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职工思想动态 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2017-03-10 05:37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7年6期
关键词:职工考核思想

鞠 蓓

(南昌铁路局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2)

【现代管理】

把握职工思想动态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鞠 蓓

(南昌铁路局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2)

近年来,通过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实行安全管理七项制度等措施,铁路安全生产状况总体平稳有序,但由一线职工“两违”、现场管理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仍时有出现,给基层安全管理带来较大压力。鉴于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个安全管理关键点的卡控要求,笔者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切入点,将运输一线职工,特别是与高铁安全、旅客安全直接相关的运输一线职工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等方式,了解分析运输一线职工的思想状况,提出了破解新形势下运输安全难题的对策建议。

一、运输一线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发放纸质问卷、“问卷星”网络问卷、电话访谈调查等形式,在基层站段实地走访和在路局党员示范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班等展开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70份,收回有效问卷1056份,其中符合重点群体职工范围的有效问卷共计826份。

(二)主流思想

1.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较强

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一道职工“在春运、防洪等保证安全畅通”等重大工作面前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的题目。有97.8%的职工都表示能积极响应或按要求落实。可见,职工们能以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运输安全、正点运行为出发点,无怨无悔地奋斗,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受考验,为保铁路安全畅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充分反映了我局职工有大局观念和较强的责任意识。

2.深刻理解高铁安全及旅客安全的重要意义

在“对高铁安全、旅客安全的理解”一题中,选择了“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占98.4%。可见绝大多数职工都能意识到铁路运输安全是事关旅客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3.关心关注铁路发展及单位生产经营工作

在“对铁路发展和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关心程度”一题中,选择“十分关心”和“关心”的所占比例达到了94.2%。这表明绝大多数职工对铁路发展和单位生产经营工作非常关注、对企业的未来和前景充满信心并寄予厚望、对铁路职工身份感到光荣和自豪,职工明确意识到单位生产经营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切身利益,因而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了,这也是当前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运输安全稳定、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4.爱岗敬业,对工作标准要求较高

调查显示,在“对工作标准的要求”一题中,有41.2%的人要求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有31.6%的人认为在岗位“就事论事,照章办事”。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多数职工对本职工作的立足点和质量要求都是较高的,至少都是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不能出差错,希望“高标准、严要求”地把工作干好、干到位,确保铁路行车安全。而持“无所谓、混日子”“基本可以、基本过关”态度的人则寥寥无几。

二、思想状况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

(一)部分一线职工对现有安全管理方式认同度有待提高

被调查职工中,仅有1.7%的职工对站段、车间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是很满意的,有24%的职工对站段、车间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表示不满意。由此可见,一部分职工对现有的安全管理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现行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在职工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目前对职工作业中发生的违章违纪,各级管理层对其考核、在经济上进行惩罚、在思想上进行警示是当前加强安全管理、解决职工“两违”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统计,有近七成的职工对考核表示“支持”,有三成的职工对考核表示“反对”。在职工对各级管理层在考核后能否收到整改效果的一题中,有7.3%的人认为“能”收到效果,有56.1%的人认为“有一些效果”。从这两组调查数据来看,职工对量化考核的理解与管理层采取量化考核方式来加强安全管理的初衷不太吻合,矛盾较为突出。比较集中的意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量化考核任务量与专业管理之间的矛盾较突出

一是部分职工认为,量化考核任务量过大,搞定量摊派,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管理。路局、站段两级管理层下现场时,主要精力集中于完成考核任务,而弱化了业务指导的功能,客观上形成了查问题多解决问题少的现象。

二是存在人情考核的现象。有的单位存在老实人考核多,会“跳”会“闹”的考核少的现象;极少数单位甚至存在党员免于考核的现象,以降低党员被考核率,其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形象。

三是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存在“一人出事,全家遭殃”的现象,职工感觉处罚力度过重。现场安全管理存在轻研判、轻预防、重考核等问题。

2.各类台账过多分散基层管理人员精力,弱化现场管理

一是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反映,当前月度任务多而杂,基层管理人员忙于发通知、赶任务,有的车间安全专职人员基本离不开电脑桌,忙于应付各类台账,每个月要花大量时间来填报计划、写实等各种材料,没有时间学习,更缺乏对安全管理的全面思考。

二是安全阶段性活动多,活动内容性质接近,所有活动都要求提供活动方案、推进计划、问题分析、整改方案、小结、总结等,要做大量文字、报表、台账、簿册工作,而且所有材料都要求限时上报,大大小小的检查都是必查重点,导致安全管理大部分时间都在疲于应付,现场检查管理的时间不够用。而安全管理的重点就是现场,客观上造成了矛盾,也容易顾此失彼。

3.部分安全制度政出多门、交叉重复、频繁修改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部分规章制度只考虑了安全,却忽视了生产需要,没有从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单纯为了安全而制定制度。有些制度政出多门,内容交叉重复,有些相互矛盾彼此抵触,甚至出现一些临时措施代替规章制度的情况。对执行层而言,不执行不行,执行起来又很困难,不仅因为数量多,更因为滥、变数多,有些职工调侃说“刚刚会干了,现在又变了”“总算学会了,又说不对了”。可见,规章太多,变数太大,势必使安全管理陷入被动。

4.安全“互控”“他控”态势仍难实现

自控型班组建设大力倡导“自控、互控、他控”方法,就是通过强化作业班组的“自我管理”、管理对象角色转换,使职工从单纯的被监督、被管理者转化成为控制者、管理者,激发职工内在的潜能和需求,进而解决现场管理与作业分离,干部与职工对立的问题,由干部对职工的单向监督控制转变为职工的自我控制。

在此次调查中,44%的人表示对同事发生的“两违”要“脸黑嘴硬,立即指正”,49.2%的人表示对同事发生的“两违”要“当面指出,改不改由他”,4.3%的人对同事发生“两违”表示“危害不大,随它去”,2.3%的人对同事发生的“两违”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0.3%的人对同事发生的“两违”持有“任其发展,出了事故才好嘞”的心态。从数据分析来看,有近一半的职工,表示对同事发生的“两违”要促其立即纠正,但仍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当面指出,改不改由他”,这是明显的好人主义,也使“他控”成为形式主义,失去了应有的效应。

(二)心理焦虑成为困扰职工身心的新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职工普遍感到工作压力、社会压力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焦虑成为本次调研走访中备受关注的话题。据统计,23.9%的人“偶尔有”快乐心态,3.1%的人“从来没有”快乐的工作心态。从以上数据分析,有相当的人工作中心态不佳,这样的心态极有可能流露出毛躁、厌烦、抵触、无奈、心不在焉等思想情绪,会对规章制度的落实、岗位作用的发挥带来影响,也就是说带有这种心态工作或者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这种情绪,将是安全上的不稳定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0.6%的人认为当前工作压力非常大,其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工作量太大(占33%)、考核多(占21.6%)、工作无规律(占20.1%)、单位领导层人性化管理不足(9.6%)、自身能力不足(占8.6%)、直接领导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占7.1%)。

(三)少数管理干部履责不力

调查显示,当前少数管理干部存在“包而不保”“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履责不力。少数管理干部存在“混日子”的思想。分析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少数管理者自身业务不熟,怕说错话让人笑话,有的是自身的形象不好,没法管别人,从而出现了管理者本身不硬不能较真的情况。

二是出于情面不好较真,少数管理者工作中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和自我保护的需要,对发生的问题因人而异,网开一面。

三是怕得罪人不敢较真,有些干部业务能力很强,到现场检查也能发现问题,但怕遭人白眼、被人骂、怕日后考评不过关,不敢坚持原则,充当了老好人。这三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

三、把握一线职工思想动态,抓好安全管理工作路径探索

(一)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

1.量化考核任务应进一步向直接危及行车安全、人身安全的“两违”问题集中

量化管理是以数字为基础,对关键的决策点及操作流程,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量化管理不能简单等同于量化考核。运输安全人命关天,职工违章违纪就应当受到相应的考核和处罚,因此必须从严管理、从严考核,而量化考核就是实现严格管理的方式和具体途径。

管理中一方面,要适度减轻量化考核任务量,同时考核要向直接危及行车安全、人身安全的“两违”问题等关键点和关键流程集中,即提高发“牌”质量。一旦职工被发此类“牌”就应该重考核、严考核,在让职工对安全生产关键点牢记在心的同时感到心悦诚服,同时也可减少业务指导弱化和人情考核等问题;另一方面,应注重整改效果。惯性事故之所以不断发生,关键就是整改措施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只有重考核更重整改教育,对相关安全措施重布置更重落实,有安排应有反馈,有总结更应整改,才能卡控住作业中的故意、恶意违章,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2.加强科学管理,探索长效的“法治”管理模式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应科学、简单而有效。

一是应做好顶层设计,不要标准层层加码。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有严肃性,不能频繁修改,不要重复下发,更不能脱离实际。

二是各级管理应有所侧重。路局对站段一级的管理应重在工作指导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重在管理绩效,尽量避免直接指挥运输站段怎么干的情况。站段对车间的管理在制定规章制度上应一步到位,不能有任何含糊不清,同时要注重管理结果,按照管理绩效进行奖励和惩罚。而班组管理则应简单实用,让班组一心抓安全生产,把精力放在现场作业。各个管理层面搞清自己的位置,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级抓一级,就不会发生管理盘根错节、重复交叉的问题。

3.“自控、互控、他控”三控合一,实现安全风险管控有序

一是梳理各生产岗位的工作和标准。当前部分岗位业务范围过于宽泛,总认为同类工作的内容都应该知道,把真正本岗位应该做到的反而疏漏了。特别是部分技术规章年份跨度大,新职人员根本无从掌握。因此,准确划定岗位业务范围,将不同规章、文电中与本岗位相关内容进行摘录,做到岗位作业“一本书”。

二是创新学习方式。当前,职工学习途径单一,方式单调,新职人员基本靠自学和师傅帮教,偶尔有集中办班学习,也基本以教师讲为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事故案例,让职工自己结合规章分析,找答案,摆观点,明利弊,真正搞懂学会。

三是提高可行性。即规章制度要科学合理,易于接受,有较好的可行性,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就是此类规章的典型代表,而且效果突出,深入人心。

(二)讲究方式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心理疏导

当前,运输生产一线职工心理压力较大,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育引导水平,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为铁路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一是“短”,即做一线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时间要短。这里说的短,并不是简单应付,而是有针对性、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展思想工作,杜绝漫无边际的空洞说教。不定期见缝插针,主动到一线与职工们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变虚为实。

二是“精”,即做一线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精。根据一线职工思想素质和接受能力相对参差不齐的实际,将教育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做到教育内容要精,并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感染能力,使思想政治工作者言有人信,行有人应。

三是“活”,即做一线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活。根据行业的特点,找准切入点,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灵活一些,通过对职工感情好恶的分析揣摩,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让职工感受到“言真情切、德美行善”,使职工在感情和心灵上能够产生共鸣,真正从职工思想源头上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安全隐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提升基层管理干部的担当意识

铁路运输生产一线的管理干部既要在安全生产中有敢于担当的勇气,也要具备善于担当的能力。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却不努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勇于担当只能是一句口号。基层管理干部要学习本岗位安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业务知识,不断增强安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在攻坚克难中受历练,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作为提升本领的磨刀石。

(作者系南昌铁路局党校运输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F530.69

A

1006-8279(2017)06-0062-04

孙晓林〕

猜你喜欢
职工考核思想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内部考核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