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扶贫对策研究*

2017-03-10 10:03董晓琴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贫困户特色

董晓琴

(中共曹县县委党校,山东 菏泽 274400)

特色产业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的创新与探索,是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主要路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向世界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目前,我们党领导的这场脱贫攻坚战已实现脱贫的6000万人口中,通过特色产业路径脱贫的占3000万人,显示了特色产业扶贫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 特色产业扶贫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扶贫工作,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依靠“发展产业脱贫”,使贫困人口通过特色产业带动,提高创收能力,增强“造血”功能,激发自主脱贫潜能,彻底摆脱贫困的泥沼。

特色产业是指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产业。这个优势产业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首先是要有特色,既要适合本地贫困户参与生产与经营,又要依托当地的优势农产品资源,或者是产业基础优势。其次是要形成产业,有基地、有产品、有市场,能够在生产经营和销售的链条上提供较多的、稳定的就业岗位,或者能够让贫困群众参与其中,或入股、或承包、或分红。否则,如果形不成产业,没有成熟的条件和稳定的收益,贫困户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比如养殖业,要想让贫困户参与养殖,就必须有稳定的加工企业或收购运输企业,能够保障技术指导、种苗供应,确保全程服务,为贫困户提供保姆式服务。再如种植业,如果把蔬菜大棚承包给贫困户管理,就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指导和服务,让贫困户仅仅以劳动力或土地入股,或者让他们能够在运输、收储、加工等环节就业。

特色产业扶贫的主导力量是党委政府。要由党委政府组织力量推进,扶贫机构、财政、建设等部门要协调配合。要依靠基层党组织搞好宣传与发动,使广大企业老板认识到扶贫的重要性,认识到参与扶贫的社会责任,自觉地为贫困户提供人岗相适的创业平台与就业条件。同时,还要运用市场的手段激励和引导企业老板,通过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用地政策等优惠性措施,使之感觉到支持扶贫工作的光荣与回报,积极主动地为贫困户提供致富门路和就业岗位。

二、 特色产业扶贫的实践探索

在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中,我省各地在依靠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脱贫工作中,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收获了许多有效的实践成果。

(一) 特色种养扶贫

特色种植、养殖是产业脱贫攻坚的主渠道。特色种养扶贫对资金、技术等要求相对较低,比较容易实施。省、市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以建设特色种养扶贫项目为平台,结合“一村一品”,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成武县利用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九女集镇建立500个高温大棚,引进外地专业农业龙头企业,种植草莓、蔬菜等高效农作物,实施现代化管理与运营,14个镇办区全部参与大棚建设与管理,将本地贫困户吸引到扶贫大棚基地,进行再承包或打工。这是农业产业化与扶贫工程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促进了产业扶贫与农业“新六产”的融合发展。

(二) 特色加工扶贫

菏泽市引导各县区将生产加工企业简单易加工的环节转移到村头,建设标准化扶贫车间,引进制衣、鞋帽、藤编、人发加工、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吸纳贫困户到扶贫车间务工,满足了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的需求,使贫困群众工作、生活两不误,又相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初步统计,菏泽市11个县区已经创新各种方式方法,将产业脱贫与就业脱贫有机结合起来,将产业加工车间转移到村头甚至农家院,共建成扶贫车间2300多个,吸纳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贫困人口5万余人。其中,鄄城县将人发加工、户外家具加工等产业与扶贫车间相结合,将车间建在村头的经验做法,已经在全国推广。

(三) 光伏发电扶贫

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户用电站,将电站建设在贫困户的屋顶或者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由贫困户直接受益;二是村级电站,利用村内空地或村党员活动室等地方进行建设,村委会负责将收益分配给贫困户;三是建设大型地面电站,由企业投资,政府给予政策性贴息贷款,按比例提取一定资金分给贫困户。其中第一、二种模式投资小、占地少,适合人口密集的贫困村,目前已在全省广大贫困村普遍建立起来。

(四) 乡村旅游扶贫

2016年8月份,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2个部委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提出了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目标,并从规划、基础设施、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这使得发展乡村旅游扶贫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省是旅游大省,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发展乡村旅游有很好的基础。目前,各地特色小镇、民宿等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扶贫的新生力量。青岛崂山旅游集团通过与东麦窑社区合作,对村内闲置房屋统一租赁、统一改建、统一经营,两批共24户已投入运营。

(五) “互联网+”扶贫

德州市夏津县小石堂村依托农村电商平台,积极发展种植、养殖、手工文化产品制作等特色项目,将脱贫产业项目全部覆盖到贫困户。结合全村实际,帮助贫困群众利用自家林地、庭院等区域,发展庭院笨鸡散养,覆盖了全村所有贫困户、贫困群众。同时,通过联系超市、固定客户以及电商平台线上销售等渠道出售“羊角蜜甜瓜”“笨鸡蛋”等产品,带动每个贫困户年增收3000-4000元。

三、 特色产业扶贫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不愁金凤凰”,但是,从目前特色产业扶贫的实践来看,存在找不到梧桐树、梧桐树不易成活、栽下梧桐树也引不来金凤凰等问题。

(一) 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

部分地区的特色产业存在规模小、知名度不高、技术含量低的问题,有的只是一个村的特色,有的只是一个乡镇的特色,有的只是一个县区的特色,有的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比如成武县白浮图镇的芸豆种植,定陶县陈集镇的山药种植,多年以来一直保持5万亩左右的规模,对周边乡镇贫困群众的辐射带动不明显;鄄城县中药材种植形成规模的基地不到10处,总面积约10万亩,仅仅分布于彭楼、什集、董口3个乡镇;曹县芦笋种植仅限于青堌集、苏集、安蔡楼3个乡镇,总面积约20万亩,对其他乡镇的辐射比较缓慢,对周边县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二) 经济收益有波动

有的地方发展起高温大棚种植葡萄、甜瓜等高效农作物,投入成本较大,但受农超对接、质量安全、销售渠道的影响,收益会有起伏,贫困群众不敢轻易投入。养殖业的市场变化更大,去年以来,养鸡业受禽流感影响,鸡蛋价格一路下滑,养殖户赔本经营,有的缩减规模,有的直接停业。今年以来,受环保政策制约,在河道附近的养殖户,被迫停业或搬迁,正常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三)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特色产业最根本的支撑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能在规模经营、市场对接、物流运输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和可靠保障。我省金乡县、成武县、巨野县三县交界处,形成了约百万亩大蒜种植基地,在全国已经具备相当影响力,但受国际市场影响,大蒜收益如同过山车,涨跌幅度较大,有的年份几乎没有收益。究其原因是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对大蒜加工消化能力不强,大部分依赖国际市场。这样的特色产业,对贫困群众吸引力不大。再如有的地方建设了很多村头扶贫车间,但是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很多车间建成后,没有项目入驻,群众不能到车间工作,成了闲置车间。

(四) 贫困群众的科技素质比较低

人是特色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发展特色产业,需要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但是从目前农村情况看,由于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到外地打工,在家种田的多是老弱病残或妇女,贫困家庭更是如此,不是缺少文化就是身体状况不好,自主创业或承包经营能力较差,只能搞简单的种植或到合作社打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四、 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有效的收益方式

特色产业扶贫的关键是探索有效的收益模式,形成合理的利益链接机制,让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贫困户,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获得稳定的收益。从实践来看,特色产业扶贫收益方式以下四种较为普遍。

一是直接参与式。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金融扶贫贷款等政策性资金,采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直接参与项目经营。曹县大集镇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渠道,按照“互联网+产业园+贫困户”的模式,通过技术培训,吸纳就业、引导创业,形成以加工演出服装为主的地方特色产业形式。目前,大型电商个体加工户达到560家,网店1.6万余个,其中贫困户开设网店3000余个,从业人员5000余人。

二是就业带动式。贫困户不直接参与扶贫项目的生产经营,由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特色加工项目吸纳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这种模式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低,比较适用于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车间加工项目,对劳动能力有限,只能从事轻体力劳动的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如成武县九女集镇大地生金合作社,流转土地1万亩,种植油用牡丹、绿化苗木,仅除草、施肥、微耕等简单工作,在用工高峰时每天聘用贫困户就达150人,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三是资产受益式。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建设规模化的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折股量化给贫困户,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按约定的比例参与分红。临沂市多地利用自身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开发方将散落在各处的房屋统一租赁,支付村民年租金。有的地方由开发方帮助设计、投资,对房屋进行改造,户主自主开展经营,经营所得由公司根据前期投入金额划定不同的分红比例。

四是多方链接式。贫困户不是单一参与一种扶贫模式,而是通过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资产受益、在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基地就业等多种方式进行劳动。这是一种扶贫效果最好、收益最高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既有资产性收入,又能通过生产或就业增加收入。成武县大田集镇通过土地流转,将贫困户的土地租赁到大蒜加工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每亩土地租赁费在3500元以上,然后承包蔬菜大棚或自己搞其他经营,年龄大的到企业打工,改变了千年不变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方式,农民变成了农业工人。

五、做好特色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特色产业扶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扶贫方略。做好这项工作,要把握两个基本方向,一是要坚持扶贫工作行政化与扶贫工程市场化相结合,将扶贫大棚、扶贫车间等行政化的扶贫工程与龙头企业有机对接,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为带动,确保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坚持干部意愿与群众意愿相融合,让扶贫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想干什么、会干什么,建设让群众满意的扶贫工程。

(一) 立足实际,科学规划

要把安居温饱、产业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民素质提高、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主攻方向,认真进行产业规划。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进行产业布局。要重视发展新生产业。抓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业态精准扶贫工程。

(二) 培植龙头,强化带动

搞好产业化扶贫,培植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坚持以“特色、精品、高效”为目标,围绕资源开发上项目,围绕特色农业搞加工、搞物流、搞旅游,扶持和培植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实现“扶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片经济、脱贫一方百姓”的目标。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特色优势和政策优势,采取大规模、宽领域、多渠道的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兴业。要按照用好一个能人、开发一片基地、壮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大胆启用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带动群众致富的能人,出台优惠政策,搞好跟踪服务,搭建创业舞台。

(三) 规范整合,建好桥梁

要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资金协调、统一市场销售,解决单家独户存在的缺资金、少技术、愁销路的问题。鼓励合作社采取建立风险基金、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

(四) 整合力量,完善机制

要加大对产业化扶贫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过问、亲自抓,对重点扶贫企业,帮助指导发展,协调解决难题;坚持部门帮扶制度,财政、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管理服务,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化扶贫工作有效开展。要建立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的原则,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要建立多元联动的长效机制,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企业主导、效益推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经营。要抓好技术培训,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和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发展特色产业的能力。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19-221.

[2]余欣荣.特色产业扶贫重在“精准”[J].行政管理改革,2016(04):25-28.

[3]余欣荣.处理好六个关系 以特色产业精准扶贫[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06):95.

[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33-137.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贫困户特色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中医的特色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