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宿舍是除教学楼以外大学生重要的休息、生活、学习、交往场所。尤其在高校实行学分制后,课程多以选课为主,学生们没有固定的上课教室,上课时身边的同学也不停地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学生宿舍这个集体。因此,宿舍育人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如果不能探索出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新模式,那么高校育人工作就将失去宿舍这个重要的育人阵地,学校整体的教育管理秩序也将受到不利影响。

2 二级管理机制下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机制改革不到位,学院与学校职能部门之间权责不明

因为受固有管理模式的影响,当前学院在学生管理机制尤其是宿舍管理机制上仍然没有摆脱管理的旧格局。管理工作的运行仍采取学校学工部门、后勤部门、保卫部门和学院共同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管理工作分散到各职能部门,学院仅充当上传下达的角色,管理重心并未真正下移。加之,管理职能的权责划分不够清晰合理,致使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学院的宿舍管理工作更是被忽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学院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限制了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2.2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辅导员宿舍管理各行其道

不管是二级管理机制改革前或是改革后,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的辅导员都处在宿舍管理工作第一线。大多数辅导员都承担着三四百人、六七十个宿舍的管理工作,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很多辅导员的宿舍管理工作都仅仅只是以卫生安全检查为内容的宿舍走访,工作流于表面,不能充分发挥宿舍的育人作用。更重要的是,辅导员的绩效考核鲜有关于宿舍管理的内容,工作考评指标中宿舍检查方面仅粗略规定走访次数,并没有细化走访内容,以及要求达到的效果。奖罚不明,致使辅导员宿舍管理工作各行其道,积极性不高,难以取得实效。

2.3 学生宿舍自治体系缺乏,学生自我管理积极性较差

目前,学院宿舍管理基本以辅导员走访宿舍为主,以学生处牵头进行每月一次宿舍卫生大检查和评比为辅,方式依然陈旧,形式也较为单一。考核检查不能做到深入细致,难以收集日常最真实全面的数据。因此,多位一体地开展宿舍管理工作,建立学生宿舍自治体系尤为重要。没有学生自治组织,仅靠学院以及辅导员的硬性要求和形式化的检查,既不能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又可能使学生产生被束缚的逆反心理。

2.4 学生对宿舍长职务存在误解,宿舍长工作普遍没能落到实处

宿舍长这个职务在很多大学生眼里可有可无,很多人认为宿舍长没有什么权利,最多是信息传达、打扫卫生,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做宿舍长,觉得没有成就感。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宿舍长并不是学生干部,对这一职务的重视程度较低。究其原因有学生思想观念的偏颇,更有学校旧的宿舍以及学生管理制度的弊端。笔者经常走访宿舍,在问到宿舍长在宿舍哪方面作用较大时,学生们的回答都是卫生方面。他们经常开玩笑说“宿舍长不就是负责打扫卫生的吗”,足见大学生们对于宿舍长工作职责的认识之狭隘。也因此,多数宿舍长形同虚设。这严重影响了学院对宿舍的管理,更加不利于宿舍成员整体的成长。

3 二级管理机制下宿舍管理的新思路

为解决二级管理机制改革过程中宿舍管理旧模式的弊端,笔者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建立“学院及职能部门——辅导员——学生自治组织——宿舍长”四级管理模式,自上而下,齐抓共管,使宿舍管理步入新台阶。

3.1 学院及职能部门层面

二级管理机制实施后,学校宏观把控,权利下放学院,职能部门与学院的关系由上下级领导关系变为服务指导关系。学院是宿舍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者,职能部门依照学校学生工作要求对学院工作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为各学院交流搭建平台。学院在开展宿舍管理工作时,既要严格执行学校的相关要求,又要结合本院学生学习生活特点。一是要建立符合学院实际的宿舍管理制度,如制定“学院学生宿舍卫生、安全检查制度”,指标量化,责任到人;制定“转专业学生及问题学生宿舍调整细则”,将宿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制定“学院学生宿舍学风及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真正让宿舍成为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制定“学院辅导员宿舍督查工作考核细则”,细化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绩效考评相结合。二是要完善宿舍考核奖惩机制,将宿舍文明建设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作为评奖评优的一项重要指标。如设置“党员示范宿舍”“学风示范宿舍”“卫生模范宿舍”等奖项,以宿舍为单位开展榜样宣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宿舍管理工作中来。三是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宿舍文化活动。如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种文体竞赛、科技竞赛,给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宿舍文化的色彩。四是要定期开展宿舍管理工作反馈和研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宿舍管理工作体系。

3.2 辅导员层面

辅导员是宿舍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工作应深度贴近学生的宿舍生活,将宿舍育人常态化[2]。辅导员的宿舍管理工作不应以简单统计宿舍走访次数来衡量,宿舍走访应重视实效。辅导员在考查评价学生宿舍时,指标也应更多元、更细化、更贴近实际,应该变简单的宿舍卫生检查、安全检查为深入的思想引导和交流,应该更关注宿舍整体的文化风貌,包括学习氛围、和谐生活以及获得荣誉情况等。在日常宿舍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应注重推动生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经常组织宿舍间开展学习经验交流、生活技能交流、宿舍文明评比、宿舍风采展示等活动。应把宿舍管理工作与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走访宿舍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萌芽,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采用个别谈话、人性关怀等方式,将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应在日常班会基础上增加以宿舍为单位的会议,提升宿舍的凝聚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宿舍管理和服务中。总之,辅导员只有深入宿舍开展教育工作,才能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使教育更有“人情味”,工作做到“点子上”。

3.3 学生自治组织层面

在以辅导员为主力的宿舍管理中,还应将学生自身管理作为补充。因此,在学院党支部、辅导员指导下,以院系年级为单位成立从属于学院学生会的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将会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宿舍管理的有效方式。应充分发挥宿舍管理委员会的服务功能,引导学生适应环境,文明生活,很好地解决同学间矛盾冲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维护学生自身利益。通过带领学生建立宿舍公约,突出学生主人公地位,让学生参与到宿舍重要事务的决策中来[2]。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宿舍管理委员会的监督功能。相比辅导员的走访检查,由宿舍管理委员会进行的日常互查和监督可以更细化、更常态化,更及时和深入,反映的情况也更真实,同时也避免了形式化强制性的检查带来的学生逆反心理。

3.4 宿舍长层面

宿舍长无疑是学生宿舍管理最基层、最前线的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新模式对宿舍长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让宿舍长角色不再徒有虚名,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首先,宿舍长应具备过硬的素质。要让宿舍长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求他们要具备胜任这一岗位的能力。应该选拔一批生活态度积极、学习习惯良好、道德素质过硬、乐于助人、勇于担当、有一定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人担任宿舍长,以确保宿舍长队伍靠得住、用得上、顶的起[3]。其次,宿舍长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了让宿舍长工作更细化,也更有章可循,学院应通过制定“学院宿舍长岗位职责”对宿舍长工作加以规范和界定。每个宿舍长都应严格按照岗位职责有序开展工作。第三,宿舍长应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并接受学院统一考核。宿舍长工作细致繁琐,容易使人产生倦怠心理。因此,宿舍长应定期对照岗位职责开展自评自查,进行工作总结并接受学院统一的考核奖惩。对于表现突出的宿舍长,学院不仅要将其纳入普通学生干部序列参与学校评奖评优,更应单独增设“十佳宿舍长”“优秀宿舍长”等称号予以鼓励。相应地,对于不负责任或违纪的宿舍长,学院应严肃处理,及时更换[3]。最后,应对宿舍长进行后期培养和再教育。宿舍长应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安全教育、卫生常识教育、心理健康培训以及交流参观等活动,提升自身素质与才干,从而带动宿舍同学以饱满热情参与到宿舍管理工作中来。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4]所以,大学生宿舍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新旧管理机制的交替,必然产生新旧管理模式的冲突。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评估调整,使之与改革后的机制相适应,才能使管理更具实效。

[1]王东方.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工作评价体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9).

[2]张洪峰,杨筝.台湾与大陆高校宿舍育人工作比较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5).

[3]赵夫鑫,陈楠.浅析宿舍长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神州,2012(35).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2〕6号)[Z].2002-2-22.

责任编辑:卢宏业

Explore on New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Management on Secondary Level of Campus Management Mechanism

ZHAO Ni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After the secondary management mechanism reform, although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dormitory has achieved new results, the management mode is still subject to the old model constraints, the problem is highlighted. Colleges should set new mode of dormitory management from four aspects:college and functional departments, counselors, student self-government associations and head of the dormitory,so a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dormitory management reform.

The secondary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management; A new model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3.036

2017-02-15

安徽建筑大学2015—2016学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二级管理机制下宿舍文明创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数理学院为例”(201516AJDXGXM02)

赵妮(1987—),女,安徽淮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7

A

1674-6341(2017)03-0104-03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宿舍辅导员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热得快炸了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学校到底是谁的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