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探析

2017-03-10 09:49谢春芸
关键词:学科核心政治

谢春芸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探析

谢春芸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思想政治学科作为育人的基础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特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遵循主导性、开放性、有效性等原则,以典型为模范提升主体,以目标为基石改革载体,以发展为目标创新主渠道,以稳定为原则丰富辅渠道,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新途径。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途径

2014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后,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核心素养体系,要求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学科教学中。[1]2016年,教育部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2]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对接,并融入到各学科知识中就形成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拥有的学科知识、能力和态度,并具有学科特征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之后拥有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能力、态度,主要包括政治认同、法治理念、理性行为、社会参与等四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及培养原则

(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

思想政治学科是集理论教育、能力培养、价值观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具有学科本质的特征。首先是思想性。思想性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显著特征,它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公民的重任,旨在培养学生思想层面的东西,培养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认同国家法律法规、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思想性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都具有思想性,进行一系列的思想活动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其次是时代性。时代性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它是与社会发展相关、与时代接轨的学科。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变化。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是实践性。实践性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特征,虽然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偏理论性,但其培养目标、过程却与实践紧密联系,它要求其内容来源于生活,最终实践于社会服务中。只有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思想政治学科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原则

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中,它必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便更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是主导性原则。所谓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是指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地接受新思想。在培养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开放性地接收本国的优秀文化,同时也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三是有效性原则。所谓有效性,是指衡量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否实现了最终目标的标准。有效性既要有理可依,又要有据可查,在培养过程中既要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又要有保障体系确保评价体系的顺利进行。

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探析

(一)以典型为模范,提升主体

将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与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思想政治教师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力量,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优秀教师为模范,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能更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3]意味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要培养思想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除具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外,还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其次,以优秀教师为模范,激发自身潜能。学校不定时地组织优秀教师报告会或者优秀教师公开课学习,将优秀教师身上的特殊品质充分地展现、继承、发展出来,一方面学习模范教师的优点,帮助教师成长。另一方面发挥模范作用激发教师的潜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以目标为基石,改革载体

将课程改革与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课程改革是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标的基础上,课程改革目标不仅注重知识,还要注重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本位转移。首先,编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对所设置的每一门具体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和说明的课程文件。[4]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课程体系改革服务,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内容、建议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政治认同、法治理念、理性行为、社会参与等细化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制定依据,由课程标准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保持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学科核心素养三者之间内在一致性。其次,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连接课程与核心素养的桥梁,通过教学目标实现课程目标,将政治认同、法治理念、理性行为、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中,如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要通过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的主要部分,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托课程目标的制定,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思想政治学科教材、思想政治活动课程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嵌入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中。如法治理念知识层面内容有法律知识、权利与义务等,能力层面内容有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利益等,态度和价值观层面内容有辨别是非,维护公平正义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主要依赖有素养的教师团队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有素养的教师团队要求教师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并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丰富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活动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改变以往注重学习结果分数论高低的评价模式,创新性地提出构建以学科任务为引领,融合学科任务、评价情境、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联的关键行为指标评价框架。[5]例如社会参与从社会公德、社会责任、社会行为三方面的行为指标进行评价。

(三)以发展为目标,创新主渠道

将课堂教学与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首先,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教学情境是教师为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的学习氛围。一是创设社会现实情境,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着手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情况,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理念;二是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融入社会参与中;三是创设情感情境,从师生情感碰撞的火花中,警醒学生的理性行为。其次,进行引领策略,优化教学方法。进行引领策略,要求重视课堂“思想引领”作用,让学生产生思想共鸣,情感得到升华。用趣味性的实验、实物、案例等通过“思维引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用“问题引领”和“情感引领”带动课堂教学气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用“练习引领”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练习题,巩固课堂学习。

(四)以稳定为原则,丰富辅渠道

将社会实践与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辅助渠道,在创新主要渠道基础之上,通过丰富辅助渠道途径,提高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效率。首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要用“活”的东西来教“活”的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把课本变“活”。一是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根据学生特长组织社团活动、讲座、参观等活动。二是开展开放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公益、社会调查、社区实践等活动。其次,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践核心素养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从生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分析、解决当前社会问题来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检验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培养效果的机会,二者相得益彰。

本文从以典型为模范提升主体、以目标为基石改革载体、以发展为目标创新主渠、以稳定为原则丰富辅渠等方面探析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化,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也将遇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不懈地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责任编辑 远 扬)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2014-04-0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

[2] 人民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EB/OL].[2016-09-14].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914/ c1053-28714231.html.

[3]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26.

[4] 靳玉乐.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298.

[5] 陈友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2):4-7.

G420

A

1671-5454(2017)03-0108-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7.03.029

2017-05-16

谢春芸(1990-),女,湖南郴州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学科教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政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