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 担当历史重任

2017-03-10 07:01杨晓明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7年1期
关键词:领导核心管党治党

杨晓明

(哈尔滨铁路局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全面从严治党 担当历史重任

杨晓明

(哈尔滨铁路局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这次全会的主要议题和鲜明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全会不仅对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科学研判,而且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件》),标志着党在制度建设上取得的最新成果;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有力地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意志,进一步提升全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学习领会好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彰显主题,全面从严治党

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管好党、治好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才能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带领人民完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厉行八项规定到开展反“四风”,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落实“两个责任”到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一项项从严治党的有力举措清新了党风政风,提振了人心士气,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但是,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党的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今天先进,今天先进也不等于永远先进。因此,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党的领导。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入领会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题,我们还要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这个大格局。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整体设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深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也从不同角度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目标、动力和制度保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可理解为物质的小康、精神的小康、政治的小康等层面,这些层面内在包含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物质的小康要求党适应经济新常态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高度关注民生,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和示范者;精神的小康要求党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要求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提升素质和文明程度;政治的小康要求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党内各项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落实好这些措施,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应有之意。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框架中把党的制度改革列为重要内容,提出了建立健全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体制,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社会参与机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实好这些举措,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全面依法治国的蓝图中,把党的领导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可靠保障。强调党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把党规党法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落实好这些举措,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总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贯通、相互融合,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如果没有这一笔,其他都不能实现,有了这一笔,其他就都鲜活起来了。

二、颁布法规,加强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准则》《条例》。这两部法规对新形势下推动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新规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具体要求的重要体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准则》深刻阐明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意义,明确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路方法和内容要求,为我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长期以来,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为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时代新特点、从严治党新要求,《准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其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让熔炉真正“热”起来,为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基础、厚植优势。《条例》明确指出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党内监督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六中全会是一次对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行全方位部署的会议,涉及了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既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又有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覆盖全面又突出重点;从层次上看,既有总体性的要求和原则,又有具体可行的举措和要求;既继承了过去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又在新形势下阐明了新的部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法规中蕴含的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为我们下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方向。这就是,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放在整个党的建设的布局中进行审视,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三、突出“核心”,提振全党士气

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并确认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21世纪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能否形成一个团结统一、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过领导核心的重要作用:“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领导13亿多人口,同时是拥有8875万党员的大党,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没有党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的坚强领导,是不可想象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通过全面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掌握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统一思想和推进工作的科学指南。要不断提升在行动上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的自觉性。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党十八届六中全会中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这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将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将更具活力,蓬勃发展,中华民族将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戮力同心,阔步前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会期到必成。

(作者系哈尔滨铁路局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金庆军〕

D26

A

1006-8279(2017)01-0006-02

猜你喜欢
领导核心管党治党
新中国70年执政党管党治党研究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论领导核心的战略定位与历史意义
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需要坚强领导核心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下好管党治党的另手棋
在夯实组织保障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依法治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海军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
略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军队管理教育的实践和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