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视角下《扶桑》的身份叙事

2017-03-11 08:16史佳利
文化学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扶桑严歌苓克里斯

史佳利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文学评论】

论跨文化视角下《扶桑》的身份叙事

史佳利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在小说《扶桑》中,严歌苓对东西方文化交融之下的几种不同身份构建了不同的叙事模式。本文在跨文化视角下解读严歌苓《扶桑》的身份叙事,把握严歌苓对移民文化身份问题的认同,以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西方文化;本国文化;身份叙事

严歌苓是新移民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她的海外生活经历及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写作方式,使她的创作呈现出跨文化的特质,把身份书写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她的作品《扶桑》便在跨文化视角下铺展开来,讲述了华人第一代移民的故事。在《扶桑》中,严歌苓主要围绕对西方文化的审视、对故国文化的依恋与反思,以及双重文化下的身份选择来表现身份叙事的主题。

一、对西方文化的审视

“人们往这里奔时太匆忙了,政治、法律、宗教都没来得及带来,只带来赤裸裸的人欲。”正如《扶桑》所描述的,第一代移民怀揣着对金钱的追逐来到美国的旧金山,然而当他们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之后,却发现自己的文化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异国的风俗风情颠覆了他们以往的生活经验。

而在提倡自由民主的西方文化之下,同样存在着种族歧视及西方中心主义的种种论调。在西方霸权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人常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中国人,他们小瞧并误解中国,又把中国人奇观化,带着自己对东方的想象去看待中国人,他们不能真实平等地对待中国移民,因为他们骨子里与生而来的优越感一直都在。

除了误解和小瞧东方,在西方人眼中,东方是神秘而魔幻的,他们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东方文化,可以说来自中国的移民满足了他们对于东方的幻想。这样的现象在《扶桑》中出现了多次。在小说中,不管是扶桑的小脚,还是她的穿着打扮,抑或是住所布置,这些带有东方色彩的器物,都使克里斯沉醉其中。在西方人的视角下,这些都可谓是奇观,他们对于东方的窥探在这样的奇观下得到了满足。也正是这样的陌生感,使得他们深深迷恋着东方文明。

二、对本国文化的依恋与反思

在异国土地上,男人梳长辫和女人缠小脚展现了他们对本国文化的执念与追求。扶桑的猩红大缎与大勇的飞镖,同样也代表了他们个人对于古老东方的依恋。严歌苓在对比中西方文化之后,以跨文化的视角对故国历史进行追寻和思考。她不是单纯地抒写乡愁,忽视对故国历史的反思和人性的透视,而是把主题指向了整个民族,把个人经历与家国历史结合在一起。

《扶桑》以一位名妓扶桑的一生来展现第一代移民的历史。19世纪末,漂洋过海而来的扶桑在美国旧金山谱写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小说中,严歌苓以扶桑为切入点,侧面描写了美国19世纪爆发的几次较大的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法案,如“辫子案法规”和《排华法案》等。19世纪的美国,白人强烈地排斥华人,他们肆意抢夺华人的生存权利,使得华人的生活几乎得不到任何保障,给移民们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因此,作为一部描写华人移民史的小说,这种辛酸的移民经历成为作者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扶桑》中充斥着种族歧视和西方民族对东方民族压迫的黑暗历史,真实地展现了早期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在远离故国的土地上,在政府、社会和种族主义的多重侵压下,处于弱势地位的华人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来维持自我的生存空间,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只能忍辱负重地活着,没有尊严地活着,在逼仄的缝隙中艰难喘息。严歌苓以写实的笔调,将这种苦难、落后的华人移民史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目的是让人们知道、了解中国移民忍辱负重而禹禹前行的历史。

三、双重文化下身份的选择

当生活在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移民走进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中时,他们需要面对种族歧视、文化差异及生存苦难等各种问题。他们双重的文化身份使得他们时刻都处在矛盾之下,一方面,他们认同着西方的文化,另一方面,却又深深地眷恋着本民族的文化。就是在这双重的矛盾下,他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身份有了不同的选择。生活在异国的他们,一部分人开始彻底融入西方社会,企图求得认同,另一部分人则依旧保有归家之情,没有完全接受西方的同化。

扶桑是一个生活在美国土地上的传统东方女性,作者在120年前的扶桑身上找到了许多共鸣之处。与其说严歌苓把自己在异域的遭遇注入这篇小说,不如说小说中人物的精神状态就是其本人。扶桑的身份选择体现在她对中西两个截然不同男人的情感上,一个是她生命的归宿,另一个是情感的归宿。在扶桑眼里,水火不容的克里斯和大勇扮演的是完全不同的角色。对于扶桑而言,克里斯是不同种族的,而华人大勇则是同一种族的,均为华人。除此之外,两人的性格也是完全对立的,克里斯以平等的视角看待扶桑,而大勇则俯视地对待扶桑。但事实却是,处于平等关系的扶桑和克里斯因中西文化的隔阂而不能相守,而处于不对等关系的大勇和扶桑却因传统道德的规约相结合。最后,扶桑依然归于本国文化,选择大勇、选择回归故土,与克里斯虽无婚姻之实,但却有着情感归属。实质上,扶桑拥有的归宿是非实质的,更像是对她的一种束缚,让她回归了本民族的文化。扶桑看似做出了一种选择,但都不是她所愿,她“真正选择的,是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而这样的独立和自由是超越文化差异的”[1]。

通过在跨文化语境下对严歌苓的《扶桑》进行身份叙事研究,可以发现严歌苓对移民身份的感悟和理解。严歌苓通过描述移民在异国的遭遇,深刻地向读者展示了华人移民从表现身份焦虑到身份认同的过程。

[1]吕红.海外移民文学视点:文化属性与文化身份[J].福建论坛,2006,(12):100-103.

I207.42

A

1673-7725(2017)12-0054-02

2017-09-25

史佳利(1992-),女,山西长治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周丹】

猜你喜欢
扶桑严歌苓克里斯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扶桑”国到底在哪里?
严歌苓 自律是我日常的生活方式
打个比方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严歌苓的芳华岁月
严歌苓:那些小人物是怎样打动我的
对日本不宜称“扶桑”
克里斯·埃文斯 论队长的独一无二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移民者形象