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化水平

2017-03-10 05:37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7年6期
关键词:职工政治思想

王 宝

(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货运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思想政治工作】

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化水平

王 宝

(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货运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也是铁路运输企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基层站段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化水平,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给职工带来希望、幸福和快乐,为转型发展聚集正能量、提供新动力。

一、深刻认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干部职工思想问题的。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化水平,必须首先关注产生问题的“源头”,“源头”的问题不解决,磨破嘴皮子、跑断腿跟子,也于事无补。当前,在基层站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上的问题。一是“无用”论。有的干部职工单纯认为抓经营效益、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思想政治工作是“空的”,既不挣钱,也不出产品,没有什么用。二是“无关”论。一些管理人员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处理问题,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

2.方法上的问题。一是形式单调。一些宣传教育还停留在开大会、作报告、读报纸等“我读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式说教上,缺乏触及心灵、引起共鸣互动的话题。二是方法陈旧。有的存在“非此即彼”的认知模式,把个性问题当普遍现象看待,对职工思想教育往往采取“一人得病,集体吃药”方法,不注意区别层次对象。三是手段单一。一些单位不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职工喜欢的教育手段跟不上。还有的唯“网络论”,宣传教育内容简单加工后“上网”或“发微”就完事,忽视对传统的谈心教育、家访等“面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运用。

3.内容上的问题。一是“规定动作”过多,“自选动作”“自留空间”不足,使得车间、班组只能被动“牵着鼻子走”,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二是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有距离,针对性不强。有的不分层次,不划类别,不注重个性需求,习惯于“大呼隆”“满堂灌”,大道理没讲透、小道理没讲实,“讲的不爱听,爱听的没讲”,不能对症下药、精准用力,点不到穴位,击不中要害。

4.作风上的问题。一是有形式主义的问题。一些基层站段、车间习惯充当“传话筒”,照搬照抄,提口号多、要求多、应付上面多,落实到班组的少。二是表现为“臆断式”供给。有的对干部职工思想状况把握不准,满足于内容讲了就行、形式有了就行,忽视干部职工的真实需求;有的凭主观想象,靠“直觉”给职工把脉问诊,用“当年的我”来评判“今天的你”,很少关照到“当下这个时代”。三是个别管理人员在做思想工作时高高在上、以我为主,还有的作风简单粗暴,“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雷卷风”,缺乏平等交流。

5.队伍上的问题。一些政工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对生产经营、现代管理知识了解不够,导致工作时言之无物,形势讲不清、道理说不明,职工心里的疙瘩解不开。还有的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不足。一部分单位存在政工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能干的不愿干,干得好的留不住,干不好的也不好安排。

二、实施精准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人们观念的变化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物质手段的进步,基层站段党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理念,优化方式方法,让思想政治工作与干部职工的思想紧密对接,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

1.适新应变,在创新理念上下功夫。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用战略眼光和发展理念,分析研判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物质、精神文化需求长期积累并且尚未破解的“难题”,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积极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供需“结构性矛盾”。要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要摒弃思想政治工作“以事为本”的思想,把“人”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关注职工个体,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为基础,依据职工层次,有区别地设置工作目标。要牢固树立为职工服务的意识。只有心里装着职工,工作服务职工,思想工作才有人听、有人信、有效果。要多为职工群众着想,研究问题、制定办法,都要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2.调查分析,在摸准实情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改变“坐商”姿态,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经常性开展调查,动态性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耳聪目明、有针对性地工作。一是关注职工思想状况。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进班组、到岗点,加强与一线职工的沟通交流,鼓励职工表达意愿、申辩和质询,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收集职工思想状况有关信息,深入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掌握职工的关注、关心、关切,形成对职工思想状况的准确把握。二是畅通信息渠道。要建立站段、车间班组、生产岗位三级信息源点,每个源点安排专人负责,定期采集信息。同时要畅通调查问卷、谈心家访、手机、微信群渠道,保持信息渠道畅通无阻。要树立大数据思维,信息采集不但要有直接相关的,还要有延伸佐证的,确保收集到的信息真实、全面。三是动态分析,掌握真情实感。要综合运用数理分析、合并同类项、解剖麻雀法等方法,定期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在选择分析对象时要充分考虑普遍性、全面性、群众性,覆盖不同年龄、职务、工种和学历,如分为青工群体、困难群体、异地群体、身体异常群体、惯性两违群体、其他群体,或者离异群体、大龄青年群体、信访重点群体、违法违纪群体等。还要善于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及时研判分析,去伪存真,弄清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别反映,准确掌握职工的倾向性问题和思想脉搏。

3.互联互通,在改进方法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改进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活力的源泉。经过长期实践,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如,说服教育、集中培训、宣传辅导、榜样示范、民主讨论、走访谈心等,至今仍普遍适用,并不会因为形势的变化而失去光彩。特别是“面对面”、一人一事、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同时,还要深化“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发挥大众传播工具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宣传,把网络办成联系职工群众,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渠道,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开通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职工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生活专题,着重加强对思想认识的偏差和共性问题的宣传引导,主动发声,先声夺人,传递正能量信息,引导职工合理合法地表达意见和诉求,使新媒体成为联系服务职工和满足职工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平台。近年来,自“网络思政”概念提出以来,相关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也要防止一种倾向: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不要只忙于“键对键”,而忽视“面对面”。只有“面对面”和“键对键”相结合,“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才能优势互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求实重效,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职工的思想问题往往跟随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产生,这就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化解思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强化思想教育功能,凸显解决思想问题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支柱的作用,不断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和主体作用。要综合施策,分类处置,既要坚持正面引导,也要做好心理疏导,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中情、理、法几个关键点,消除职工思想认识上的“怨气、邪气、堵气”,使之“顺气”,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灵活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释疑解惑,科学评判和解读,引导职工明辨是非,消除误解。加强铁路改革形势、安全生产要求、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宣传,引导职工充分认识企业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关系,收入分配与岗位贡献的关系,增强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此外,还要注重发挥人格力量的效应。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深入人心,做到职工愿意听、肯相信,这里面既有真理的力量,也有人格的力量。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各级管理人员一定要身体力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标准,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情感的力量,在“立行”上作表率。

5.健全机制,在同向发力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地生根,必须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工作机制。要树立多元主体共治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从政工部门、政工干部“独家经营”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作用,积极构建“站段—车间(部门)—班组”三级管理网络以及党政工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明标定责,明确站段层抓什么、车间干什么、班组做什么,使各层级工作职责清晰。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健全以政工干部为核心,以管理人员、班组党支部书记、班组长、党员骨干为基础的“大政工”队伍,明确“所有带兵的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既分工负责,又团结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健全考评机制。没有考评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要在不断完善职工诉求和思想“双闭环”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考评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纳入各层级管理人员履职考核和经营绩效考评中,将“软指标”变为“硬任务”,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思想同心、工作同向、行动同步,实现工作共融、资源共享,打好“组合拳”,奏响“交响乐”,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精准。

(作者系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货运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D64

B

1006-8279(2017)06-0044-03

金庆军〕

猜你喜欢
职工政治思想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