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困惑与中国文化哲学

2017-03-11 08:16
文化学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哲学人类

樊 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文化视点】

科技发展困惑与中国文化哲学

樊 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惑,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工程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等。我们可依据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对科技发展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反思,如中国文化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此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科技;困惑;文化哲学

当下,科学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一、当今科技发展带来的困惑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美好、幸福的前景,但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陷入了困惑迷惘中。

首先,科技发展在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创伤,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森林的乱砍滥伐,致使地球森林覆盖率降低,造成地球沙漠化日益严重,人类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等等。

其次,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克隆技术,如果随着技术的发展成功地克隆出人,那么会改变传统的结婚生育模式,使人伦关系模糊化,进而冲击传统的家庭观。因此,生物技术的日益完善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困惑。

再次,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与人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特别是新媒体的产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例如QQ、微信等聊天工具,它们方便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但网络诈骗等事件亦越来越多,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伤害。

对于科技的发展,马尔库塞指出“技术进步不仅仅是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满足,而且是把人从自然那里引开,从而使人同他自己的本质存在分开”[1]。也就是说,技术的进步将人从自然之中分离出来,人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各种好处的同时,也要承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

二、中国文化哲学

(一)文化哲学

提到文化哲学,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韦政通先生“曾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就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罗孔对历来文化概念与文化定义的检讨,把文化的定义约分为5类:(1)着重文化内容者;(2)着重文化传承者;(3)着重文化效用者;(4)着重文化差异者;(5)着重文化普遍性者”[2]。对于文化的界定仍然莫衷一是,那么什么是文化哲学呢?“文化哲学既是哲学的新形态又是新的哲学范式。文化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其基本的理论架构和研究层面是:哲学的文化价值研究,文化形而上学(文化本体论)研究和文化批判”[3]。

(二)我国文化哲学的演变

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当时中国的文化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文化视野的拓展,在大陆和海外形成了文化讨论高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大陆形成了所谓的“国学热”,其讨论的热点是“传统文化与后现代”的关系。

中国文化哲学经历风风雨雨,最终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文化哲学,当然,这离不开现、当代新儒家学派文化哲学家在维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作出的贡献。

三、中国文化哲学如何引导科技发展走出困惑

虽然科技发展带给现代人类许多困惑,但它使人类更加文明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引导科技发展走出困惑呢?这要需要依靠我国文化哲学中的人文精神。

第一,建立完善合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有力地保障科技健康发展。因为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指引科技正确的发展,促使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睦,进而更好地让科技服务于人类。

第二,应加强科技发展观念,提高人们的人文意识。我们要知道,科技发展之所以让人们感到困惑并不完全是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造成的,主要还是由于人文意识淡薄。人们在看到科技带来的益处时,忽视了害处,致使人类身陷困境而不自知。因此,我们要客观地看待科技发展,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积极倡导儒学中的人文精神,促进科技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儒学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是指人类要顺应自然规律,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因此,倡导该思想对于消解科技发展困惑及处理好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大有裨益的。

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哲学对科技的发展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我们在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的同时,要汲取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精华,特别是其中的人文精神。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1]魏遂群.论科技发展带来的现代困惑与儒学人文精神的辩证思维[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284-287.

[2]洪晓楠.论韦政通先生的文化哲学思想[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1-7.

[3]丁立群.深化文化哲学研究的思想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2):46-56.

B804

A

1673-7725(2017)12-0015-02

2017-09-25

本文系阜新市社科联2017年度阜新市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施教方式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7Fsllx005)的研究成果。

樊蕊(1984-),女,辽宁阜新人,讲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

王崇】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哲学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菱的哲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