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大体系

2017-03-10 02:36朱孔阳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形态互联网+院校

朱孔阳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南京 211170)

构建“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大体系

朱孔阳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南京 21117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全球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传统的就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通过深入解读“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剖析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教育教学体系、教育实践、资源共享三方面提出了在“互联网+”新形态下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三大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

互联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2015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互联网+”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并将互联网产业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为了适应“互联网+”新形态,迎接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新形态带给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机遇和挑战

在依托互联网资源的创新创业活动中,专业与文凭的重要性退居其次,最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因此,“互联网+”时代带给高职学生的是与本科高校学生共享的“互联网+”的平台及其所带来的无尽商机。此外,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不仅资金成本投入较低,而且还可获得国家政策的扶持,极大地降低了创业成本。

同时,依托于互联网的创业实践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要想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活动,就不仅要懂得运用互联网技术,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分析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并将之与互联网的特征巧妙结合,这需要不懈的坚持和不断地总结思考。

(二)“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

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养成,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

第一,“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的,目标是提升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第二,将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新形态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在成就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通过实践,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已将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养成放在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必然性

“互联网+”时代的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生存和发展方面的竞争,其本质就是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竞争。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从而使毕业生不仅是社会求职者,而且是社会创业者和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创造者,这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其次,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因而应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核心任务,这也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学生只有兼备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才能在职场上更具竞争力,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大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只有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现实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互联网+”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切实有效地提高教育改革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保障。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一是课程方面。应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为标准,面向高职学生、结合专业特色精选一批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新颖性的创新创业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纳入学分管理,同时应实行弹性学分制,给予在校创业的学生一定的学分,如引进国际劳工组织对大学生公益教育项目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等课程。翻转学习应成为主要的教育教学形式,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将学习由课堂延展至网络,由线下延展至线上,目前GYB、SYB的课程就是集远程教学、现场教学以及微课、慕课于一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很多线下的活动将逐步成为互联网教学活动的重要拓展和补充。

二是师资方面。应组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咨询、指导和服务。专职教师队伍重点负责基础教学和管理工作,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到校外培训学习,到企业一线兼职,特别是与互联网结合紧密的相关专业教师,甚至可以支持他们开展创业实践;兼职教师队伍重点负责具体的实践教学,不但要聘请成功的创业者和技术专家,还应该邀请金融界、法律界等方面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专家,使教育指导更具实践性和针对性。

三是教材方面。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学历层次,选择适合学生实际就创业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创业指导通识教材,或者整合行业和专业要求,组织教师编写适用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如作为航海类高职院校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和行业的实际,编写了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三个篇章的校本教材——《扬帆远航》,贴近学生就创业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1.搭建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和创新的平台

高职院校要在现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确立创业研发项目,由企业专家、学校教师带领学生组建团队,在校内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同时还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成果转化等。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除了适应企业文化和提高适岗能力外,还应着重培养和锻炼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无缝对接。

2.创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创业基金

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的人、财、物和政策的支持与投入,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设立专项创业基金,亦或是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等筹集资金,成立创业基金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战演习场所以及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吸引更多的在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如邀请企业冠名,在校园成立以企业名称命名的创客空间,一方面企业可以将自身的文化根植于高职院校,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投入。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1.打通校际与社会间的壁垒,构筑开放共享的数据化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各高职院校应打破院校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开放,资源共享。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开展了“3+2”“4+0”等项目的联合办学,很好地推动了校际间教学数据资源的共享。同时,要搭建高职院校与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形成高职院校和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数据化体系,推动高职教育大数据的整合和深加工利用。

2.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共享服务

高职院校可以争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充分发挥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促进各类优质创新创业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加快高职院校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与模式,为教学、管理、学习做好支撑服务;搭建互联网学习平台,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共享体系,为高职师生提供在线学习、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服务。

3.争取政府配套政策,完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离不开政府部门配套的工作机制与资金扶持。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配套相应资金,扶持其发展;同时,应完善法制保障体系,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规范互联网市场秩序;政府还应与企业、行业一起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教育中来,联合制定出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展开评估,并进行合理的规范与指导。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三大体系运行的效果分析

国外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且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1年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正式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正式起步。经过多年发展,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将创业教育局限于实务层面,主要表现在按照要求开设公共课,组织学生开展参与创业设计活动,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设立创业就业基地,热衷于选拔优秀学生重点培养,通过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得荣誉等。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难以深入持久,而且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文化氛围欠缺,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滞后,实践基地短缺,社会外部环境不完善等。基于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好坏对大学生后期的自主创业影响很大。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因为在校期间没有深入系统地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不具备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毕业后有创业热情但无从下手,或盲目选择创业项目,不懂如何制定创业计划,不会组建创业团队,缺乏企业管理经验,使得创业项目风险加大,成功率降低。

创业创新教育中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全社会对其认识不够全面,对其影响研究不够深入。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和创新创业的现状,提出教学、实践、资源三大体系的构建,这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是一项实践性的探索,更是一种科学教育理念的体现。三大教育体系的运行将会更好地帮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加快创新创业素质的养成,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打下重要基础。

在“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任务,根据市场需求改革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使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责任意识,激发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充分展现高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优势,提升高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1]曹莹,史志荣.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17).

[2]姜春英.“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J].职教论坛,2015(35).

[3]王恒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

[4]方志伟,郝风平.“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养成探究[J].亚太教育,2016(15).

The three systems’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forms of Internet plus

ZHU Kong-yang

(Jiangsu Maritime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211170,China)

with the coming of"Internet plus"era,the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is adjusted,the traditional employment education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demands of contemporary occupation educatio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under the new form Internet plus,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puts forward the three systems’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system,practice,sharing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under the new form of Internet plu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growth and employments further.

Interne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reform

G71

A

1673-2022(2017)01-0025-03

2016-11-09

2016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资助项目(16SYC-136);2016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16-R-50337)

朱孔阳(1981-),男,江苏盐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形态互联网+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移动互联网生活的新形态
新形态西装
激活时装新形态
“走转改”活动在塑造新闻宣传新形态中的作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